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洗塵滌穢煥新顏同遊西湖釋心懷
鄉試結束,從那個氣味混雜、令人窒息的貢院號房中掙脫出來,重新呼吸到臨安府街頭帶著煙火氣息的空氣時,陳彥、趙修遠、柳雲卿三人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七天七夜的煎熬,不僅是對學識的考驗,更是對肉體與精神的極致磨礪。
貢院大門開啟,等候在外的人群頓時騷動起來。石頭擠在最前麵,踮著腳尖,焦急地張望。當看到陳彥、趙修遠、柳雲卿三人隨著人流踉蹌走出時,他立刻衝了上去。隻見三位公子爺個個麵色憔悴,眼窩深陷,嘴唇乾裂,原本整潔的衣衫皺巴巴地貼在身上,散發著難以言喻的酸餿氣味,走路都有些虛浮。尤其是柳雲卿,臉色蒼白,幾乎要倚靠著趙修遠才能站穩。
“少爺!趙公子!柳公子!”石頭心疼地喊了一聲,聲音都有些哽咽。他連忙上前,一手攙住陳彥,又想伸手去扶柳雲卿,一時間手忙腳亂。他看到陳彥眼中布滿血絲但眼神還算清明,心下稍安,可再看趙修遠強打精神的疲憊和柳雲卿的虛弱模樣,鼻子一酸,差點掉下淚來。這哪裡是去考試,分明是去受了七天七夜的大罪!
“石頭,沒事,就是累了。”陳彥看出石頭的擔憂,勉強笑了笑,聲音沙啞。
趙修遠也擺擺手,有氣無力:“快,快回客棧,我現在隻想洗個熱水澡,然後睡他個三天三夜!”
柳雲卿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隻是虛弱地點點頭。
石頭趕緊接過三人的考籃發現陳彥的竹筒都已空了),又招呼趙修遠和柳雲卿帶來的書童一起幫忙,幾乎是半攙半架地將三位公子護送回了“清波居”客棧。一路上,石頭嘴裡不停念叨著:“熱水備好了,飯菜也溫著,少爺們回去就能用……”心裡卻揪著,隻想快點讓少爺們安頓下來。
回到客棧,石頭更是忙得腳不沾地。先安排夥計把熱水送到各房,又督促廚房把溫著的清粥小菜趕緊送來,接著幫陳彥找出乾淨衣物,還要時不時去看看趙公子和柳公子那邊是否需要幫忙。看著少爺們脫下那身散發著異味的衣衫,泡進熱水裡時那如釋重負的表情,石頭才總算鬆了口氣,默默地將換下的臟衣服拿到後院,準備仔細漿洗。
陳彥回到房間,一個大木桶早已盛滿了熱氣騰騰的清水。他迫不及待地脫下臟衣,浸入水中,溫暖的水流包裹全身,讓他滿足地歎息。仔細搓洗後,換上乾淨衣服,感覺煥然一新。隨後,他吃下了客棧送來的清粥小菜,胃口大好。飽腹感和溫暖感帶來強烈的困意,他頭一沾枕便沉沉睡去,這一覺天昏地暗,直至次日傍晚才醒來。
醒來後,陳彥神清氣爽,疲憊儘去。他喚來石頭準備豐盛晚餐,大快朵頤後,到客棧後院演練拳法,活動筋骨,感到通體舒泰。
這時,石頭伺候在一旁,忍不住說道:“少爺,您真是有先見之明!幸虧咱們自己帶了水!”
“哦?怎麼了?”陳彥收勢,接過布巾擦汗,問道。
石頭湊近些,心有餘悸地說:“我今早聽夥計說,旁邊客棧住著的一位學子,從貢院出來就上吐下瀉,發起高燒,郎中看了說是喝了不潔淨的水,得了急性腸炎!郎中還念叨,貢院那井水,七天下來那麼多人用,沒人精心打理,哪能乾淨?身體弱一點的,可不就中招了!那位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呢,眼看放榜在即,真是遭罪!”
陳彥聞言,眉頭微蹙,歎了口氣:“竟有此事……貢院條件艱苦,飲水確是大事。看來我們自備清水,確是做對了。”飯後,他並未急於休息,而是來到客棧後院一處僻靜的空地。在貢院的七天,空間狹小,隻能勉強活動手腳,早已讓他覺得筋骨僵硬。他拉開架勢,緩緩演練起清塵道長所授的導引之術和拳法。動作由慢至快,由柔至剛,氣血隨之暢通,周身暖意融融,久違的活力重新充盈四肢百骸。練了約莫一個時辰,直到微微出汗,才收勢而立,隻覺得通體舒泰,精神愈發飽滿。
就在他收功不久,趙修遠和柳雲卿的房門也相繼打開了。這兩人顯然也是剛剛睡醒,睡眼惺忪,但精神頭明顯好了很多。他們看到神采奕奕、正在院子裡活動的陳彥,都愣了一下。
“彥弟,你……你何時醒的?”趙修遠揉了揉眼睛,驚訝地問道。
陳彥笑道:“我也是剛醒不久,活動活動筋骨。師兄,雲卿兄,想必你們都餓了吧?我早已讓廚房備著熱食,就等你們醒來。”
話音剛落,客棧夥計便端著熱騰騰的飯菜送到了趙修遠和柳雲卿的房間。兩人看著桌上香氣撲鼻的飯菜,又看看細心周到的陳彥,心中皆是感動。柳雲卿更是連聲道謝:“有勞陳兄費心!實在是感激不儘!”
“同窗之間,何須客氣。”陳彥擺擺手。
趙修遠和柳雲卿也確實餓極了,當下也顧不得多言,坐下便大快朵頤起來。吃飽之後,三人聚在陳彥的房間,泡上一壺清茶,這才有心思開始回顧剛剛過去的這場大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唉,這七日,真不是人過的日子。”趙修遠呷了口茶,率先感慨,“那號房,又悶又熱,蚊蟲肆虐,尤其是那氣味……真是畢生難忘。”
柳雲卿也心有餘悸地點頭:“是啊,最後兩日,幾乎食不下咽。若非陳兄提醒自備清水,恐怕更難熬。”
陳彥道:“艱難是艱難了些,但總算是熬過來了。如今回想,倒也是一番難得的曆練。”
話題自然轉到了試題上。三人互相交流了一下各自的答題思路和重點。
趙修遠道:“經義題中規中矩,史論題涉及前朝變法,我著重分析了利弊得失,策問題關於漕運,我提了清吏治、改漕法、恤民力三策,自認還算切題。”
柳雲卿道:“我於經史根基不如二位兄長深厚,但在策問上花了些心思,就‘勸課農桑’一題,結合家鄉見聞,提了些興修水利、推廣良種的具體建議。”
陳彥也簡要說了自己的答題要點,尤其強調了在策問中貫穿的“經世致用”思想和對民生實際的關注。
交流下來,三人都覺得雖然題目有難度,但發揮尚可,沒有出現重大疏漏或偏題的情況,心中那塊懸著的大石頭,總算落下了大半。一種“儘力而為,問心無愧”的輕鬆感,漸漸取代了考後的焦慮和疲憊。臉上也都露出了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
三人聚在陳彥房間,泡上清茶,回顧考試。交流答題思路後,都覺發揮尚可,心中安定,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正閒談間,周文博等幾位嶽麓同窗來訪,邀請他們同遊西湖。三人正想舒展筋骨,欣然應允。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