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甚至在推演的細節畫麵中看到,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模型上,亮起了代表“啟用備用電源”的微弱黃光,但那黃光也在不斷閃爍,顯然撐不了太久。
一場由能源危機引發的、波及全城的係統性癱瘓。
沙盤推演出的畫麵,真實得令人窒息。
林舟感到一陣強烈的眩暈,那是精神力過度消耗的信號。他猛地將意識從沙盤中抽離,身體晃了一下,扶住了冰冷的控製台。
指揮中心裡空無一人,安靜得可怕。
他轉過身,看著窗外那片流光溢彩的真實城市,心臟仍在劇烈地跳動。那些閃亮的燈火,在他眼中,不再是繁榮的象征,而像是一支支燃燒到儘頭的蠟燭,隨時可能在下一秒熄滅。
他走到主屏幕前,那裡還留著齊猿下班前調出的數據彙總頁麵。
林舟的手指在觸摸屏上滑動,找到了一個名為“省電力公司年度報告”的文件夾。這是他讓蘇曉動用關係,從發改委能源處要來的公開版資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跳過那些歌功頌德的開篇,直接翻到報告的末尾,在幾十個附錄表格裡,找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省城近五年峰值負荷及發電能力對比表》。
一列是“預計最高負荷”,逐年攀升。
另一列是“保證發電能力”,幾乎是一條平緩的直線,甚至在去年,因為環保要求關停了兩台小型發電機組,還略有下降。
兩者的差值,也就是電網的“安全冗餘”,從五年前的百分之二十,降到了去年的百分之六。
沙盤的推演,不是憑空猜測。
它隻是將這條曲線,無情地、精準地延伸到了未來。
林舟終於徹底明白了,這座城市真正的短板在哪裡。
不是交通,不是城建,甚至不是環境。
是能源。
是這個現代文明的基石,這個讓摩天大樓亮燈、讓工廠機器轟鳴、讓“交通大腦”得以思考的根本。
城市規劃的宏偉藍圖裡,畫滿了高樓、公園和地鐵線,卻唯獨忘了給這個城市的“心臟”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他們瘋狂地給這個巨人增肌、美白、整容,卻用著一顆衰老的心臟給全身供血。
更致命的是,這張“體檢表”顯示,省城百分之八十的電力,依舊依賴於城郊的三座大型火力發電廠。清潔能源的占比,不到可憐的百分之五,大部分還是零散的、無法並入主網的屋頂光伏,更像是一種政績宣傳,而非真正的能源結構轉型。
這種單一、脆弱、老化的能源結構,就是懸在省城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林舟關掉了屏幕。
他靠在冰冷的金屬邊框上,閉上了眼睛。
他不能把這份“死亡預告”直接扔到省委的會議桌上。那不會解決任何問題,隻會引發恐慌、推諉和無休止的爭吵。電力係統的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的利益集團盤根錯節,遠比交通改善要複雜百倍。
僅僅指出問題,是三流幕僚的水平。
帶著問題和解決方案一起出現,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辦公室裡一片黑暗,隻有窗外的城市霓虹,將他的側影投射在光潔的地板上,拉得很長。
許久,林舟睜開了眼睛。
他的眼神裡,沒有了看到未來災難時的驚悸,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冷酷的平靜。
既然已經看到了病灶所在,那麼下一步,就是設計一場前所未有的、足以改變整個城市命運的“心臟搭橋手術”。
他再次閉上眼。
腦海深處,那座剛剛經曆過“死亡”的城市沙盤,被他徹底清空。
這一次,他沒有載入任何現實數據。
一個全新的、空白的城市模型,緩緩浮現。他開始在上麵勾勒出第一條線,那不是道路,也不是建築,而是一條代表著“能源流”的虛線。
他要在這片空白的沙盤上,從零開始,構建一個屬於未來的、理想的城市能源模型。
他要做的,不再是預測,而是創造。
喜歡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請大家收藏:()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