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豔,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千秋竟不還……”慕容煒彤喃喃重複著最後一句,眼神裡泛起一絲傷感,“自古女子離家,能重返故處的又有幾人?更何況是西施這般以身許國的女子。就算是尋常百姓家的女子,出嫁後也是‘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若非特殊日子,輕易回娘家都會有損名聲,惹人猜忌。”
“嗯?貴族女子也是如此嗎?沒有回娘家探親的說法?”家豐好奇地問道。
慕容煒彤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除了出嫁後幾天的回門禮,也就過年後能回一次娘家,這都是世俗常禮,莊公子莫不是在裝傻?”
“唉,這些常禮,我好多都不喜歡。”家豐笑了笑,心裡暗自感慨:這個時代的人,果然閒得沒事,定了這麼多條條框框的限製。
兩人又聊了許久,直到日頭西斜,家豐才在慕容煒彤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帶著眾人返回西嶺村。
剛走到村口,家豐望著村外連片的新屋,忍不住驚歎:“居然已經蓋了這麼多新房子了?”
“可不是嘛!”莊金茂在一旁解釋,“附近鄉鎮總有些沒地的人家,到處找活乾。現在咱們村作坊多、用人需求大,他們自然就拖家帶口搬過來了。”
家豐點點頭,轉頭問身邊的阿亥:“阿亥,現在各個作坊加起來一共有多少人了?”
平日裡,一些日常賬目家豐都交給阿亥打理,他自己主要看總賬——若有問題,總賬上大多能體現出來。
“回少爺,各個作坊目前共有51人。”阿亥立刻答道。
“作坊51人,運輸隊5人,鄉民團35人,采購隊8人,金茂大伯的建築隊31人,大哥樂君的養殖場9人……這麼算下來,咱們直接管理的人,已經有139人了?”家豐掰著手指一算,不禁有些感慨。
“是啊少爺,是你讓這麼多人有了生計!”阿亥看著家豐,眼神裡滿是崇拜。
“這話不對,”家豐笑著擺手,“大家都是靠自己的辛苦乾活賺錢,可不是我養活的。”
他心裡清楚,隻要有人工作、有作坊運轉,自然會產生輻射效應:單靠運輸隊的人砍伐樹木根本不夠,所以運輸隊會臨時招募村民幫忙砍伐,自己隻負責運輸;除了磚塊,蓋房還需要沙石,又催生了臨時的采石、采沙人員;作坊裡做的小吃,也有鄰近村民采購後拉到遠處售賣——這些人大多是三兵之前聯係的小吃攤主。
隨著西嶺村的名聲漸漸傳開,甚至有人專門來木工坊買小吃車、到鐵具坊買攤餅架子。
今天因為有藍月,村口來往的牛車、馬車比平時少些——家豐之前在望江樓見過,平日裡這裡早已是車馬絡繹不絕的景象。
回到家裡,家豐又被軒轅拉著,又訓練了幾天他說的“福氣術”,小小年紀的家豐,被練的腰酸背痛。
訓練間隙,軒轅柏舟問起家豐,鄉民團以後要用什麼武器。家豐便取來樸刀、長矛,還有一柄陌刀給他看。
軒轅柏舟盯著那柄陌刀,眼神瞬間變得凝重,沉聲道:“莊公子設計的這柄刀,威力足以作為軍中主戰武器了。”
家豐卻搖了搖頭:“軒轅先生,現在這刀的材質還不過關。鐵匠們無論怎麼鍛造,都沒法讓它既堅硬又有韌性——要麼硬度不夠,要麼太脆易斷,關鍵還是火候和工藝不到位。想裝備軍伍,還早得很。”
“既然如此,那日常訓練先用著也好。”軒轅柏舟眼中仍帶著期待,“希望將來莊公子的鐵匠們,能把這柄刀的完美形態鍛打出來。”
和軒轅柏舟商量完訓練場的後續事宜,家豐便轉身去找裡正,籌備學堂的事。
“裡正爺爺!”一進門,家豐就熱情地打招呼。
“喲?小豐來了!不在你那漂亮的大院子裡待著,來我這小破屋是有啥事?”裡正一看見他,就笑著開起了玩笑。
“是為學堂的事來的。”家豐開門見山,“之前我哥冠禮的時候,您也在場——我打算在村裡辦個學堂,以後我哥、我妹妹,還有四時,都要在裡麵讀書識字。”
“那你自己呢?”裡正好奇地問。
“我?”家豐撓了撓頭,笑著說,“我時不時也會去,順便當個老師。”
喜歡藍月閃爍之時請大家收藏:()藍月閃爍之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