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雲譎波詭 暗湧驚雷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6章 雲譎波詭 暗湧驚雷(1 / 1)

泰昌十二年的臘月,歲末的鐘聲尚未敲響,帝國四方卻已籠罩在更為濃重的迷霧之中。各方勢力在試探與反擊中不斷調整策略,而朱常洛腦海中那沉寂的係統,終於在這紛亂時局中,掀開了新的一頁。

宣府鎮,“瑞福祥”綢緞莊依舊人來人往,看似尋常。李永芳率領的鐵血騎精銳與當地錦衣衛已在此布控數日,卻未發現幕後主使的蹤跡,對方仿佛憑空蒸發。然而,細致的監視並非全無收獲。他們發現,每隔幾日,便有一個固定的信使,會從綢緞莊後門取走一批“賬本”,送往城西一座不起眼的宅院。

“那座宅院登記在一個山西茶商名下,但此人常年不在宣府。”負責監視的錦衣衛小旗稟報道。

李永芳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對方很謹慎,用的是死信箱和多重中轉。強攻宅院,恐怕會打草驚蛇,最多抓到幾個小角色。”

“那……我們該如何?”部下問道。

“他們不是喜歡傳遞消息嗎?”李永芳冷笑,“那我們就幫他們傳遞一點‘好消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成型。他決定仿照對方的筆跡和密寫方式,偽造一份“北疆肅奸行動受阻,主要線索已斷,可安心進行下一批交易”的假情報,通過那個信使傳遞回去。他要利用這條好不容易發現的渠道,反向麻痹對手,誘使其露出更大的破綻,甚至傳遞錯誤信息,擾亂其部署。

“同時,”李永芳補充道,“嚴密監控那座宅院的所有進出人員,尤其是與京城方向的聯係。我就不信,揪不出這隻老狐狸!”北疆的博弈,從單純的追查,進入了更為凶險詭譎的反間與欺騙階段。

龍安州,在柳文耀的強力乾預和朝廷的支持下,金融風波暫時平息。但柳文耀深知,這隻是治標。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以工代賑”的工程和“技術攻堅”上。

西郊工坊區,伴隨著一陣不同於蒸汽機低沉轟鳴的、更有節奏的“哐當”聲,一台經過改進、結構更為緊湊的“泰昌式二代乙型蒸汽機”成功驅動了一組全新的機械——由齒輪和連杆帶動的“龍安織機”。這台織機不再完全依賴水力,在蒸汽動力的驅動下,紡紗速度提升了近三成,且對地理環境要求更低。

“成功了!”負責此項目的匠師激動得滿臉通紅。

柳文耀親自檢驗了織出的布匹,質地均勻,效率顯著提升。他當即下令:“集中力量,優先打造二十台此類蒸汽織機,裝備州衙直屬織坊。同時,將此技術圖紙備案,允許信譽良好的民間工坊付費申請使用,但需嚴格遵守質量標準。”

此舉意義重大。它不僅提升了龍安支柱產業——紡織業的效率和競爭力,更探索出了一條蒸汽動力應用於輕工業的道路,為龍安產品開拓更廣闊市場奠定了基礎。技術的突破,成為了柳文耀應對經濟困局最有力的武器。

同時,“官道網”的修築進展順利,吸納了大量流民,穩定了社會秩序;州學內新設的格物、算術專科,也吸引了不少年輕學子,一股重視實學、鑽研技術的風氣正在龍安悄然形成。柳文耀以務實的態度,將危機轉化為產業升級和社會治理的契機。

張獻忠的“私掠”報複行動,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數股與荷蘭人勾結的海商武裝老巢被端,損失慘重,一時間東南沿海風聲鶴唳,再也無人敢輕易觸碰大明皇家海貿總公司的虎須。荷蘭人試圖利用代理人進行低成本騷擾的策略初步受挫。

然而,荷蘭東印度公司顯然不甘失敗。他們一方麵向巴達維亞總部求援,另一方麵,則加緊了與部分對張獻忠強勢整合海商不滿的東南本土勢力的秘密接觸,試圖從內部尋找突破口。

這一日,張獻忠在福州行轅接到密報,稱有一支懸掛西班牙旗幟,但形跡可疑的船隊,在台灣海峽以北活動,似乎試圖繞過大明控製的常規航線,與日本進行直接貿易。

“西班牙人?還是冒充的?”張獻忠眯起眼睛,殺氣四溢,“管他娘的是誰!敢在老子的地盤上不守規矩,就是找死!”

他親自點齊麾下最精銳的“破浪營”,乘坐速度最快的“海蛇級”突擊艦,悄然出港。憑借對海流的熟悉和精準的情報,張獻忠在澎湖以東海域成功攔截了這支船隊。對方果然並非純粹的西班牙商船,其中夾雜著荷蘭製式的武裝商船和疑似日本朱印船。

沒有警告,沒有交涉。張獻忠的命令隻有一個字——“打!”

猛烈的炮火瞬間撕裂了海麵的平靜。明軍戰艦如同嗜血的鯊群,利用速度和火力優勢,對措手不及的對手進行了毀滅性打擊。戰鬥毫無懸念,企圖偷運的船隊或沉或降,海麵上漂浮著破碎的船板和掙紮的水手。

張獻忠站在艦首,任由帶著鹹腥味的海風和硝煙撲麵。他下令將俘虜中的頭目公開處決,首級懸掛於福州港示眾,並將其餘俘虜連同繳獲的船隻、貨物一並扣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傳話出去!”張獻忠聲若雷霆,“往後,但凡未經老子允許,擅自在這片海上搞小動作者,這就是下場!荷蘭人、西班牙人、還是什麼牛鬼蛇神,不服氣的,儘管放馬過來!”他以一場乾淨利落、近乎殘忍的海上殲滅戰,再次向所有海上勢力宣告了無可爭議的武力霸權,用血與火維護著他定下的海上秩序。

九州,薩摩藩的密使終於帶回了島津久通的答複。結果卻不如預期。島津久通雖然對大明提供的火銃圖紙和貿易許諾表示興趣,但對直接對抗江戶幕府表現得極為謹慎,隻同意在有限的範圍內進行一些“試探性”的合作,例如默許大明商人在其控製下的某些港口進行小規模貿易,並提供一些幕府的動向信息,但拒絕任何可能引發軍事衝突的實質性行動。

幾乎同時,盧象升融合郭嘉武魂)派往平戶散播流言和聯絡切支丹殘黨的人員也傳來消息,稱幕府似乎加強了管控,流言效果大打折扣,且聯絡切支丹的渠道受阻,進展緩慢。

江戶幕府顯然並非毫無作為,他們的警惕和反製措施,給大明精心布局的“暗度陳倉”之策帶來了不小的阻力。

紫禁城,樞密院值房。徐允貞融合上官婉兒武魂)看著各方傳回的報告,秀眉微蹙,但並未慌亂。上官婉兒的政治智慧讓她早已預料到事情不會一帆風順。

“島津家首鼠兩端,是在待價而沽,也是畏懼幕府實力。”她冷靜分析,“既然如此,我們便給他加加碼,也給他壯壯膽。”

她迅速做出調整:“史可法大人那邊,可向島津家透露,我大明即將派遣正式使團前往江戶,商討開港事宜。暗示他們,若此時不表明立場,爭取更多利益,待幕府與大明達成協議,薩摩將更加被動。”

“盧象升大人那邊,流言可暫緩,避免過度刺激幕府。將重點轉向收集九州各藩,尤其是與薩摩有舊怨的藩主情報,或許將來有用。聯絡切支丹之事,轉為長期潛伏,不可急於求成。”

“另外,”她目光微閃,“可讓我們在朝鮮的人,‘無意間’向對馬藩透露,大明有意加強對日貿易,正在物色可靠的合作對象……消息自然會傳到薩摩耳中。”

她巧妙地利用信息差和心理戰,對薩摩藩進行軟硬兼施的敲打,同時調整暗線策略,從咄咄逼人轉為暗中積蓄。麵對挫折,她展現出了出色的應變能力和戰略耐心。

乾清宮內,朱常洛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各方奏報。北疆的反間計、龍安的技術突破、東南的血腥裁決、東瀛的策略調整……各方砥柱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應對困局,雖進展不一,但帝國這艘巨輪依舊在驚濤駭浪中艱難而堅定地前行。

太子朱由楧侍立在側,看著父皇將一份份奏章歸類、批閱、下達指令,忍不住問道:“父皇,北疆案牽連漸廣,東南戰端又起,東瀛布局受挫,龍安亦剛經曆風波……兒臣觀之,似乎處處受阻,步步維艱。”

朱常洛放下朱筆,看向年輕的太子,目光深邃:“楧兒,你隻見其表,未見其裡。北疆雖迷霧重重,但李永芳已尋得蛛絲馬跡,敢於行險一搏,此乃進取;龍安化危機為機遇,深耕技術,夯實根基,此乃遠見;張獻忠以霹靂手段顯震懾之威,雖酷烈,卻有效維護海權,此乃擔當;徐允貞遇挫不餒,靈活調整東瀛之策,此乃智慧。”

他站起身,走到那巨大的寰宇全輿圖前,手指劃過四方:“治國如同醫病,沉屙痼疾,非猛藥不能去。如今四方之困,正是帝國積弊之顯象。唯有經曆此番刮骨療毒,方能祛除病根,煥發生機。你看他們,可有誰因困難而退縮?可有誰因受阻而放棄?”

朱由楧若有所思:“父皇的意思是,眼下困境,反而是錘煉各方、暴露問題的契機?”

“不錯。”朱常洛頷首,“帝王之道,不在於事事躬親,而在於識人用人,在於把握大勢,在於關鍵時刻敢於決斷,並能承擔後果。如今朕放手讓他們去闖,去試,去碰壁,正是要看看,這大明朝的臣工,究竟有多少真才實學,多少忠勇擔當!”

他回到禦案前,提起朱筆,在一份關於增撥龍安州學經費的奏請上批了個“準”字。

“告訴駱養性和王安,”朱常洛對侍立的太監吩咐道,“各方查案,一應所需,儘力滿足。朕要知道這冰層之下,到底凍結了多少汙穢。待到春來冰消雪融,便是滌蕩乾坤之時!”

殿外寒風呼嘯,乾清宮內燭火長明。帝國的掌舵者,正以無比的耐心與決絕,等待著那破冰驚雷的最終到來。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 死亡遊戲:失敗者的逆襲 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 讀動物心聲的小師妹,竟是沈家真千金 逆蝶緬北囚籠 穿書星際,炮灰竟是SSS級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