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報名點卯識風雲 閒步街頭聞賭局_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 > 第75章 報名點卯識風雲 閒步街頭聞賭局

第75章 報名點卯識風雲 閒步街頭聞賭局(1 / 1)

第七十五章報名點卯識風雲閒步街頭聞賭局

考前最後三日,趙文淵先生決定親自帶著陳彥和趙修遠前往清河縣衙禮房,辦理縣試報名手續。這既是必要的流程,也是讓弟子提前感受考場氛圍、熟悉環境的重要一環。

清晨,師徒三人乘坐馬車,從趙府出發,前往縣城。一路上,趙文淵神色平靜,但眼神中透著幾分鄭重。陳彥和趙修遠則既興奮又有些緊張,畢竟這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正式踏入科舉的門檻。

馬車駛入清河縣城,街道上人來人往,比平日似乎更加熱鬨了幾分。不少穿著儒衫、頭戴方巾的讀書人模樣的青年、少年,在家人或書童的陪伴下,行色匆匆,方向大多也是朝著縣衙而去。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混合著墨香、塵土以及隱約興奮的氣息。

途中,不時有相識的人與趙文淵打招呼。

“文淵兄!許久不見,彆來無恙?”一位身著綢緞長衫、氣度不凡的中年文士拱手道。

趙文淵下車還禮,含笑應答:“原來是德明兄!托福,一切安好。今日帶兩個不成器的弟子來報名,湊個熱鬨。”

那德明兄目光掃過陳彥和趙修遠,尤其在年紀明顯偏小的陳彥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閃過一絲驚異,笑道:“文淵兄過謙了!能得你親自引領,必是俊才!這位小友想必就是近來名聲在外的陳彥吧?果然少年英氣,不同凡響!預祝二位賢侄此番高中!”

“承德明兄吉言。”趙文淵謙和回應,又寒暄幾句方才告彆。

沒走多遠,又遇一位老者,須發皆白,但精神矍鑠,見到趙文淵,甚是熱情:“趙老弟!你也來了!好好好,今年有你的弟子下場,這縣試定然增色不少!”

“劉老安好!晚輩豈敢當此謬讚,帶他們來見識一番罷了。”趙文淵態度恭敬。

老者捋須笑道:“誒,過謙了過謙了。老夫聽聞你這位小弟子陳彥,不僅讀書聰慧,還頗有仁心善舉,乃我清河佳話。此番下場,必是案首的有力爭奪者啊!”

陳彥連忙躬身行禮,口稱“前輩過獎,小子惶恐”。趙修遠也緊隨其後行禮。

一路行來,類似的情景發生了數次。趙文淵在清河縣士林中人緣頗佳,聲望也高,加之陳彥近兩年因肥皂生意和“神童”之名,以及趙修遠作為趙家公子的身份,使得他們這一行頗為引人注目。不少人都對陳彥這個年僅十一歲的考生投來好奇、審視甚至略帶質疑的目光,但礙於趙文淵的麵子,口中多是稱讚與祝福。

終於來到縣衙前的廣場。這裡早已人山人海,喧鬨異常。廣場一側設了臨時報名點,幾張長桌後排著幾條蜿蜒的長龍,擠滿了前來報名的考生和陪同的家人、仆役。考生年齡參差不齊,有頭發花白、麵容憔悴的老童生,也有像陳彥這般滿臉稚氣的少年郎,更多的是二十歲上下的青年。空氣中混雜著汗味、墨汁味以及各種方言口音的嘈雜聲,場麵頗為壯觀。

趙文淵並未去排隊,而是帶著二人徑直走向報名點旁邊一處相對清靜些的廊下。那裡站著幾位身著官服或便服、氣度儼然的人,正在交談。為首一人,年約四旬,麵容清臒,目光炯炯,身著七品鸂鶒補子官服,正是清河縣令周文正。

周縣令一眼便看到了趙文淵,臉上露出笑容,主動迎了上來:“文淵兄,你可算來了!本官方才還念叨,今年縣試,若少了你趙氏門下的佳作,豈不失色不少?”

趙文淵連忙上前幾步,躬身行禮:“學生趙文淵,拜見縣尊大人!大人公務繁忙,還親臨報名現場,體恤士子,實乃我縣學子之福。”陳彥和趙修遠也趕緊跟著行弟子禮。

周縣令虛扶一下,笑道:“文淵兄不必多禮。”他的目光隨即越過趙文淵,直接落在了陳彥身上,臉上的笑容更加溫和親切,甚至帶著幾分熟稔,

陳彥連忙再次躬身:“小子陳彥,拜見縣尊大人。大人日理萬機,竟還記得小子,小子惶恐。”

“哈哈,怎能不記得?”周縣令撫掌一笑,對身旁的趙文淵及幾位屬官說道:“諸位有所不知,去年夏日酷暑,本官正為征發民夫修繕官道之事憂心,生怕民夫中暑出事,有傷天和。正是這位陳彥小友,幫助本官製作藿香正氣粉,大大減少了中暑之患,使得工程得以順利完工,未出一例傷亡!此事,本官一直記在心裡。陳彥小友雖年幼,卻已心懷黎庶,惠及鄉裡,實乃難得!”

周縣令這番話,聲音不小,引得周圍不少人都側目看來,眼中露出驚訝和讚許之色。原來這孩童不僅聰慧,還曾為縣政出過力,解過難題!這可比單純的“神童”之名,更令人高看一眼。

趙文淵也含笑補充道:“大人過譽了。彥兒不過是偶得古方,舉手之勞,能對大人安民恤役有所助益,是他的榮幸。”

周縣令點點頭,看向陳彥的目光滿是欣賞:“年紀輕輕,便知學以致用,體恤民情,此乃讀書人的根本。好,很好!本官愈發期待你此番在考場上的表現了。望你能沉心靜氣,將這份聰慧與仁心,化為錦繡文章。”他又看向趙修遠,勉勵道:“修遠亦是青年才俊,望你兄弟二人同心協力,考出好成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學生定當竭儘全力,不負大人與先生期望!”二人齊聲應道,陳彥心中也因這段往事被提起而暖融融的,更添了幾分責任感。

周縣令又對趙文淵笑道:“文淵兄教導有方,門下弟子皆品學兼優,本官甚是期待二位賢契的考卷。望他們能寫出有真知灼見、文采斐然的好文章!”

“承蒙大人抬愛,學生惶恐,必當督促他們用心作答。”趙文淵謙遜回應。

又寒暄了幾句,周縣令便去彆處巡視了。有縣令的特彆關照和這段“善緣”,趙文淵帶著陳彥和趙修遠的報名手續辦理得異常順利,幾乎未排隊,核對籍貫、姓名、年貌、保結等事項後,很快便拿到了準考憑證——一個寫著姓名和座位號的號牌。

辦完正事,趙文淵對二人道:“考期臨近,縣城人多嘈雜,不利於靜心複習。我已在前街的‘清源客棧’訂了兩間上房,這幾日我們便住在此處,也免去每日奔波之苦。你們先隨福伯去客棧安頓,為師要去拜訪幾位老友,晚些時候再回去考校你們功課。”

“是,先生。”二人應下。

在客棧安頓好行李後,趙修遠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早已心癢難耐,對陳彥擠眉弄眼道:“師弟,整日悶在屋裡看書,腦袋都僵了!好不容易來趟縣城,先生又不在,咱們出去逛逛,透透氣如何?也好熟悉熟悉考場周邊的環境嘛!”

陳彥也被這一個月的苦讀憋得夠嗆,想到考前最後一天確實需要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便點頭同意:“也好,師兄說的是,勞逸結合。咱們就在附近走走,看看便回。”

師兄弟二人一拍即合,囑咐書童和石頭在客棧等候,便興致勃勃地走上了清河縣最熱鬨的大街。

縣城果然比鎮上繁華許多。商鋪林立,叫賣聲不絕於耳。有賣文房四寶的,有賣書籍字畫的,有賣小吃零食的,還有各種雜耍賣藝的,看得人眼花繚亂。趙修遠如同出了籠的鳥兒,東瞅瞅西看看,對什麼都感興趣。陳彥也饒有興致地觀察著這古代市井的百態,感受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個相對寬敞的十字路口,隻見一處屋簷下圍著一大群人,喧鬨聲格外響亮。好奇之下,兩人擠過去一看,竟是一個臨時設立的賭檔!一張簡陋的木桌上鋪著紅紙,上麵用濃墨寫著一排大字:“甲辰年清河縣試案首花落誰家?”下麵羅列著七八個名字,名字後麵標注著賠率。

圍觀的既有看熱鬨的百姓,也有不少穿著長衫的讀書人,指指點點,議論紛紛。一個尖嘴猴腮、穿著綢褂的漢子正站在桌子上,唾沫橫飛地高聲吆喝:“下注啦!下注啦!買定離手!看好誰今年能拔得頭籌,就買誰!機會難得,搏一搏,童生變秀才啦!”

陳彥和趙修遠湊近一看,那名單上赫然有他們的名字!

排在首位的是“李白”,賠率一賠二。旁邊有人低聲議論:“李白是縣裡李員外家的公子,師從府城告老還鄉的王翰林,學問紮實,詩賦尤佳,今年十八,已是第三次下場,經驗豐富,是案首的最大熱門!”

第二位便是“陳彥”,賠率一賠三。那設賭的漢子正好介紹到:“這陳彥,想必各位也聽說過,趙舉人的關門弟子,號稱‘清河神童’!前兩年獻藥方、製肥皂,去年夏天還獻了防暑方子幫了縣尊大忙,可是出了大風頭!聽說讀書也極聰慧,趙舉人對他寄予厚望!不過——”他話鋒一轉,聲音拔高,“他今年才十一歲!年紀太小了!縣試雖重才學,但也講究沉穩老練!十一歲的娃娃,文章火候能到哪兒去?臨場經驗更是幾乎沒有!能不能寫完卷子都兩說!押他,風險可不小啊!”

第三位是“趙修遠”,賠率一賠五。漢子點評:“趙公子是趙舉人的長孫,家學淵源,基礎紮實!文章四平八穩,格式工整!不過嘛,聽說靈氣稍遜,想要在眾多才俊中脫穎而出,摘得案首,恐怕還需些運氣!”

後麵還有幾個名字,賠率更高,議論的人相對較少。

聽著那漢子將自己和師兄分析得頭頭是道,尤其是聽到對自己“年紀太小、火候不足、經驗缺乏”的評價,陳彥心中並無惱怒,反而覺得有些好笑和清醒。這市井賭局,雖為牟利,卻也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外界對他們的普遍看法和期待。自己雖有信心,但也確實存在這些客觀的劣勢。而師兄趙修遠,則被認為是穩健但缺乏爆發的類型。

趙修遠聽著那漢子的話,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低聲嘟囔道:“哼,狗眼看人低!一賠五?我就那麼不被看好嗎?”

陳彥拉了拉他的衣袖,低聲道:“師兄,何必與這等人計較?賭局而已,當不得真。咱們的學問如何,自己清楚,考場上方見真章。走吧,沒什麼好看的。”

趙修遠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師弟說得對!咱們憑真本事考!走,去買串糖葫蘆吃,不理他們!”說著,拉上陳彥,擠出了人群。

雖然離開了賭檔,但那份寫著賠率和評價的紅紙,卻像一麵鏡子,映照出外界對他們的審視與評判,也讓陳彥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和更平和的心態。真正的較量,在考場之內,而不在這街頭的喧囂賭局之中。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