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父母的理解與支持,雖然擔憂但選擇相信
人心。
林建成這最後兩個字,像兩座無形的山,沉甸甸地壓在了病房的空氣裡。
這不是一個問題,這是一個結論。一個他用一生所學,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提煉出的,關於權力和人性最冰冷、最堅硬的結論。
它繞開了所有宏偉的藍圖和精妙的設計,直指一切事業最終的根基,也是最終的變數。
孟蘭聽不懂其中的機鋒,但她能感覺到,丈夫這話說完,兒子眼中剛剛燃起的光,似乎被風吹得搖晃了一下。她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病房裡靜得可怕。
林舟沒有立刻回答。他隻是看著父親,看著這位研究了一輩子帝王將相、興衰更替的曆史學者。他知道,父親拋出的不是一個刁難他的問題,而是一個父親能給出的、最沉重的提醒。
他無法反駁。因為父親是對的。
沙盤可以推演出利益博弈的最優解,可以計算出資源配置的最高效方案,卻唯獨無法量化人心向背的微妙變化。人心是最大的變量,是所有模型中最不穩定的參數。
許久,林舟忽然笑了笑。
那笑容很淡,帶著一絲卸下偽裝的坦然,也帶著一絲年輕人麵對宏大命題時的敬畏。
“爸,您說得對。”
他拿起桌上那個被他當做比喻道具的蘋果,遞給母親,然後才繼續開口,聲音裡沒有了剛才描繪藍圖時的激昂,多了一種腳踏實地的沉穩。
“我設計不了人心。我沒那麼大的本事,也沒那個資格。”
他坦率地承認,讓林建成鏡片後的目光微微一動。
“我能做的,不是去改變人心,而是去順應人心,去引導人心。”林舟看著父親,目光清澈,“人心趨利,我就設計出一條能讓大多數人獲利的共贏之路;人心向善,我就創造一個能讓善良得到回報、作惡受到懲罰的公平環境;人心求安,我就把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建得安寧有序。”
他停頓了一下,像是在組織語言,也像是在審視自己的內心。
“我的設計圖,不是一張強迫所有人按我意誌行事的命令書。它更像是一份……一份河道疏浚的方案。”
“洪水來了,堵是堵不住的。人心裡的欲望和訴求,就像滔滔江水。我這個‘設計師’能做的,不是去建一座大壩,妄想攔住它,那遲早會決堤,釀成大禍。”
“我要做的,是勘探地勢,挖深河道,加固堤壩,讓這股本來可能摧毀一切的力量,順著我們開辟好的航道,平穩地流淌,去灌溉兩岸的萬頃良田。”
這番話,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卻讓林建成的心神受到了巨大的震動。
他一輩子都在研究那些試圖“逆天改命”、“扭轉乾坤”的英雄梟雄,看他們如何與人性搏鬥,最終又如何被人性吞噬。
而他的兒子,卻給出了一個他從未在史書上看到過的答案。
不是對抗,是疏導。
不是控製,是引導。
這是一種全新的邏輯,一種屬於這個時代的、更加科學和謙卑的權力觀。它承認人性的複雜,並試圖在這種複雜中,找到一條通往秩序的路徑。
林建成沉默了。他扶了扶眼鏡,這個習慣性的動作,掩飾了他內心的波瀾。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也曾意氣風發,指點江山,試圖用理論去匡正謬誤,結果卻在現實麵前撞得頭破血流。
兒子比他當年的空談,走得更遠,也更務實。
他忽然覺得,自己用來審視兒子的那套“曆史興衰周期律”,或許……已經有些過時了。
“哼,”他從鼻子裡發出一個意義不明的音節,轉身走回窗邊,背對著林舟,隻留給家人一個僵硬的背影,“歪理邪說。”
嘴上雖然這麼說,但他緊繃的肩膀,卻在不經意間鬆弛了下來。
孟蘭看看丈夫的背影,又看看兒子坦然的臉,那顆懸著的心,終於緩緩落回了實處。她聽不懂那些大道理,但她聽懂了,父子倆那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結束了。
她也忽然想通了什麼。
是啊,兒子已經長大了。他不再是那個需要她牽著手過馬路,提醒他多穿一件衣服的孩子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使命。
她可以不懂,可以害怕,但她不能成為他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想到這裡,孟蘭一直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臉上重新有了血色。她快步走到床頭櫃邊,麻利地擰開那個從進門開始就沒能好好打開的保溫桶。
雞湯濃鬱的香氣,瞬間溢滿了整個病房,驅散了剛才凝重壓抑的氣氛。
“喝湯!”
孟蘭舀了一碗,不由分說地塞到林舟手裡,語氣裡帶著不容置疑的嗔怪。
“說那麼多,不累嗎?肚子不餓嗎?管你什麼設計師還是工程師,不吃飯哪有力氣乾活?”
她一邊說,一邊又拿起勺子,在碗裡攪了攪,吹了吹,動作熟練又自然,仿佛剛才那個憂心忡忡、以淚洗麵的女人不是她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有,你爸說的那些話,你也彆全信。他就是個老學究,看了一輩子舊書,腦子都看僵了。現在是新時代了,哪還有他說得那麼嚇人。”
窗邊的林建成聽到這話,背影一僵,似乎想反駁什麼,但最終隻是重重地哼了一聲,沒有回頭。
林舟捧著那碗溫熱的雞湯,看著母親忙碌的樣子,心裡某個地方一下子就軟了。他知道,這就是母親表達支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