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沙盤數據預警,不轉型將麵臨環境和經濟雙重危機
會議室裡,空氣凝滯得像一塊鐵。
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在林舟身上,彙聚在他麵前那台連接著大屏幕的筆記本電腦上。懷疑、審視、不以為然,甚至還有一絲看好戲的輕蔑,各種複雜的情緒在這些省內權柄最重的人眼中流轉。
林舟沒有理會這些。他隻是平靜地按下了一個鍵。
大屏幕瞬間亮起,一個精細到極致的城市三維模型浮現在眾人眼前。這並非簡單的地圖,而是動態的、流光溢彩的沙盤。每一條街道上都有代表車流的光點在移動,每一棟建築的能耗都以微弱的色差顯示,甚至連城市上空漂浮的雲層,都是根據氣象數據實時生成的。
“這是我們省城的現狀。”林舟的聲音通過麥克風響起,平穩而清晰,“接下來,我將基於我們現行的產業政策、能源結構和城市發展規劃,進行一次為期十五年的未來推演。”
他話音未落,財政廳長的嘴角已經撇了撇,端起茶杯,一副“我看你能玩出什麼花樣”的姿態。分管工業的張副省長更是雙臂環抱,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擺出了一個審判的姿態。
林舟在虛擬鍵盤上輸入了一係列參數。
“推演開始。時間流速:一年每分鐘。”
屏幕上的時間開始跳動。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城市模型的變化微乎其微。車流依舊,高樓迭起,代表gdp的數字穩步攀升。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
張副省長臉上的不耐煩愈發明顯,他幾乎要開口打斷這場在他看來故弄玄虛的表演。
“各位領導請注意。”林舟的聲音適時響起,他伸手在屏幕上劃出一個區域,“這是城西的重工業園區。從第三年開始,代表空氣質量的p2.5指數,已經從‘優良’的綠色,悄然變成了‘輕度汙染’的黃色。同時,流經園區的這條河,其水質監測數據顯示,重金屬和化學需氧量指標,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
屏幕上,那條河的顏色,確實比一開始黯淡了些許,但並不明顯。
財政廳長放下茶杯,哼了一聲:“發展總要付出代價,這在可控範圍之內。”
“是的,目前在可控範圍之內。”林舟沒有反駁,隻是繼續讓推演進行。
時間來到第五年。
屏幕上的城市模型,仿佛被蒙上了一層若有若無的灰紗。城西工業園區的黃色已經加深,並開始向周邊的居民區蔓延。那條河的顏色,也變成了肉眼可見的灰褐色。
更重要的是,沙盤上彈出了幾個新的數據窗口。
【國際鋼鐵市場價格指數:下跌12】)試運行,對高碳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省內呼吸道疾病就診人數:同比增長8】
張副省長的眉頭終於皺了起來。碳關稅這個詞,他聽省裡的外貿專家提過,但一直覺得遙遠,沒想到林舟會把它做到模型裡。
“這隻是開始。”林舟的聲音像一個冷靜的旁白。
時間軸被快進。第六年,第七年,第八年……
變化開始劇烈。
屏幕上,代表省內幾大鋼鐵集團和煤化工企業的模型,其頂部的利潤指示燈,由綠色閃爍幾下後,變成了刺眼的紅色。
“張副省長,您看。”林舟的聲音指向了張副省長,“我們引以為傲的傳統產業,正在失去競爭力。我們的產品成本低,是因為我們沒有把環境成本計算在內。現在,彆人替我們算了。高昂的碳關稅,讓我們在國際市場上毫無優勢可言。為了維持訂單,企業隻能降價,利潤被無限壓縮,直至虧損。”
張副省長的臉色開始變得難看,他想反駁,卻發現林舟說的是無法回避的經濟規律。
“企業虧損,最直接的後果是什麼?”林舟沒有給他思考的時間,手指在屏幕上一點。
工業園區內,代表就業崗位的無數個藍色光點,開始成片成片地熄滅。取而代之的,是屏幕右下角一個急劇攀升的數字——【失業人口】。
“不是我們淘汰了他們,是市場淘汰了他們。我們引以為傲的三百萬個就業崗位,在推演的第八年,已經流失了超過三十萬。而且這個速度,正在加快。”
“這不可能!”張副省長終於忍不住,低吼出聲,“我們可以進行技術改造,可以節能減排!”
“可以,但已經晚了。”林舟搖了搖頭,“技術改造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但連年虧損的企業,哪裡來的錢?向銀行貸款嗎?”
他話音剛落,沙盤中代表銀行係統的模型,自動將對這些重工業企業的信用評級,從“aa”下調到了“b”,貸款通道瞬間變成了灰色。
“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他們隻會錦上添花。”林舟的語氣沒有絲毫波瀾,像是在陳述一個真理。
會議室裡,已經沒人說話了。所有人都死死盯著屏幕,看著那個曾經熟悉的城市,在數據和邏輯的驅動下,一步步走向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