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技術競逐 押寶失敗_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4章 技術競逐 押寶失敗(1 / 1)

泰昌十七年的初冬,大雪如期而至,將帝國的喧囂與動蕩暫時封存於一片素白之下。然而,嚴寒並未凍結各方的謀劃與角力,反而像是一方巨大的磨刀石,砥礪著帝國的鋒芒,冰層之下,驚雷正在悄然孕育。

北疆,千裡冰封,嗬氣成冰。羅刹人雖已退去,但朱由檢心中的警兆卻愈發強烈。鷹揚堡戰役中,羅刹人仿製改進的火炮,其射程與威力已隱隱逼近明軍,若非戰術運用得當,勝負猶未可知。他深知,下一次交鋒,必是更為慘烈的技術對抗。

利用冬季無法大規模用兵的間隙,他將所有精力投入到軍械改良中。他親自督造擴建了磐石堡的“軍械研造所”,不僅集中了北疆最好的鐵匠和工匠,更以重金和優厚待遇,從龍安“格物院”和關內兵仗局,挖來了數名精通冶金與火炮設計的人才。

研究的核心,便是如何進一步提升“泰昌式野戰炮”的射程、精度與耐用性,並嘗試縮小口徑,製造更適合騎兵攜帶的“騎炮”。朱由檢幾乎日日泡在研造所內,與工匠們一同研討圖紙,觀看試射,記錄數據。北疆的冬天,在爐火的映照與試炮的轟鳴中,充滿了鐵與火的灼熱氣息。他知道,與羅刹的較量,已從單純的戰場廝殺,延伸至更深層次的技術競逐。

龍安州,資本與守舊勢力的反撲,並未因嚴寒而停歇,反而借著年關節慶,在朝堂之上掀起了更大的波瀾。數名江南籍的禦史言官聯名上奏,彈劾柳文耀“借《則例》之名,行商賈之事,與民爭利,致使龍安百工凋敝,民怨沸騰”,並附上了所謂“龍安工匠血淚陳情書”實為偽造)。更有甚者,將龍安工坊的煤煙與汙水,渲染成“毒瘴彌天,毀損龍脈”,言辭聳人聽聞,直指柳文耀禍國殃民。

這些奏章在年關前的朝會上引發了激烈爭論。部分守舊大臣趁機發難,要求朝廷收回《則例》,查辦柳文耀。支持新政的官員則據理力爭,雙方在金鑾殿上吵得不可開交。

消息傳回龍安,柳文耀麵沉如水。他深知,這已非簡單的商業競爭,而是關乎帝國未來走向的政治鬥爭。他連夜寫下萬言奏疏,一方麵以詳實數據駁斥誣蔑,另一方麵則尖銳指出,反對者實為“戀棧舊利,罔顧國勢”,若因噎廢食,則帝國工業化前功儘棄。他請求皇帝聖心獨斷,並願親赴京師,與彈劾者當廷對質。

乾清宮內,朱常洛看著堆滿案頭的彈劾奏章與柳文耀的自辯疏,眼神冰冷。他並未立刻表態,而是將此事留中不發,秘令東廠暗中調查那些彈劾奏章背後的指使之人和偽造證據的源頭。龍安的命運,乃至新政的成敗,懸於皇帝一念之間,也係於這場不見硝煙的朝堂暗戰。

東南福州港,儘管北風凜冽,一支由三艘新式戰艦包括“靖海號”)和五艘大型福船組成的特混艦隊,在張獻忠的親自率領下,悄然拔錨起航,目標直指婆羅洲西北部的那處天然良港。此行任務重大:與當地土王正式締結條約,獲得港口使用權,並建立第一個大明在南洋的永久性據點——“鎮南港”。

航行之初頗為順利,憑借改進的航海儀器和詳細海圖,艦隊順利穿越台灣海峽,進入南海。然而,就在接近婆羅洲海域時,他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猛烈風暴。狂風卷起如山巨浪,戰艦在波峰浪穀間劇烈顛簸,如同樹葉般渺小。“靖海號”雖艦體堅固,亦有多處受損,一艘福船甚至險些傾覆。

風暴持續了兩日方歇。艦隊損失了不少物資,多名水手受傷,航程也被大大延誤。張獻忠站在重新恢複平穩的“靖海號”艦橋上,望著劫後餘生的艦隊和依舊茫茫無邊的大海,臉色凝重。他深知,這僅僅是遠征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戰——陌生的海域、潛在的西夷威脅、難以捉摸的土著——還在後麵。海疆的拓展,每一步都伴隨著未知的風險與巨大的代價。

日本江戶,持續數月的權力鬥爭,終於在冬雪降臨時塵埃落定。出乎許多人意料,在關鍵時刻,以酒井忠世為首的輔政派獲得了多數譜代大名世襲家臣)的支持,而淺井久政的外戚派則因其急切尋求外援包括與大明的秘密接觸)的行為暴露,引發了眾多大名的警惕與反感,最終功虧一簣。

輔政派擁立了德川家光的幼弟德川綱重為新任將軍,由酒井忠世等人繼續輔政。淺井久政被迫隱退,其黨羽遭到清洗。

消息傳至長崎,大明使團館驛內一片沉寂。楊漣與孫傳庭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遺憾與凝重。他們押注淺井派,終究是賭輸了。

“輔政派上台,其對外政策恐更趨保守。”孫傳庭融合範仲淹武魂)歎息道,“我等與淺井氏之秘密往來,雖未留下實證,然必已引起酒井派之忌憚。日後與幕府交涉,恐更為艱難。”

楊漣融合於謙武魂)沉吟道:“事已至此,懊悔無益。當務之急,是立刻調整策略。需以更謙卑、更守規矩的姿態,向新幕府表示祝賀,並重申大明願遵守日本法度,隻求維持長崎現有貿易。同時,徹底切斷與淺井派的一切聯係,銷毀所有可能引火燒身的痕跡。”東瀛的局麵,因輔政派的勝利,並未迎來預期的開放,反而可能進入一個更加封閉和警惕的時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五)乾清定策係統微瀾

紫禁城,暖閣外大雪紛飛,殿內卻因皇帝的決斷而彌漫著一種無形的壓力。朱常洛審閱著四方奏報:北疆朱由檢專注於技術革新的務實、龍安柳文耀麵臨的政治風暴、海疆張獻忠遠征遭遇的艱難、東瀛使團押注失敗的挫敗。局麵紛繁,危機與壓力並存。

“北疆定王,能於勝後見危,著力技術根本,此乃良將之資。準其一切所請,要人給人,要錢撥錢。與羅刹之爭,未來在於技高一籌。”

“龍安之事,非止一州之得失,乃國策之爭。柳文耀之辯,字字鏗鏘,數據確鑿。著東廠、錦衣衛,嚴查誣告之源,無論涉及何人,一查到底!朕倒要看看,是誰在阻撓帝國自強!告訴柳文耀,朕信他,讓他安心任事,朝廷自會為他做主!”

“海疆遠征,首重艱險。張獻忠遇風暴而不退,勇氣可嘉。然南洋非比近海,告誡其務必謹慎,與土著交往需以誠相待,據點建設量力而行,站穩腳跟為第一要務。”

“東瀛賭局雖輸,然非戰之罪,乃勢之使然。使團能及時調整,切割避險,處置得當。告訴徐允貞,對日政策需轉為長期忍耐與滲透,維係現有貿易渠道,等待下一個時機的到來。”

他的旨意,果斷而強硬,尤其在龍安一事上,展現了毫不妥協的支持態度。就在他做出維護柳文耀、力挺新政的決斷後,腦海中“山河社稷圖”光華流轉,國運光絲似乎更加凝練,並且,他隱約感覺到,那些因他決策而彙聚的、無形的“勢”,正絲絲縷縷地滋養著這幅神秘的圖卷。

“傳旨,”朱常洛對王安道,聲音在溫暖的殿宇中清晰回蕩,“今歲除夕,朕將大宴群臣。著光祿寺好生準備。朕要借此機會,讓天下臣工都知道,朕勵精圖治、革新圖強之心,堅如磐石!”

大雪無聲,覆蓋了舊年的塵埃,也掩埋了暗湧的驚雷。帝國的中樞,在這承前啟後的歲末寒冬,以其越發堅定的意誌和深沉的力量,為即將到來的泰昌十八年,積蓄著破冰前行的磅礴偉力。

喜歡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請大家收藏:()朕聽說,你們叫我大明一月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崇禎元年,開局逆轉亡國局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長生:老夫一慣儒雅隨和 暗塵明月樓 南北戰爭:我與龍娘同居的日子 圍棋少年,我在大明舉重若輕 抗戰!我攜軍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緬北:強迫臣服 天地翻覆 文娛:北電攝影係大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