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新生代的曆練4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0章 新生代的曆練4(1 / 1)

泰昌六年的盛夏,熱浪席卷大地,帝國的新政在各條戰線上持續推進,如同這季節般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然而,陽光越盛,陰影處的博弈也愈發激烈。年輕一代的砥柱們,在各自的領域迎接著更深層次的考驗。

歸化城外的互市已然成為漠南的經濟與文化中心,但一道新的難題擺在了李自成麵前。隨著蒙漢交流的深入,信仰差異凸顯出來。許多虔誠的蒙古喇嘛教藏傳佛教)信徒,對漢人商民祭拜關公、祖先,以及部分士大夫對“怪力亂神”的鄙夷態度感到不適,甚至產生了隔閡。一些彆有用心的原蒙古貴族殘餘,趁機散布“漢人要滅我佛法”的謠言,煽動信眾情緒。

這一日,互市邊緣一座新搭建的小型喇嘛廟鄂博)前,聚集了數百名蒙古信徒,與一隊試圖阻止他們在此“非法聚集、有礙觀瞻”的當地漢人鄉紳及衙役對峙,氣氛緊張。消息傳到李自成處,他立刻意識到,這已非簡單的治安事件,而是關乎人心向背的關鍵。

他快馬趕到現場,沒有先理會爭執的雙方,而是下馬整理衣冠,獨自一人,神色莊重地走到那座簡陋的鄂博前,按照蒙古人的習俗,恭敬地獻上了一條哈達,並圍繞鄂博順時針轉了三圈。這一舉動,讓原本喧鬨的蒙古信眾瞬間安靜下來,驚愕地看著他。

做完這一切,李自成才轉向雙方,聲音洪亮:“諸位鄉親!佛法慈悲,勸人向善;我儒門亦講‘仁者愛人’,‘敬鬼神而遠之’。信仰雖異,向善之心相同!陛下懷柔遠人,尊重各部習俗,豈會行滅法之事?”他指著那幾位鄉紳,“爾等阻人祈福,豈是仁者所為?若覺此地選址不當,可與喇嘛師傅、信眾代表協商,另擇佳地,官府還可助其修建,豈不兩全其美?”

他又對蒙古信眾道:“諸位皆是陛下子民,無論信佛信道,還是尊奉孔孟,首要的是遵紀守法,和睦相處。朝廷在此設立互市,是為讓大家安居樂業,而非滋生事端。若有奸人借信仰之名,行挑撥離間之實,其心可誅!”

他當場下令,由互市理事廳出麵,協調選定一處合適地點,準許修建正式的喇嘛廟,所需部分木料可由官府平價提供。同時,嚴厲申明,任何人不得以信仰為由,破壞蒙漢和睦,違者嚴懲不貸。

李自成這番既尊重對方信仰,又堅決維護國家法度和民族團結的舉措,迅速平息了事態,也贏得了廣大蒙古牧民更深層次的認同。他深知,真正的融合,必須觸及精神層麵,需要在尊重差異中找到共識。他的“懷柔”,已從物質利益分配,延伸至精神信仰的包容與引導。

皇商司在江南織造業的地位如日中天,其推行的“官銀彙兌”與“生絲期貨”也逐漸被接受。然而,巨大的利益引來了更強大的對手——以徽州商幫為首的、盤踞江南金融業多年的傳統錢莊票號聯盟。他們無法在正麵競爭中擊敗背靠朝廷、資本雄厚的皇商司,便開始利用其深耕地方上百年的網絡和人脈,發動了一場悄無聲息的金融暗戰。

他們先是暗中散布謠言,稱皇商司“彙兌”資金鏈緊張,可能無法兌付;接著,利用其在各級官府中的關係,拖延甚至阻撓皇商司在一些州縣設立彙兌點的審批;更狠的是,他們聯合起來,突然大幅提高對與皇商司有密切業務往來的中小商戶的貸款利息,並收緊銀根,試圖從上下遊掐斷皇商司的客戶群。

一時間,江南市麵銀根驟緊,一些與皇商司合作的中小商戶資金周轉困難,人心惶惶。皇商司江南督辦麵對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狙擊,感到壓力巨大。

張獻忠再次展現出他善於抓住要害、出手狠辣的特點。他沒有去和對方在謠言、審批上糾纏,而是通過其在稅課司和市井中建立的情報網,迅速摸清了徽商錢莊聯盟的核心成員及其資金儲備、主要放貸對象和薄弱環節。

他向皇商司督辦獻上了一條“釜底抽薪”的毒計:皇商司宣布,將在一月後,發行一期數額巨大的、專門用於支持江南中小商戶發展的“專項低息貸款票據”,利息遠低於市麵錢莊,且以皇商司信用和未來絲綢出口稅收為擔保。同時,暗中聯係那些被徽商錢莊高息壓迫、且與皇商司有原料供應或銷售關係的大商戶,承諾若他們轉向皇商司借貸或彙兌,將給予更優惠的長期合作條件。

此消息一出,江南震動。那些被高利貸壓得喘不過氣的中小商戶看到了希望,紛紛準備轉向皇商司。而徽商錢莊聯盟則麵臨兩難:若跟進降息,利潤將大幅縮水,且可能引發儲戶擠兌因為他們前期為了狙擊皇商司,已提高了吸儲利息);若不跟進,客戶將大量流失。

更讓徽商們恐慌的是,張獻忠設法搞到了他們幾家核心錢莊聯手操控市場、違規放貸的確鑿證據,並“恰好”讓都察院的巡按禦史“風聞”了此事。在皇商司“專項貸款”發行的前幾日,巡按禦史突然發難,以“擾亂金融、盤剝百姓”為由,對那幾家錢莊展開調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內外交困之下,徽商錢莊聯盟瞬間土崩瓦解,不得不派人向皇商司求和。張獻忠此計,不僅化解了危機,更一舉重創了傳統金融勢力的根基,為皇商司徹底掌控江南金融命脈掃清了最大障礙。他的手段,愈發老辣而精準。

龍安府的改土歸流在經曆初期的陣痛後,逐漸步入正軌。小石頭推動的“義學”已然開花結果。第一批入學的土民孩童中,湧現出幾個天資聰穎、學習刻苦的苗子,不僅能流利背誦《三字經》、《千字文》,算數能力也遠超同齡人,甚至能幫助家裡計算田畝、核對賬目。

他們的變化,如同最生動的廣告,吸引了更多土民將孩子送入義學。小石頭趁熱打鐵,請示秦良玉後,在龍安府城設立了第一所“蒙學堂”相當於中學),擇優錄取各義學畢業生,教授更深層次的經史、算學、地理,甚至初步引入格物院的簡易自然常識。

然而,挑戰也隨之而來。一些守舊的土民頭人,看到本族的優秀子弟開始熱衷漢學,甚至言談舉止都漸有“漢風”,內心感到失落和恐懼,擔心本族文化會因此斷絕。他們暗中阻撓更有潛力的孩子繼續深造,甚至散布“讀書會讓人忘本”的言論。

小石頭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情緒。他沒有強行壓製,而是做了一件極具象征意義的事情。他請來幾位精通彝族當地主要土民)曆史傳說、歌舞、祭祀禮儀的“畢摩”祭司)和長者,聘請他們為蒙學堂的“特聘講師”,定期為所有學生包括漢民子弟)講述彝族的神話傳說、英雄史詩,教授彝族的歌舞、刺繡等傳統技藝。

他在蒙學堂內,專門設立了一個“彝文化傳習所”,陳列彝族古老的服飾、器皿、文字樣本。他對學生們說:“學習漢文漢學,是為了讓你們擁有更廣闊的天地,能看到山外的世界;而傳承本族的文化,是為了讓你們記住自己的根,知道我們從哪裡來。這兩者,非但不矛盾,反而能讓你們成為連接大山與平原的橋梁,成為讓本族更加繁榮昌盛的希望!”

此舉極大地安撫了那些守舊頭人的心,他們也第一次感受到,這位年輕的漢人將軍,並非要消滅他們的文化,而是以一種更宏大的胸懷,去包容和傳承。文化的融合,在小石頭的手中,並非是單向的同化,而是雙向的尊重與汲取,這使得改土歸流的根基,變得更加深厚和穩固。

就在朱由檢全身心投入“黑龍江哨船”的建造與改進時,壞消息傳來。羅刹人果然在精奇裡江上遊的新據點站穩了腳跟,並以此為基地,派出了一支數百人的哥薩克騎兵和火槍兵混合部隊,沿江而下,試圖拔除明軍在黑龍江中遊的幾個前哨站,氣焰囂張。

靖安堡前線壓力陡增,李永芳主力被牽製,一時難以分兵。而新建的哨船尚未形成戰鬥力,水軍更是雛形都談不上。危急關頭,李永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任命朱由檢為“靖安堡北路巡防使”,賦予其臨時指揮權,率領其麾下屯田兵、新招募的鄂溫克等土著弓箭手,以及堡內部分機動兵力,前往支援受威脅的前哨站,務必遲滯羅刹人的推進,為主力調動爭取時間。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任務。朱由檢麾下多是未經嚴格戰陣的屯田兵和土著獵手,麵對裝備精良、作戰凶悍的哥薩克,勝算渺茫。但朱由檢沒有絲毫猶豫,接下了令箭。

他沒有盲目地正麵迎敵,而是充分發揮了自己對本地地形熟悉、以及麾下土著獵人擅長山林作戰的優勢。他將部隊化整為零,分成數十個小隊,利用茂密的森林和複雜的水網作為掩護,不斷襲擾羅刹人的行軍隊伍。他們神出鬼沒,用毒箭射擊、設置陷阱、破壞道路、夜間驚營,專挑敵人的後勤輜重和落單人員下手。

朱由檢甚至親自設計了一種可以快速拆裝、能在林間小溪移動的簡易木筏,搭載少量士兵和火銃手,從水上發動突襲。雖然無法給予羅刹人致命打擊,但這種無孔不入的騷擾戰術,極大地延緩了敵人的進軍速度,消耗了其士氣和物資,使得羅刹指揮官不勝其煩,不得不分出大量精力應對,推進計劃嚴重受挫。

朱由檢用他冷靜的頭腦、格物致知的精神以及對本地資源的巧妙運用,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成功地完成了阻滯任務,為李永芳調動主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當李永芳親率主力趕到,與羅刹軍展開激戰時,朱由檢已然證明,他並非隻會埋頭格物的書生皇子,更是一位能夠臨危受命、靈活用兵的將才。北疆的烽火,淬煉出了他性格中堅毅果敢的另一麵。

盛夏的烈日照耀著帝國的四方,李自成在漠南化解著信仰的隔閡,張獻忠在江南贏得著金融的暗戰,小石頭在西南編織著文化的紐帶,朱由檢在北疆經受著戰火的洗禮。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在不同的維度上,鞏固著新政的成果,拓展著帝國的疆域。星火已然燎原,砥柱愈加堅實,帝國的巨輪,正朝著更深更廣的未知海域,堅定地駛去。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美女村官醉酒試探,我將計就計 聊齋劍神:開局手撕畫皮鬼 洪荒:冥寂天尊 天才之上 HP:離我妹妹遠一點 穿越冷宮,我把朝堂玩成卡牌遊戲 重生之我給家人們算命當團寵 惡女縮小成10cm渡劫 快穿女配三千世界任我遊 望天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