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的話,像一把淬了冰的解剖刀,精準、冷靜,又帶著一股不計後果的鋒利。
她要掀的,不是一張桌子,而是省財政廳這尊大佛案上的一角香爐。
會議室裡剛剛因為馬叔離開而稍稍緩和的氣氛,瞬間凝固成了冰點。陽光照在積灰的桌麵上,折射出一種不真實的光暈。
林舟看著眼前的蘇曉,第一次感到,【因果沙盤】對人物的評估,有時過於冰冷和理性了。沙盤標注了她的【核心訴求:實現程序正義,獲得職業認同】,卻無法量化這份訴求背後,被壓抑了整整三年的委屈和孤勇,一旦被點燃,會爆發出何等熾熱的能量。
向省紀委提交調查建議函?
這個念頭在林舟腦海中出現的瞬間,【因果沙盤】已經開始瘋狂推演。
【路徑一:以c方案項目組名義,正式提交風險調查建議函。】
沙盤光影急速流轉。畫麵中,一紙公文送入紀委,卻如泥牛入海。幾天後,財政廳那邊傳來風聲,說發改委新成立的某個小組“不懂規矩,手伸得太長”。緊接著,c方案所有需要財政廳協作的環節,全部被以“流程需要”、“規定所限”為由,無限期擱置。孫主任被上級約談,臉色鐵青地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了這個“惹是生非”的草台班子。
【推演結果:失敗。c方案胎死腹中,團隊成員被打散,蘇曉被徹底邊緣化,永無出頭之日。】
林舟心念一動,切換路徑。
【路徑二:忽略此風險,埋頭推進c方案。】
畫麵再次變化。項目報告完美,省裡高層一致通過。但啟動資金的劃撥申請,在財政廳預算處卡了整整一個月。林舟、孫主任多方催促,對方永遠是笑臉相迎,嘴上說著“馬上辦”,手上卻紋絲不動。等資金終於下來時,國際原材料市場早已風雲變幻,錯過了最佳的采購窗口期,項目成本憑空暴漲了百分之二十。
【推演結果:失敗。項目從啟動便陷入被動,後續資金鏈問題頻發,最終淪為爛尾工程。】
兩條路,都是死路。
蘇曉的判斷是正確的,那個“膿包”必須處理。但她的方式,太直接,太剛硬,像是一把錘子,想砸開一扇鎖。結果隻會是錘子崩口,鎖紋絲不動,還驚動了屋裡所有的人。
“啟動路徑優化,尋找最優解!”林舟在腦中發出指令。
沙盤上,無數代表著人際關係、權力流程、規則漏洞的數據流開始重組、碰撞。那份“調查建議函”被拆解成無數個信息碎片,與“c方案報告”、“部門規章”、“孫主任的訴求”等變量進行瘋狂的排列組合。
終於,一道微弱但穩定的金色軌跡,在無數失敗的紅光中,頑強地浮現出來。
林舟睜開眼,現實世界不過過去了三秒。
他看著麵前眼神銳利如刀,正等待他決斷的蘇曉,臉上露出了一絲讚許的微笑。
“你的判斷很準,這個風險點,是我們繞不過去的坎。”
聽到林舟的肯定,蘇曉的眼神亮了一下。
“但是,”林舟話鋒一轉,“我們不是紀委,也不是檢察院。我們的武器,不是舉報信,而是我們的專業。”
他將那份授權文件拿過來,翻到空白的背麵,拿起筆,在上麵迅速地寫下幾行字。
“我不希望你寫一份給紀委的‘調查建議函’,我希望你寫一份給孫主任,以及未來給省裡主要領導看的《關於優化重大項目跨部門財政撥款流程的風險評估與管理建議報告》。”
蘇曉愣住了。
“這份報告,不針對任何人,不提任何具體案例。”林舟的筆尖在紙上劃動,思路清晰得可怕,“你隻做三件事。第一,梳理現行財政撥款流程的所有節點,用法學的專業角度,指出其中可能被‘人為因素’乾擾的模糊地帶。第二,以我們c方案百億資金的體量為例,用數據模型,去量化這些模糊地帶可能造成的資金風險和時間成本。第三,站在保護‘國有資產安全’和‘重大項目順利推進’的高度,提出一套更嚴謹、更透明、更高效的撥款監督流程建議。”
林舟放下筆,將那張紙推到蘇曉麵前。
“你的報告,不是為了去捅一個膿包,而是為了給我們的c方案,穿上一件刀槍不入的‘防彈衣’。當領導們看到,不采納你的建議,百億項目就可能麵臨數千萬乃至上億的潛在損失時,你說,他們是會選擇保護那個膿包,還是選擇保護我們的項目?”
蘇曉呆呆地看著那張紙上龍飛鳳舞的字跡,看著林舟為她規劃出的那條全新的路徑。
她瞬間明白了。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職場智慧了。這是陽謀。堂堂正正,無懈可擊的陽謀。
它把一封充滿個人恩怨和鬥爭色彩的“舉報信”,變成了一份站在全局高度,為整個項目保駕護航的“專業壁壘”。它繞開了所有的人際糾葛,直指問題的核心——利弊。
蘇曉隻覺得一股熱流從胸口直衝頭頂,她那因為過於正直而處處碰壁的思維,像是被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原來,正義不僅僅隻有一種表達方式。用最專業的矛,去攻擊對方最脆弱的盾,遠比揮舞著道德大棒呐喊,要有效得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明白了。”她拿起那張紙,像是接過了新的使命。她沒有再多說一個字,轉身便走。那挺得筆直的背影裡,帶著一種學者找到了終極課題般的專注與興奮。
小小的會議室裡,終於隻剩下了林舟一個人。
他看了看時間,下午兩點。
留給這個“奇葩團隊”的,隻剩下最後不到四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他沒有催,也沒有去跟進。沙盤的推演,給了他絕對的信心。他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裡,閉上眼,開始在腦海中,將c方案的每一個細節,與即將到來的三份成果,進行最後的整合與完善。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