幽城因為這道開荒令,徹底陷入了全民熱議的浪潮中。
街頭巷尾,茶坊酒肆。
無論男女老少,嘴裡念叨的都是“開荒”“參軍”“分田地”這幾件事。
“秦王真是咱們的活菩薩啊!”
“這輩子沒見過哪個官肯把土地分給咱們老百姓,也就秦王心裡裝著咱們!”
“可不是嘛!我家那小子今早天不亮就去報名參軍了,說非要掙回那兩畝地,讓我和他娘後半輩子享享清福!”
“秦王這招太高明了!有了地,老百姓才有奔頭,這幽州啊,怕是要變樣了!”
人們嘴裡的“秦王”二字,再沒有了往日的疏離,反而多了幾分親近與敬重。
有人甚至自發在門前擺上香爐,念叨著“秦王保佑”。
要知道,在整個大慶,從未有過哪個王侯將相,敢把土地這樣的根基之物拿出來分給百姓。
蘇雲這一舉動,堪稱石破天驚,卻也實實在在戳中了百姓最迫切的需求。
短短一天時間,秦王蘇雲就在幽城徹底贏得了人心。
那些原本對“造反”二字心存疑慮的百姓,此刻心裡隻剩下一個念頭。
跟著這樣的秦王,有田種,有飯吃,值了!
幽城的茶樓酒肆裡,一些有識之士聚在一起,神色各異。
“秦王這一手,高啊!”
“土地乃是百姓的命根,他肯把土地拿出來分,就是把人心牢牢攥在了手裡。不出半年,幽州的百姓定會對他死心塌地。”
“可不是?有了民心,還愁招不到兵?你看街頭那些摩拳擦掌的年輕人,一個個恨不得立刻披甲上陣。
這哪裡是征兵,分明是百姓主動要跟著秦王乾!照這勢頭,秦軍用不了多久就會壯大起來。”
“大慶雖大,卻早已是外強中乾。
南邊反賊四起,西域各國蠢蠢欲動,朝堂上皇子爭儲不休,正是內憂外患之際。”
“說不定……這天下的風向,真要變了。”
“秦王有李岩的鎮北軍為根基,如今又得了幽州民心。
以大慶現在的局麵,他未必沒有機會登上那個至尊之位。”
眾人沉默片刻,都覺得這話雖大膽,卻並非沒有道理。
大慶疆域遼闊,人口過十億,隻要秦王能持續拿出惠及百姓的政策,何愁拉不起一支百萬大軍?
而朝廷早已沒了往日的凝聚力,怕是很難抵擋住這股從北疆崛起的新勢力。
看著街上百姓對秦王的擁護,這些有誌之士心中漸漸有了定論。
或許,該為自己,也為家族,早做打算了。
.........
時間又過了一天。
開荒令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了整個幽州大地。
老百姓們都沸騰了。
那些世代為佃農的人家,更是舉家歡慶。
秦王的政令,給了他們掙脫貧困的希望。
另一邊,秦王府外,趙高快步從街角走來。
他剛從羅網據點收到京城傳來的飛鴿傳書,便馬不停蹄地趕來彙報。
如今趙高已不在王府常住,而是坐鎮羅網在幽城的據點,統籌各地情報,了。
隻有重要消息才會親自來見蘇雲。
王府門前,他遇上了正站在台階上的曹化淳。
曹化淳穿著一身乾淨的灰袍,眉眼溫和,見趙高來了,微微頷首:“趙首領。”
趙高拱手回禮,開門見山問道:“主公在府中嗎?有要事稟報。”
曹化淳側身示意:“在的,主公這會兒正在書房看書呢,吩咐了不讓人打擾。不過您來了,我這就去通報一聲?”
“不必麻煩,我自己過去便是。”
趙高擺了擺手,抬腳往府內走去。
他知道蘇雲的習慣,重要情報向來直接當麵說,不必拘泥於禮節。
很快,趙高就來到書房。
“主公,京城那邊有新消息。”
“朝廷已從中州及周邊調集四十萬大軍,主帥是平武侯孫明,半月後出征。”
“還有,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也會隨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