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蘭放下懷裡的布匹,笑著說:“不累!你娘今天可是開了眼,第一次摸這麼多好布,回頭給你們都做身新衣裳。”
這次買的布都是一米五寬、十三米長的規格,跟唐代的標準布幅差不多。三匹布,分彆是粗麻布、亞麻布和絹布,都被送到了秀蘭屋裡。
粗麻布已經確定用來做些雜物,另外兩種則用來做衣服,具體怎麼裁、怎麼縫,就交給靜竹和秀蘭晚上商量了。
家豐想了想,特意叮囑:“娘,有句話我得跟您說,您和二娘晚上商量做衣服的時候,可得把你們自己算上,彆光給我們做。不然你們不穿新衣裳,我們也不穿。”
秀蘭抿嘴一笑,點頭答應:“好,我和你二娘都做。”
黑糖、豬肉、燈油被放在桌上,豬肉等著後續熏製。大兵把剩下的錢拿了出來:“一共花了四兩銀子三百七十五文,這是剩下的。”
他又補充道:“咱們買的雞不少,一共八隻,一公七母,原本算下來要五十一文,賣雞的老頭給便宜了些,還把雞籠送給咱們了。”
家豐好奇地問:“大伯,市場上賣雞的很少嗎?”
“可不是嘛。”大兵點點頭,歎了口氣,“其實每次買牲畜家禽,都得碰運氣。以前災年或者日子不好過的時候,村裡人早就把能吃的都吃乾淨了,不然你以為後山咱們村這邊為什麼光禿禿的?要好幾年才能恢複過來。”
“隻有年景好了,那些有錢人家、大戶人家,才慢慢開始養這些雞啊羊啊的,有多餘的才會拿出來賣。其實哪裡都一樣,年景好,物資就慢慢多了;年景不好,到處都光禿禿的,隻剩下鼠蟲蛇蟻、難民和死人。”
“這幾年年景還算不錯,所以才有農戶把養多了的家禽拿出來賣。”
“原來如此。”家豐恍然大悟,心裡琢磨著,上次去鎮上看到過牛馬驢,這次爺爺他們去買驢,不一定能遇到合適的。
既然是樂君心心念念的雞,家豐也跟著去後院看熱鬨。三兵已經打開雞籠,正一隻一隻把雞抓出來扔進新搭的雞圈裡。
這些雞有白的、有花的,那隻大公雞是常見的橙黃黑花色,紅豔豔的雞冠透著一股威武勁兒。
它們剛進雞圈就四處亂竄,看著挺精神,卻絲毫沒影響那隻正在孵蛋的野山雞——它抬了抬頭,看了眼新來的“小夥伴”,眼神裡仿佛帶著一絲蔑視:跑吧,反正也跑不出這個圈。
圍觀的人都興奮地指指點點,說著“這隻肥”“那隻漂亮”。
“什麼時候能吃啊?”四時從背後捅了捅家豐。
家豐也饒有興致地看著雞圈,笑著說:“先養著看看,現在數量少,等養多了,等有一波小雞崽孵出來,咱們就把不下蛋的雞宰來吃。”
四時眨巴著大眼睛,好奇地問:“你能把雞做得好吃嗎?”
家豐掰著指頭數:“那當然!叫花雞、烤雞翅、煮雞湯、炸雞、鹵雞爪,大概怎麼做我都知道。對了,到時候還得準備些調料。四時以前沒吃過雞嗎?”
“當然吃過!”四時立刻挺起剛有起色的小胸脯,裝作很懂的樣子。
“那你以前是怎麼吃的?”
“當然是……做成好吃的了!不告訴你!”四時略顯不爽地跳過了這個話題。
樂君把準備好的碎草撒進木槽裡,可除了那隻野山雞,新來的雞裡隻有零星兩隻過來啄了幾口。
家豐想了想,提醒道:“大哥,你一開始可以在碎草裡多摻些糙米,等雞吃習慣了再慢慢減少。”
三兵咂了咂舌:“哎呀,不得了,你家這雞也太金貴了,還要吃糙米?”
家豐笑了笑:“摻點糙米,換個頭大的雞蛋,三叔,這買賣不虧。”
三兵顯然不知道這個竅門,眼睛一亮:“真的?你可彆騙三叔,喂糙米真能生大雞蛋?”
“那當然,三叔,人吃好了才長得壯實,雞也一樣啊。”
“那敢情好!等你家雞下了大雞蛋,三叔也回家試試!”
眾人圍著雞圈看了一會兒,確認雞跑不出去,才漸漸散去。
喜歡藍月閃爍之時請大家收藏:()藍月閃爍之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