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帝的臉色也瞬間變得極其嚴肅,他盯著跪在下麵的孫兒,沉聲道:“宸兒!休得胡言!軍國大事,豈同兒戲!你可知前線刀劍無眼,流矢難防?你若有何閃失,叫朕如何向你父皇交代?叫這天下臣民如何心安?”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和深深的擔憂。
然而,趙宸毫不退縮,他重重地叩首在地,抬起頭時,眼眶微紅,聲音卻異常堅定:“皇祖父!孫臣非是胡鬨!孫臣自幼讀聖賢書,深知‘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如今匈奴肆虐,邊民塗炭,鎮國公重傷,將士喋血!孫臣身為皇儲,若此時隻知保全自身,安居幕後,有何顏麵麵對天下百姓?有何資格將來君臨天下?”
他環視了一圈勸阻他的大臣,聲音悲憤:“諸位大人皆言儲君不可輕動,乃是為國本計。然,國本之固,在於民心,在於將士用命!若因惜一身之安危,而寒了前線將士之心,失了北疆百萬黎民之望,這國本,才是真正的動搖!孫臣不敢自比古之賢君,但也願效仿先祖,親冒矢石,與將士同袍,共衛山河!此誌已決,萬死不悔!懇請皇祖父成全!”
一番話,擲地有聲,充滿了悲壯與決絕之意。殿內一時寂靜無聲。眾臣都被太孫這番毫不退縮、甚至以死明誌的決心震撼了。他們看得出,這位年輕的儲君,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真正將家國天下放在了自身安危之上。
雍帝看著跪在下方,脊梁挺得筆直,眼神中充滿堅定甚至一絲倔強的孫兒,心中百感交集。有擔憂,有惱怒,但更多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是欣慰,是震撼,甚至有一絲驕傲。他看到了一個儲君應有的擔當和勇氣,這遠比待在深宮學習權術更令人動容。
他沉默了許久,目光在堅決的孫子和一眾憂心忡忡的大臣臉上掃過,最終,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他知道,自己無法拒絕,也不能拒絕。這份勇氣,需要被嗬護,這份擔當,需要被成全。
“罷了……罷了……”雍帝緩緩起身,走到禦階前,親手扶起趙宸,看著他的眼睛,沉聲道,“你的心思,朕明白了。既然你心意已決,朕……準了!”
“皇祖父!”趙宸眼中閃過狂喜與激動。
“陛下!”幾位老臣還想再勸。
雍帝抬手製止了他們,目光銳利地掃視全場,聲音恢複了帝王的決斷:“儲君有此膽識擔當,乃國之大幸!朕心甚慰!然,軍國大事,非比兒戲!”
他目光轉向趙宸和陳彥,語氣凝重:“趙宸,陳彥!”
“孫臣臣)在!”兩人齊聲應道。
“傳朕旨意!”雍帝聲音洪亮,響徹大殿,
“命皇太孫趙宸為平北行軍大總管,總領援軍事宜!賜天子劍,準便宜行事!”
“命新軍參軍陳彥為平北行軍參軍,讚畫軍機,輔佐太孫!遇事需直言進諫,不可姑息!”
“即調新軍五萬,克日拔營,火速北上,馳援雲州!”
“戶部、兵部全力保障大軍開拔所需糧草、軍械,不得有誤!”
“沿途州縣,一體配合,不得拖延!”
“另,調撥大內精銳禁軍三千,為太孫親衛,護衛周全!英國公張輔,朕命你為監軍,隨軍出征,遇有重大軍務,需與太孫、陳參軍商議而行,確保萬全!”
這一連串的旨意,既同意了太孫的請戰,又加上了重重保險天子劍、監軍、精銳親衛),顯見雍帝的用心良苦。
“臣等遵旨!”眾臣見皇帝決心已下,且安排周詳,不再多言,齊聲應命。
趙宸與陳彥再次躬身領命,心中充滿了沉重的使命感和昂揚的鬥誌。
雍帝看著階下這對年輕的組合,深吸一口氣,緩緩道:“江山社稷,北疆百萬軍民,朕,就托付給你們了。望你們……好自為之,旗開得勝!”
“必不負陛下皇祖父)重托!”兩人聲音堅定。
使命,已然降臨。北疆的風雪,即將迎來這支新鑄的利劍。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