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班師回朝的消息,早已傳遍洛陽。這一日,洛陽城外十裡長亭,早已是人山人海,萬頭攢動。皇帝陛下要親率文武百官出迎,這是何等殊榮!百姓們更是扶老攜幼,簞食壺漿,想要一睹太孫殿下和凱旋將士的風采,表達內心的感激與崇敬。
巳時剛過,地平線上便出現了獵獵旌旗。緊接著,如同一條黑色的鋼鐵洪流,新軍將士的身影逐漸清晰。他們邁著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步伐,甲胄在秋日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刀槍如林,一股百戰精銳的肅殺之氣撲麵而來,令人心折又敬畏。
隊伍最前方,太孫趙宸一身明光鎧,猩紅披風迎風招展,騎在高頭駿馬之上,英姿勃發,氣宇軒昂。其身側是英國公張輔、陳彥等文武重臣,後方則是軍容鼎盛的新軍陣列。
“來了!來了!太孫殿下回來了!”
“快看!那就是凱旋的王師!”
人群頓時騷動起來,歡呼聲、掌聲如同山呼海嘯般響起,震耳欲聾。
雍帝端坐在龍輦之上,看到皇孫安然歸來,身後是如此雄壯的軍隊,龍顏大悅,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趙宸遠遠看見皇祖父的儀仗,立即翻身下馬,快步走到龍輦前,撩起戰袍,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地,聲音洪亮而激動:“孫臣趙宸,奉旨巡邊,賴陛下洪福,將士用命,雲州圍解,匈奴敗退,今班師回朝,交還兵符,向皇祖父複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身後數萬將士齊刷刷單膝跪地,甲胄碰撞之聲如同金鐵交鳴,吼聲直衝雲霄,顯示出極強的紀律性和高昂的士氣。
“好!好!宸兒快快平身!眾將士平身!”雍帝親自起身,虛扶一下,聲音充滿了激動,“爾等浴血奮戰,保全疆土,揚我國威,實乃社稷之功臣!朕心甚慰!今日朕親迎於此,就是要讓我大雍的功臣,感受到朝廷的敬意,讓天下百姓,看到保家衛國的榮耀!”
“謝陛下!”趙宸與將士們再次叩首,方才起身。
隨後,在文武百官的簇擁和無數百姓震天動地的歡呼聲中,太孫趙宸率領著凱旋之師,如同接受檢閱一般,緩緩通過由禦林軍肅立護衛的通道,進入洛陽城。道路兩旁,歡呼聲、讚美聲不絕於耳,花瓣、彩帶如同雨點般落下。將士們挺直胸膛,感受著這份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無上榮光,心中充滿了自豪。
盛大的入城儀式後,隊伍徑直前往皇宮。太和殿前,百官依序肅立,氣氛莊嚴肅穆。凱旋獻俘象征性)及封賞大典在此舉行。
雍帝端坐於龍椅之上,接受太孫及主要將領的正式朝拜後,對此次北疆之功給予了高度肯定。他目光掃過殿下英氣勃勃的皇孫和曆經戰火洗禮的將領們,朗聲道:“雲州之捷,非一城一地之得失,乃揚我國威、定北疆安社稷之偉功!太孫趙宸,臨危受命,親冒矢石,指揮若定,彰顯儲君之德才;英國公張輔,老成謀國,輔弼有功;新軍將士,奮勇殺敵,功不可沒!”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一旁侍立的司禮監大太監。大太監會意,上前一步,展開早已備好的明黃聖旨,尖細而清晰的聲音響徹大殿: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北疆告急,匈奴犯境,太孫趙宸,克承朕命,督師雲州,與將士同心,終破強虜,功在社稷。著,即日起,皇太孫趙宸參議朝政,賜坐珠簾之後,聆聽國事,以資曆練!”
“新軍參軍陳彥,獻奇策,練強兵,造利器,讚畫軍機,功勳卓著,擢升為正四品上輕車都尉,仍領新軍參軍,總領軍械革新事宜!”
“新軍將士,按功論賞,各有升遷!原新軍士卒石磊石頭),作戰勇猛,忠心可嘉,擢升為正六品昭武校尉,仍隨參軍陳彥效力!”
“餘者將士,兵部核功,從優敘賞,陣亡者,厚加撫恤!”
“欽此!”
“臣等謝主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以趙宸、陳彥為首,所有受賞將士跪地謝恩,聲震殿瓦。
趙宸參政,標誌著儲君正式介入國家核心決策,意義非凡。陳彥連升數級,獲封勳爵,實至名歸。而石頭從一親隨擢升為昭武校尉,更是引得不少目光注視,可見聖眷之隆。
封賞既畢,宮中設下盛大的慶功晚宴。太和殿內,燈火輝煌,歌舞升平。文武百官,功勳將士,歡聚一堂,觥籌交錯,氣氛熱烈。
陳彥自然是宴會的焦點之一。不斷有大臣前來敬酒,表達恭賀與敬佩之情。他一一謙遜回禮,應對得體。
“維嶽!恭喜恭喜!”兩個熟悉的身影擠了過來,正是陳彥的至交好友,劉暢和柳雲卿。劉暢依舊是那副灑脫不羈的模樣,用力拍著陳彥的肩膀,激動道:“好小子!不聲不響跑到北疆,立下如此不世奇功!真是給我輩讀書人漲臉!如今可是正四品的都尉大人了!今晚非得罰你三杯不可!”
柳雲卿則顯得沉穩許多,但眼中也滿是真誠的喜悅,舉杯道:“維嶽兄,雲州之事,我等在京城聽聞,皆為你捏一把汗,又為你驕做不已!兄台文武全才,國之棟梁,實至名歸!弟敬你一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彥見到好友,心中也十分高興,與二人暢飲,敘說彆後之情。宴會氣氛融洽,充滿了勝利的喜悅。
宴至中途,雍帝特意召陳彥至近前。殿內頓時安靜了不少,許多目光都聚焦過來。
“陳愛卿,”雍帝麵帶和煦笑容,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功臣,“你此次北疆之功,朕已封賞。然,朕知你非貪戀權位之人。告訴朕,除了這些官職爵祿,你可還有什麼心願?但說無妨,朕無有不允。”
這是極高的恩寵,意味著皇帝願意滿足他一個額外的、甚至可能是非常規的願望。眾臣都屏息靜聽。
陳彥離席,恭敬行禮,聲音平靜而誠懇:“陛下天恩浩蕩,賞賜已極厚,臣受之有愧,豈敢再有奢求。若說心願……臣自去歲離家,赴京應試,至今已近一載,未曾歸省。臣……彆無所求,唯念及家中高堂,心中甚是掛念。若蒙陛下恩準,臣想乞假旬月,返鄉探望父母,以儘人子孝道,稍慰倚門之望。”
此言一出,殿內微微嘩然。誰都沒想到,在如此榮耀的時刻,陳彥不求高官厚祿,不求珍寶奇玩,隻求回鄉省親。這分不慕榮利、恪守孝道的心性,讓在場許多老成持重的大臣暗暗點頭。
雍帝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眼中閃過激賞之色,撫掌歎道:“好!好一個‘唯念高堂’!富貴而不忘本,顯達而重人倫,此乃真君子也!朕準了!朕賜你假期四十日,並賞賜錦緞百匹,黃金千兩,準你衣錦還鄉,風光省親,以顯朝廷敬老尊賢、旌表孝道之意!”
“臣,叩謝陛下天恩!”陳彥深深叩首,心中也湧起對家鄉和親人的強烈思念。
晚宴結束後,陳彥婉拒了同僚們的後續邀約,帶著皇帝的賞賜和歸鄉的喜悅,回到了在洛陽的宅邸。
夜色已深,府門前的燈籠散發著溫暖的光。得到消息的蘇幕婉早已領著全府仆役在門口等候多時。當她看到那個日夜思念的身影出現在巷口,一步步走近時,眼眶瞬間就紅了。
陳彥也看到了燈下那道倩影,數月不見,她清減了些,但容顏依舊清麗,眉眼間帶著難以掩飾的期盼與激動。他快步上前,在她麵前站定。
“公子……”蘇幕婉聲音哽咽,萬千話語堵在喉嚨,最終隻化作深深一福,“您……您終於回來了。”
陳彥伸手,輕輕扶住她的手臂,觸手處隻覺比記憶中更纖細,心中不由一疼,柔聲道:“幕婉,我回來了。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簡單的問候,卻包含了數月的牽掛與擔憂。四目相對,無需再多言語,彼此眼中的思念與情意已說明一切。
回到府中,屏退左右。蘇幕婉再也抑製不住情緒,撲入陳彥懷中,淚水浸濕了他的衣襟。陳彥緊緊擁著她,感受著懷中人兒的輕顫,心中充滿了歉疚與憐惜。他輕輕拍著她的背,低聲訴說著彆後的經曆,省略了戰場的血腥與危險,隻挑些有趣的見聞和最終的勝利告訴她。
蘇幕婉依偎在他懷裡,靜靜地聽著,時而破涕為笑,時而緊張地攥緊他的衣角。她知道,公子報喜不報憂,北疆之行定然凶險無比。但此刻,他能平安歸來,活生生地在自己麵前,便是上天最大的恩賜。
“公子瘦了,也黑了……”她抬起淚眼,輕輕撫摸他的臉頰,眼中滿是心疼。
“無妨,身體更結實了。”陳彥握住她的手,微笑道,“陛下準了我四十日假期,不日我們便可啟程回鄉。你可願隨我同去,見見……未來的公婆?”
蘇幕婉聞言,俏臉瞬間飛起紅霞,心中又是羞澀又是甜蜜,將頭深深埋進他懷裡,用細若蚊蚋卻堅定無比的聲音應道:“嗯……妾身願意。”
窗外月色如水,府內溫情脈脈。征戰歸來的英雄,終於可以暫時放下刀兵,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安寧與團圓。對於陳彥而言,金殿封賞、萬眾讚譽,或許都比不上此刻愛人在懷、即將歸家的溫馨與期盼。
喜歡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請大家收藏:()胎穿農家子,科舉來揚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