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沙盤推演對方底線,林舟精準出擊
林舟的話音落下,會議廳裡最後一點咖啡的餘溫似乎也被抽乾了。
時間仿佛被他的話語凍結。
克勞斯那張因咆哮而漲紅的臉,此刻血色正在緩慢褪去,變成一種混雜著錯愕和屈辱的青白色。他張著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那句“我們的時間比你們更寶貴”像一記無形的耳光,抽得他頭暈目眩。他從未在任何一場商業談判中,遭遇過如此直接、如此平靜,卻又如此傲慢的反擊。
漢斯·舒馬赫教授那雙深邃的藍色眼眸中,第一次浮現出真正的凝重。他終於將林舟從一個“有潛力的年輕官員”的分類中,移到了一個他需要正視的,名為“對手”的行列。他意識到,對方的平靜不是偽裝,而是源於一種他暫時無法理解的底氣。
中方這邊,氣氛同樣詭異。
馬叔的心跳得像擂鼓,他下意識地端起茶杯想喝一口,卻發現手有些抖。這一步棋,走得太險了。這已經不是掀桌子,這是直接告訴對方,這張桌子連同上麵的所有東西,我根本看不上。
李瑞則感覺一股熱血直衝頭頂,他幾乎要為林舟這句話拍案叫絕。這才是談判!不是乞求,不是妥協,而是基於絕對自信的平等對話。他攥緊的拳頭緩緩鬆開,看著林舟的背影,眼神裡滿是光。
蘇曉推了推眼鏡,鏡片遮住了她眼中的情緒,但她放在膝上的手指,卻無意識地蜷縮了一下。她迅速在腦中複盤著所有法律條款,思考著談判徹底破裂後的備用方案。
“好,很好!”克勞斯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聲音,他從牙縫裡擠出這幾個字,臉上肌肉扭曲,他拉開椅子,動作粗暴,“既然林主任的時間如此寶貴,那我們就不浪費了。舒馬赫教授,我們走!”
他沒有再看林舟,而是轉身對舒馬赫教授說。
德國團隊的人紛紛起身,收拾文件,椅子與地麵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音。
舒馬赫教授深深地看了林舟一眼,沒有說話,也站了起來,轉身向門口走去。
一場投資可能高達數百億的跨國合作談判,就這樣在劍拔弩張的氣氛中,以一種近乎崩裂的方式,草草收場。
門被重重地關上,將所有的喧囂和憤怒都隔絕在外。
會議廳裡,隻剩下林舟四人。
“小林……”馬叔終於忍不住開口,聲音有些乾澀,“這……真就這麼崩了?萬一他們真走了,扭頭去找了京城或者滬市,那我們……”
“崩了就崩了!”李瑞接話,語氣很硬,“馬叔,你沒聽見他們怎麼說的?想把我們當殖民地呢!核心技術不給,標準要用他們的,連合資公司都要耍花招。這種合作,送給我我都不要!”
“話是這麼說,可……”馬叔還是憂心忡忡。
“沒有可是。”林舟的聲音打斷了他們的爭論。他轉過身,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波動,“讓他們走。現在,主動權在我們手裡了。”
李瑞和馬叔都愣住了。
主動權?人都走了,談判都崩了,主動權怎麼會在我們手裡?
蘇曉若有所思地看著林舟:“你是說,現在急的,應該是他們?”
林舟點了點頭,走到窗邊,看著樓下德國代表團的專車緩緩駛離。
“一場戲,如果主角都退場了,那配角跳得再歡,也隻是獨角戲。他們用離場來威脅我們,以為我們會驚慌失措,會打電話去挽留。但我們偏不。”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深邃。
“現在,輪到他們去猜,我們為什麼不挽留。是我們真的有後備方案?還是我們根本不在乎他們的技術?這種不確定,會讓他們內部產生分歧。那個叫克勞斯的商人,想的是利潤最大化,不惜一拍兩散。但舒馬赫教授,他想的,恐怕不止是錢。”
話雖如此,但林舟明白,這隻是基於邏輯的心理博弈。他需要更確切的證據,一個能一擊致命的武器。
“大家先回房間休息一下,整理思路。”林舟對眾人說,“一個小時後,我們再碰頭。”
說完,他便獨自一人離開了會議廳,沒有回自己的房間,而是走向了招待所一處僻靜的休息室。
休息室裡空無一人,隻有午後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林舟反鎖上門,坐進一張單人沙發裡,閉上了眼睛。
【因果沙盤,啟動。】
熟悉的劇痛在腦海深處一閃而過,隨即,整個世界在他眼前迅速數據化、分解、重構。
金色的線條勾勒出招待所的虛擬模型,長長的談判桌,散落的文件,甚至空氣中殘留的咖啡香氣,都變成了一行行滾動的代碼。
他的視線穿透牆壁,鎖定了那輛正在返回市中心的專車。
車內,德國團隊的成員被數據化成一個個散發著不同顏色光芒的人形模型。
克勞斯的模型,通體散發著代表憤怒與功利的紅色光芒,他的核心訴求數據清晰地標注著:【短期目標:以vde標準和技術黑箱模式,獲取至少70項目利潤。長期目標:將省城項目打造成樣板,壟斷中國南方市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舒馬赫教授的模型,則複雜得多。他的外層是代表著學者矜持與理性的藍色,但內裡,卻有一團代表著渴望與焦慮的橙色光芒在緩緩轉動。他的核心訴求是:【首要目標:在退休前,將‘預測性負載均衡算法’推廣為國際主流標準,奠定曆史地位。次要目標:為德國企業開拓中國市場。底線:絕不能讓項目落入競爭對手手中。】
競爭對手?
林舟的意識瞬間捕捉到了這個關鍵信息。
他立刻在沙盤中下達了新的指令。
【指令:以‘漢斯·舒馬赫’、‘預測性負載均衡算法’為關鍵詞,關聯全球範圍內的學術論文、專利申請、商業新聞、以及行業峰會信息。搜索潛在的‘競爭對手’。】
沙盤的運算能力被推到了極限。
無數的數據流如同星河般在林舟的腦海中彙聚、碰撞、篩選。關於舒馬赫教授的所有公開信息,他發表過的每一篇論文,他參加的每一次學術會議,甚至他在采訪中無意間提到的某位同行的名字,都被沙盤一一抓取,進行關聯性分析。
林舟感到一陣陣精神上的疲憊,像是跑了一場漫長的馬拉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