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李瑞的“能源互聯網”設想,構建智能電網係統
翌日清晨,陽光穿過指揮中心的百葉窗,在光潔的地板上投下斑駁的條紋。
昨夜慶祝的喧囂早已散去,空氣中還殘留著一點外賣披薩和咖啡混合的慵懶味道。齊猿打著哈欠走進辦公室,眼下掛著兩個碩大的黑眼圈,手裡卻高舉著一份打印出來的報表,像舉著一麵勝利的旗幟。
“老大!看!昨天晚高峰,全市擁堵指數再創新低!比上周同期下降了三個百分點!我們的‘綠波帶’算法,完美!”
辦公室裡零星響起了幾聲歡呼和掌聲。馬叔正用一塊抹布仔細擦拭著他那寶貝的城市沙盤模型,聞言樂嗬嗬地抬起頭:“那是,也不看看是誰跑斷了腿,把那幫跳廣場舞的大媽都給說服了,高峰期繞著點路走。”
李瑞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靠在門框上,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滿足的笑意。他看著林舟,後者正安靜地坐在辦公桌後,翻閱著一份文件,神情與周圍的喜悅氣氛有些格格不入。
“總指揮,昨晚沒休息好?”李瑞走過去,將另一杯咖啡放在了林舟桌上。
林舟抬起頭,目光從那份電力公司的年度報告上移開。他合上文件,指尖在封麵上輕輕敲了敲,聲音不大,卻讓整個辦公室瞬間安靜了下來。
“都過來,開個短會。”
眾人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他們從林舟的語氣裡,聽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凝重。齊猿收起報表,馬叔放下抹布,蘇曉也從自己的隔間裡走了出來,幾人圍攏在林舟的辦公桌前。
“交通改善的成功,值得高興,但隻是暫時的。”林舟沒有繞圈子,直接將那份報告推到了桌子中央,“這是我讓蘇曉從能源處拿到的,省電力公司近五年的公開報告。”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一個人。
“我把裡麵的數據做了個簡單的整理。五年前,我們省城的電網安全冗餘,也就是保證發電能力超出預計最高負荷的部分,是百分之二十。三年前,這個數字是百分之十三。去年,是百分之六。”
辦公室裡一片寂靜,隻有咖啡的熱氣在嫋嫋升起。
“百分之六是什麼概念?”林舟的語氣平靜得像在陳述一個物理公式,“意味著隻要再來一次去年的極端酷暑天氣,或者城東那座超期服役的老發電廠任何一台機組出點問題,我們的安全冗餘就會瞬間清零,甚至變成負數。”
馬叔的臉色變了,他最能理解這背後的含義:“負數?那不就是……停電?”
“不是簡單的停電。”林舟糾正道,“是連鎖性的大規模停電。從城東開始,蔓延到市中心,交通信號癱瘓,寫字樓停擺,醫院啟用備用電,居民區陷入黑暗。我們費儘心血打造的‘交通大腦’,會在三分鐘內因為大麵積的傳感器失聯而變成‘植物人’。”
他描繪的場景,沒有絲毫誇張,卻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到一陣寒意。他們剛剛還沉浸在疏通城市動脈的喜悅中,卻沒想過,為這條動脈供血的心臟,已經瀕臨衰竭。
蘇曉的眉頭緊鎖,她最先想到了現實的阻礙:“電力係統是垂直管理,國資委和能源局才是主管單位。我們這個交通改善指揮中心,想要插手,恐怕連會議的門都進不去。”
齊猿則完全是技術性的思維,他一把抓過那份報告,手指飛快地在上麵翻動,嘴裡念念有詞:“數據模型……崩潰臨界點……可以建一個預警係統!隻要負荷達到閾值的百分之九十五,就全城拉響警報!”
“然後呢?”林舟反問,“警報響了,讓市民們用意念發電嗎?”
齊猿被噎了一下,漲紅了臉,說不出話來。
辦公室陷入了沉默。問題擺在眼前,像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傳統的解決方案無非是建新的發電廠,但這需要漫長的周期,巨額的投資,以及在環保壓力下越來越難獲得的批文。
就在這片沉寂中,一直沒說話的李瑞,眼睛卻越來越亮。他腦子裡,那張由無數光點和線路構成的“交通大腦”模型,正在發生奇妙的演變。那些流動的車,變成了一股股電流;那些道路,變成了一根根電線;那些智能信號燈,則變成了一個個可以控製能源流向的開關。
“如果……我們換個思路呢?”李瑞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帶著一種難以抑製的興奮,“我們不隻是去建一個更大的‘心臟’,而是讓整座城市,都擁有‘造血’的功能。”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我把它叫做,‘能源互聯網’。”李瑞走到白板前,拿起馬克筆,他的手因為激動而微微發抖,但畫下的線條卻清晰而堅定。
“第一,分布式生產。”他在白板上畫了幾個方塊,代表寫字樓、工廠、居民小區。“我們現在依賴的是幾座大型火力發電廠,這是集中式供能,一旦出事,全盤皆輸。但如果,每一棟寫字樓的玻璃幕牆都是光伏發電板,每一片廠區的屋頂都鋪滿太陽能,甚至每一個小區的停車場頂棚,都能利用起來。它們就不再隻是用電的‘消費者’,也成了發電的‘生產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智能調度。”他在那些方塊之間畫了無數條連接線,形成一張複雜的網絡。“我們需要一個‘能源大腦’,就像我們的‘交通大腦’一樣。它實時知道,城南的工業區因為是白天,光照充足,電力有富餘;而城西的居民區因為是陰天,用電有缺口。‘大腦’就會立刻下達指令,通過智能電網,將城南多餘的電,在零點幾秒內,調度到城西去。”
“第三,高效利用。”李瑞的筆尖在白板上點得篤篤作響,“這個‘大腦’不僅能調度生產,還能管理消費。比如,它可以和全城的智能家電聯網,在用電高峰期,自動把空調的溫度調高半度,這點變化人體幾乎感覺不到,但全城加起來,節省的電量將是驚人的。它甚至可以推出‘分時電價’,鼓勵工廠在電價便宜的夜間開工,把白天的電留給更需要的地方。”
整個辦公室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