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王炸與底牌,打向自己的重拳_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 > 第82章 王炸與底牌,打向自己的重拳

第82章 王炸與底牌,打向自己的重拳(1 / 2)

省城電視台一號演播廳,時間仿佛被拉成了粘稠的糖漿。

錢文博按下了遙控器,身後巨大的ed屏幕上,一份名為《“濱江一號”項目建成後五年生態環境跟蹤評估報告》的文件封麵,以一種無可辯駁的姿態,占據了所有人的視野。封麵設計得極為考究,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江水,一行白鷺飛過,充滿了和諧與生機。

“我知道,空洞的理論無法說服每一個人。”錢文博的聲音裡,透出一種終結懸念的從容與自信。他環視台下,目光如炬,仿佛在審視一群即將被真理之光淨化的迷途羔羊。“所以,接下來,我將用事實,用數據,來回應一切質疑。”

他身後的屏幕切換,一張張製作精良的圖表開始滾動。

“這是項目建成五年來,區域空氣質量對比圖。大家可以看到,p2.5、p10、二氧化硫等多項關鍵指標,均呈現出明顯的逐年下降趨勢。其中,p2.5年均濃度,相比項目啟動前,下降了6.2!這不是模型,不是推演,這是環保監測站每一天記錄下的鐵證!”

“再看這張圖,區域水文環境變化。我們引入了德國的活水循環係統,‘濱江一號’區域的江水自淨能力提升了近20。曾經消失多年的兩種原生魚類,在去年,被我們的生物研究員重新發現。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不僅沒有破壞生態,我們還在修複生態!”

“還有這份,生物多樣性指數報告。觀測到的鳥類從項目前的78種,增加到了112種!這是我們研究院的博士生,花了整整三年時間,用鏡頭和腳步,一點點記錄下來的成果!”

錢文博越說越激昂,他手中的遙控器,像一根指揮棒,奏響著屬於他的勝利樂章。他沉浸在自己構建的完美世界裡,這裡的每一個數字都閃耀著科學的光輝,每一條曲線都印證著他的遠見。後台,他的學生們臉上露出了崇拜而激動的神情,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他們的導師,是如何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將那些宵小之輩碾得粉碎。

然而,他們沒有看到,直播間的彈幕,早已彙成了一條與他們認知完全相悖的河流。

“我聽明白了,教授的意思是,因為鳥多了兩種,所以項目多花幾十個億是合理的?”

“這報告做得真漂亮,比我婚紗照的ppt還好看。所以,錢呢?”

“樓上的彆歪樓,教授正在跟我們談科學!談理想!談鳥!你們怎麼能談錢這麼庸俗的東西呢?”

“我是一個濱江區的普通市民,我隻想問,我家的房價漲了,是因為那多出來的三十多種鳥嗎?如果是,我謝謝它們祖宗十八代。”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感覺教授像在拚命給我推薦一個很好看的茶杯,但我其實隻想知道我丟的那塊金表在哪兒?”

發改委的辦公室裡,李瑞死死捂住自己的嘴,肩膀一聳一聳,憋笑憋得滿臉通紅。他把手機屏幕懟到林舟麵前,指著那條“茶杯與金表”的彈幕,眼淚都快笑出來了。

“頭兒……你……你看看這個!人才,這屆網友裡全是人才啊!”李瑞的聲音因為強行壓抑而變得尖銳扭曲,“他完了,那老頭徹底完了。他越是證明那些鳥過得有多幸福,網友就越覺得他不是個東西。”

林舟的目光,並未在李瑞的手機上停留。他隻是平靜地將那份標注著紅山縣地名的扶貧檔案,翻到了新的一頁。上麵是關於當地勞動力結構和受教育程度的分析,字跡工整,邏輯清晰。

仿佛演播廳裡那場五十多萬人圍觀的風暴,與他無關。或者說,那場風暴的每一個走向,都在他的預料之中,已經不值得他再投入一絲一毫的精力。

他拿起鉛筆,在檔案的空白處寫下幾個字:【職業技術培訓,可與產業基金聯動】。

風暴的中心,往往最是平靜。而真正的棋手,在落下決定勝負的棋子後,目光早已投向了下一局棋。

演播廳裡,錢文博的“王炸”展示已經接近尾聲。他深吸一口氣,臉上帶著勝利的微笑,準備做總結陳詞。他相信,在這如山鐵證麵前,任何關於“13.7”的詰問,都將顯得蒼白而可笑。

記者提問環節開始。

主持人按照事先的安排,點了一家與研究院關係良好的省內官媒。那位記者站起來,果然問了一個關於“生態城市建設經驗如何推廣”的友好問題。

錢文博侃侃而談,將氣氛推向了高潮。

第二個,第三個,都是類似的問題。台下的氣氛似乎正在按照錢文博預設的劇本發展。他的助理小高,在後台看得手心冒汗,但那顆懸著的心,總算開始慢慢放回肚子裡。

也許,是自己多慮了。

就在這時,主持人即將宣布提問環節結束,一個一直沒有舉手,坐在角落裡的女人,突然站了起來。

她沒有拿話筒,但聲音卻異常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瞬間壓過了現場所有的嘈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錢教授,我是《民生觀察》的記者,陳潔。”

陳潔這個名字一出,台下記者席裡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一些老記者,都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這是一個傳奇的名字,一個以筆為刀,憑一篇報道就拉下過副廳級乾部的狠角色。

錢文博的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

陳潔扶了扶自己的黑框眼鏡,目光銳利如刀,直刺講台上的錢文博。

“您的報告非常精彩,數據詳實,論證有力,讓我這樣的外行,也為您描繪的生態藍圖感到由衷的敬佩。”她的開場白,充滿了禮貌,卻讓錢文博感到了一絲寒意。

“但是,”陳潔話鋒一轉,聲音陡然拔高,“我注意到,您所有的報告,所有的數據,都在論證一個問題:‘濱江一號’是一個生態上多麼成功的項目。可據我所知,《求是周刊》那篇文章的核心,並非質疑項目的生態效益,而是質疑其經濟效益。具體來說,就是那13.7的預算超支,那筆高達數十億的資金,到底去了哪裡?”

空氣,在這一瞬間凝固了。

這個問題,如同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精準地繞過了錢文博精心布置的所有學術壁壘和數據鎧甲,直接捅向了他最柔軟、最致命的要害。

他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證明“我沒錯”。而陳潔問的,卻是“錢在哪”。

錢文博的臉色,第一次變了。那是一種精心維持的優雅麵具,被人生生撕開一道裂縫的錯愕與慌亂。

“這位記者同誌,”他試圖維持自己的風度,但聲音已經有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僵硬,“項目的預算管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係統性工程,涉及到材料價格波動、地質條件變更、技術方案升級等諸多不可控因素。這不是一個‘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算術題,不能用這麼……這麼粗暴的方式來提問。”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