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馬叔的“人才服務”,解決人才後顧之憂
林舟的問題,像一盆冰水,澆熄了李瑞剛剛燃起的興奮火焰。
那把“寶劍”——“人才基金”,鋒利、精準,能斬斷束縛人才起飛的資金枷鎖。可如果持劍之人,連自己的後背都護不住,那這把劍再鋒利,又有什麼用?
指揮室裡,剛剛活躍起來的氣氛再次凝固。
李瑞臉上的激動神色慢慢褪去,他皺著眉,在白板前來回踱步。他是個解決問題的人,大腦飛速運轉,試圖尋找一個技術性的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開發一個‘一鍵舉報’係統?”他試探著說,“嵌入到政務app裡,所有認證過的高層次人才,遇到問題可以直接上傳證據,係統直達‘裁判所’和紀委的後台……不行,”他自己先搖了頭,“這隻能事後追懲,無法事前預防。而且,誰會天天錄音錄像地去防著彆人?”
蘇曉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清冷。她從製度層麵思考,補充道:“我們可以製定一部《江北省高層次人才權益保障條例》,用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明確侵害人才權益的行為和對應的處罰措施。但這同樣麵臨取證難、執行難的問題。法律是最後的底線,不能成為日常的工具。”
技術和法律,似乎都隻能提供被動的、滯後的保護。那麵能主動防禦,能讓人安心的“盾牌”,到底該是什麼樣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落在了馬叔身上。
這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從始至終都隻是安靜地聽著。他不像李瑞那樣懂資本,也不像蘇曉那樣懂法條,更不像林舟那樣能從雲端俯瞰全局。他懂的,是人,是柴米油鹽,是那些大人物們看不見,卻能把英雄好漢活活磨死的瑣碎日常。
馬叔感受到了眾人的注視,他摩挲著那根沒點燃的香煙,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像是在回憶什麼。
“我那個小老鄉,”他緩緩開口,聲音有些沙啞,“就是開公司那個。他跟我說過一件事。”
“他當年剛創業的時候,孩子正好要上小學。他不是本地戶口,也沒買學區房,跑了不知道多少趟教育局,門都進不去。後來托人找關係,請了七八個人吃飯,送出去的禮都夠孩子交十年學費了,才勉強進了個菜小。他說,那段時間,他看著電腦屏幕上複雜的代碼,一點都不覺得累。可一想到要去求人、去喝酒、去說那些自己都不信的奉承話,就覺得心力交瘁,有好幾次都想把公司關了,回鵬城去。”
一個簡單的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商戰,沒有你死我活的博弈,卻讓李瑞和蘇曉都沉默了。
是啊,一個能改變世界的科學家,可能會被孩子入學的難題絆住。一個能創造千百個就業崗位的企業家,可能會因為父母住院的一張床位而焦頭爛額。
這些事情,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生活的常態。但對於那些時間成本極高、精力高度集中的頂尖人才來說,這些就是不斷消磨他們心力的“製度性內耗”。
“盾牌……”馬叔咂摸著這個詞,搖了搖頭,“我覺得,他們需要的不是盾牌。”
他抬起頭,看著林舟,眼神裡有一種樸素的智慧。
“他們需要的,是個‘保姆’。一個能替他們乾所有雜活、臟活、累活的貼心保姆。”
“保姆?”李瑞愣了一下,這個詞的畫風,和他們剛才討論的“基金”、“裁判所”相比,實在太過接地氣。
馬叔嘿嘿一笑,臉上的褶子都舒展開了。“對,就是保姆。你林常委,你李處長,你們是大領導,想的是怎麼給人才搭台子,讓他們唱戲。可你們想過沒有,角兒上了台,嗓子渴了誰給遞水?鞋帶散了誰給係上?家裡老娘病了,誰管接送?這些事,你們管得了嗎?”
他伸出一根手指,點了點自己的胸口:“這些事,得我們這種跑腿的來管。”
“我琢磨著,”馬叔的思路越來越清晰,說話也越來越順溜,“咱們也彆搞什麼高大上的機構了,就成立一個‘人才服務中心’。這個中心,不歸哪個廳哪個局管,就掛在你們那個‘裁判所’下麵,或者乾脆就跟‘人才基金’放一塊兒辦公。”
“這個中心的工作人員,要求不高。不用是博士,也不用是碩士,就一條:腿腳麻利,臉皮要厚,還得是個熱心腸的‘萬事通’。最好是從社區、街道這些地方,把那些最有辦法、最會跟人打交道的老大姐、小靈通都給招進來。”
“以後,凡是經過咱們‘人才基金’認定的高層次人才,落地江北,第一件事,就是給他們配一個專屬的‘客戶經理’,不,叫‘服務專員’!”馬叔一拍大腿,為自己想出的這個新詞感到滿意。
“這個服務專員,手裡就一張電話號碼表。人才本人,隻需要記著服務專員一個人的電話就行了。孩子要上學?一個電話打過來,服務專員負責跑教育局、跑學校,把最好的學位給他協調好。老人要看病?一個電話打過來,服務專員負責聯係醫院、掛專家號,安排床位。老婆想開個咖啡館?服務專員負責跑工商、跑稅務,全程代辦所有手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甚至,家裡水管漏了,服務專員負責找最好的水電工。跟鄰居車位鬨矛盾了,服務專員負責去社區調解。讓人才們除了自己的專業,腦子裡什麼都不用裝!讓他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正事上!”
馬叔越說越興奮,他站起身,在小小的指揮室裡比劃著:“你們想啊,一個從矽穀回來的大牛,最怕的是什麼?就是跟咱們這兒的七大姑八大姨打交道,他玩不轉那個!現在好了,他有了一個‘防火牆’,所有這些亂七八糟的事,都到服務專員這兒就擋住了。他隻需要麵對一個專業、高效、永遠對他說‘好的,沒問題,我來辦’的人。”
“這麵‘盾牌’,它不硬,它是軟的。它不是用來打架的,是用來‘潤滑’的。它把所有可能硌著人才、絆著人才的小石子,全都提前給清掃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