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六年的初春,暖意漸融漠南草原的積雪,也悄然改變著帝國的邊疆格局。隨著林丹汗的西遷與漠南蒙古各部逐步融入,曾經刀兵相見的草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麵,而分散在帝國各處的年輕一代,也在全新的挑戰中繼續成長。
漠南歸化城今呼和浩特)舊址附近,昔日金戈鐵馬的戰場已被一片新興的茶馬互市所取代。來自山西、陝西的商隊運來堆積如山的茶磚、布匹和鐵器,而逐漸轉向定居或半定居的蒙古牧民則牽著肥壯的牛羊、帶著上好的皮貨前來交易。市場由皇商司與滿桂派出的軍需官共同管理,秩序井然。
然而,平靜之下暗流湧動。這一日,互市剛剛開市,一群來自原察哈爾部殘餘勢力、仍保持著遊牧習慣的蒙古騎士簇擁著一位名叫巴特爾的台吉闖入了市場。他們不按規矩交易,徑直走到一家晉商攤位前,抓起幾塊茶磚就要強行帶走,口中叫嚷著:當年老子跟著大汗縱橫草原的時候,你們這些漢商算什麼東西!拿你們幾塊茶,是看得起你們!
市場頓時一陣騷動,商人們麵露懼色,紛紛後退。維護秩序的明軍小隊上前阻攔,卻被巴特爾的人推搡開來,氣氛瞬間劍拔弩張。
就在此時,一隊騎兵疾馳而來,為首者正是負責協調此地商貿事務的李自成。他如今雖隻是個把總,但因獻策有功,被滿桂特許參與互市管理。李自成策馬徑直來到巴特爾麵前,目光沉靜地看著他:巴特爾台吉,這裡是大明設立的互市,講究的是公平買賣。你若想要茶磚,可以用牛羊皮貨來換。
巴特爾倨傲地揚起馬鞭:你個小把總,也配跟本台吉講規矩?
李自成不為所動,聲音提高了幾分:這裡的規矩,是滿桂總督定的,是皇上準的!不管是台吉還是普通牧民,都得守這個規矩!他環視四周越聚越多的蒙古人,朝廷開設互市,是為讓蒙漢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各取所需。若是有人仗著過去的身份在這裡胡作非為,破壞的就是所有人的生計!
他話音一落,市場內許多已經嘗到互市甜頭的蒙古牧民紛紛出聲附和:李把總說得對!要守規矩!
巴特爾臉色一陣青白,他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漢人軍官如此強硬,更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同族站在對方一邊。眼見形勢不利,他恨恨地扔下茶磚,帶著手下悻悻離去。
事後,李自成向滿桂建議:總督,單靠軍法威懾還不夠。可在互市設立蒙漢理事廳,由雙方推舉代表共同處理糾紛;對遵守規矩、交易量大的部落,給予茶鹽價格優惠;還可組織各部頭人參觀內地的農耕、工坊,讓他們親眼看到安定交易遠比搶掠更能讓部落富裕。他的建議,著眼於建立長期、穩定的秩序,將經濟手段與政治懷柔相結合,推動漠南的深度融合。
蘇州城的織工行會已然步入正軌,皇商司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一日,市井間忽然流傳起一則謠言:皇商司藉由行會掌控所有織工後,明年將大幅壓低絲織品收購價,同時提高官營織坊的租金。
謠言來勢洶洶,顯然是有人精心策劃。織工們剛剛平複的情緒又被挑起,幾個行會頭目找到張獻忠,言辭間充滿疑慮和不安。
張獻忠不動聲色,一麵安撫眾人,承諾皇商司絕無此意,一麵暗中追查謠言源頭。他手下的市井耳目很快回報:謠言最初是從城中幾家仍由本地士紳暗中控股的綢緞莊傳出的,他們不甘心失去對織工的控製權,企圖製造混亂,逼走皇商司。
查清幕後黑手,張獻忠沒有選擇對簿公堂或武力鎮壓。他直接找到了皇商司督辦,提出一個建議:咱們不是缺上好生絲嗎?我查到那幾家綢緞莊,背後東主在湖州都有大片桑園和絲坊。他們敢散播謠言,咱們就斷了他們的根!
在張獻忠的策劃下,皇商司派出精乾人員,直接前往湖州,以高出市價一成的價格,與那些桑園、絲坊簽訂獨家供貨契約,並且預付了三成定金。消息傳回蘇州,那幾家綢緞莊頓時慌了神——他們的原料來源被掐斷,自家店鋪眼看就要無貨可賣!
與此同時,張獻忠讓行會出麵澄清謠言,並宣布皇商司將簽訂明年的保價收購契約,穩定人心。麵對原料斷絕、信譽掃地的雙重打擊,那幾家綢緞莊背後的東主不得不低頭,親自到皇商司請罪,承諾不再生事。
張獻忠這一手釜底抽薪,精準打擊了對手的要害,用純粹的經濟手段讓對方潰不成軍,再次鞏固了皇商司在江南織造業的地位。
川西南,龍安府。改土歸流後的治理並非一帆風順。雖然武力反抗已被鎮壓,生活也逐漸安定,但長期的土司統治留下的蒙昧與隔閡,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消除。
小石頭深知,欲長治久安,必先教化人心。他在秦良玉的支持下,在龍安府城和幾個較大的集鎮,興辦了數所。不僅招收漢民子弟,更鼓勵乃至以減免部分賦稅為條件,吸引當地土民子弟入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開學第一日,校舍外擠滿了好奇觀望的土民,卻鮮有人敢將孩子送進來。他們對這種陌生的充滿疑慮,擔心孩子學了漢人的東西就會忘記本族的根。
小石頭並不氣餒。他親自走到人群中,用這段時間學會的簡單土語,耐心解釋:孩子們來這裡,不是要他們忘記自己的語言和祖先。而是要讓他們認識更多的字,學會算數,明白道理。認識了字,就能看懂朝廷的告示,不怕被人騙;學會了算數,買賣東西就不會吃虧;明白了道理,才能讓咱們的日子過得更好。他還讓通譯將《三字經》、《百家姓》翻譯成土語,方便孩子們理解。
他甚至彆出心裁,請來幾位懂得醫術和改良農耕技術的人,在義學中兼授一些實用的技能。漸漸地,一些開明的土民頭人開始將孩子送來。當第一批孩子磕磕巴巴地念出人之初,性本善,並能幫家裡計算賣糧收入時,觀望的土民們終於動心了。義學的學生逐漸增多,朗朗讀書聲開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回蕩。
小石頭明白,這隻是第一步。但看著那些土民孩童與漢民孩童一起嬉戲學習,他仿佛看到了未來民族融合、邊疆永固的曙光。他的武穆遺風,不僅體現在戰場上的勇猛,更體現在這潤物細無聲的教化之功上。
靖安堡外的屯田點已頗具規模,朱由檢經營的暖棚在春天發揮了更大作用,為堡內軍民提供了寶貴的鮮菜。但他並未滿足於此,反而更加憂心忡忡。
通過持續與往來商隊、以及那些對北方地理熟悉的鄂溫克老獵人交談,朱由檢敏銳地察覺到,羅刹人在黑龍江上遊的活動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加頻繁和有組織。他們不再滿足於建立孤立的據點,而是開始沿著河流水係,構建一條條相互聯係的補給線和情報網,其觸角甚至已經試探到了精奇裡江流域。
他們不是在探險,而是在經營。朱由檢在寫給皇兄朱由校的密信中這樣判斷,其誌不小,恐非劫掠之寇,實乃拓疆之敵。
他利用屯田勘測之便,親自帶人沿著黑龍江支流進行了數次短途勘察,詳細記錄了地形、水源、可能的航道以及土著部落的分布。他甚至還根據老獵人的描述,繪製了一份粗略的羅刹人潛在擴張路線圖。
在信中,他不僅彙報了情況,更提出了具體建議:……羅刹人據點多依河而建,倚仗舟船之利。我朝若僅固守堡寨,被動防禦,則彼可繞過堅城,滲透其勢。當務之急,除鞏固現有堡寨外,宜儘快打造適用於黑龍江水情的戰船,組建一支內河舟師,控製水道。同時,應派遣更多精通北地情勢之人,深入黑龍江以北,聯絡當地部落,宣示主權,曉以利害,使其心向大明,則羅刹人縱有野心,亦難輕易得逞……
這些來自最前線的細致觀察和富有遠見的建議,透過朱由校,擺上了朱常洛的案頭。皇帝看著地圖上那稚嫩卻清晰的標注,以及信中那冷靜客觀的分析,對這個一向沉默寡言、專注於的弟弟,有了新的認識。朱由檢在北疆的曆練,讓他將微觀的技術實踐與宏觀的戰略視野結合了起來。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李自成在草原構建新秩序,張獻忠在江南化解無形暗箭,小石頭在西南播撒文明種子,朱由檢在北疆預警潛在危機。這些年輕的帝國未來們,正以各自的方式,在不同的領域,為這個古老王朝的蛻變與新生,貢獻著他們的智慧與力量。融雪之下,新芽破土,勢不可擋。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