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四十萬人的生死危機:代號鳳凰,帝國興衰!_抗戰:從血戰山西到解放全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抗戰:從血戰山西到解放全國 > 第381章 四十萬人的生死危機:代號鳳凰,帝國興衰!

第381章 四十萬人的生死危機:代號鳳凰,帝國興衰!(1 / 2)

“鳳凰計劃”這四個字,瞬間刺破了指揮部裡因為勝利而帶來的那層脆弱的輕鬆氛圍。

李逍遙接過那份薄薄的電報紙,上麵的鉛字還帶著油墨的氣息。

內容卻沉重得仿佛有千鈞之重。

電文很短,而且經過了高度加密,王雷的情報小組也隻能破譯出其中幾個關鍵詞。

“鳳凰……武漢……帝國興衰……最高機密……”

每一個詞,都透著一股不祥的氣息,像從墳墓裡吹出來的冷風。

指尖在“鳳凰”兩個字上輕輕劃過。

這個代號,並不陌生。

在南京,從那個至今仍被關押在最深地窖裡的井上雄彥口中,他聽到了這個名字。

無數關於抗日戰爭時期最黑暗,最詭譎的諜報戰,關於高層內部的暗殺與政治傾軋的資料,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瘋狂地湧入腦海。

一幅幅斑駁的黑白曆史照片,一段段後來被解密的文字記錄,一個個在後世備受爭議的名字和事件,開始在眼前飛速地閃現,重組,拚接。

淞滬會戰慘敗後,國民政府高層內部,主戰派和投降派之間那場看不見硝煙,卻刀刀見血的激烈鬥爭。

一張在鎂光燈下顯得格外憔悴和矛盾的臉,突兀地闖入記憶。汪精衛。“低調俱樂部”。那些被塵封的字眼,翻湧上來。

日本軍部檔案庫裡,關於“對華特彆謀略”的絕密文件,其中“以華製華”,“政治誘降”的字眼是如此的觸目驚心。

曆史上那起著名的,疑點重重的河內刺殺案,以及那起刺殺案後續所引發的,幾乎讓整個中國抗戰陣營分崩離析的巨大政治風波。

這些原本散亂的,被曆史塵埃所掩蓋的碎片化信息,在“武漢”,“鳳凰”,“領袖”這三個詞的強力串聯下,以一種令人頭皮發麻的速度,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又陰險得讓人不寒而栗的鳳凰計劃。

當時隻以為是日軍眾多秘密計劃中的一個,沒想到,它竟然再次浮出了水麵。

而且級彆如此之高,直接與“帝國興衰”掛鉤。

“能確定這個計劃的具體內容嗎?”李逍遙的眉頭緊緊鎖了起來,聲音裡聽不出一絲情緒。

王雷搖了搖頭,臉上帶著任務未能全功的無奈和懊惱。

“不行。這是特高課啟用的最高級彆的密碼,我們的破譯能力有限。而且,這份電報隻出現了一次,就再也沒有了下文。”

王雷補充道:“我懷疑,這隻是一個試探性的通報,後續的聯絡,可能會通過更隱秘的渠道進行。”

“武漢……”李逍遙的手指,在牆上的軍事地圖上重重地點在了那個華中重鎮的位置上。

那裡,是日軍華中派遣軍的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整個華中戰場的神經中樞。

能讓特高課用“帝國興衰”來形容的計劃,其重要性和危險性,已經超出了常規軍事行動的範疇。

一種強烈的不安,如同烏雲,重新籠罩在李逍遙的心頭。

然而,還沒等他從“鳳凰計劃”的陰影中理出頭緒,另一個更加迫在眉睫的,關乎四十萬人生死存亡的危機,就已經像一頭餓狼,撲到了他的麵前。

天堂寨大捷,和根據地初步建立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了周邊地區。

那些不願意在日本人的刺刀下當亡國奴的中國民眾,那些被戰火摧毀了家園的難民,紛紛拖家帶口,曆儘千辛萬苦,朝著天堂寨的方向湧來。

在他們看來,這片由獨立旅守護的山區,是亂世中唯一的希望之地,是能活命的地方。

短短一個月內,整個天堂寨根據地的人口,如同滾雪球一般,急劇膨脹。

從最初的三十多萬,激增到了近四十萬。

人口的激增,帶來了勝利的喜悅和人心的歸附,但也帶來了空前巨大的壓力。

這天下午,趙剛和蕭山令兩人,拿著一份剛剛統計出來的物資報表,一起走進了李逍遙的指揮部。

兩人的臉色,都異常凝重,像是剛剛從一場敗仗的戰場上下來。

“老李,你看看這個。”

趙剛將報表遞了過去,聲音裡帶著一股深深的憂慮。

“我們現在是家大業大,但米缸也快見底了。”

李逍遙接過報表,隻看了一眼,心就沉了下去。

報表上的數字,簡單而又殘酷,每一個字都像一把小錘子,敲打著他的神經。

糧食儲備:按照目前四十萬人的消耗速度,即使算上剛剛從閻王澗繳獲的日軍軍糧,也撐不過一個月。

藥品儲備:各類消炎藥、繃帶、奎寧,已經見底。野戰醫院裡,許多傷兵的傷口因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已經開始發炎、潰爛。

食鹽儲備:這是最要命的。根據地已經斷鹽超過半個月。長期缺鹽,不僅會讓普通百姓渾身無力,更會嚴重影響部隊士兵的體能和戰鬥力。士兵們連舉槍的力氣都沒有,還談什麼打仗。

還有布匹、火油、針線……所有維持基本生存和戰爭能力的物資,都亮起了紅燈。


最新小说: 鬥羅:從收養比比東為童養媳開始 我剛登基稱帝!二戰爆發了? 盜墓:我在老家挖出了通天地宮 我有一個靈寵 燕王殿下!你啥時候造反呀? 從替身開始走上人生巔峰 穿成星際惡雌,獸夫們跪求我彆走 災變紀元:我的空間異能無上限 幻世記:我的保安大人 末日基地:從改造鬼子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