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說完,指揮室裡落針可聞。
李瑞張著嘴,眼睛瞪得像銅鈴。他腦子裡那些複雜的係統架構、數據模型,在馬叔這套“保姆理論”麵前,顯得如此蒼白。他想的是如何構建一個完美的係統,而馬叔想的是如何服務好一個具體的人。
蘇曉的眼中,也第一次露出了混雜著驚訝與讚歎的神色。她從馬叔這番話裡,聽出了更深層的東西。這不僅僅是服務,這是一種“賦權”。它通過剝離人才身上的社會性負擔,最大化地賦予了他們作為“專業人士”的純粹性。這是一種比任何法律條文都更直接、更有效的保護。
林舟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筆,在李瑞畫的那個代表“人才基金”的“錢袋子”旁邊,又畫了一個代表“人才服務中心”的“小太陽”。
“馬叔,你解決了最關鍵的問題。”林舟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讚賞,“如果說,李瑞的‘人才基金’,解決了人才的‘成就感’;我提議的‘裁判所’,解決了人才的‘安全感’;那麼,你的‘人才服務中心’,就解決了他們最容易被忽視,也最渴望的——‘歸屬感’。”
他用筆,將“裁判所”、“人才基金”、“人才服務中心”三個模塊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三角形。
“‘裁判所’是高懸的利劍,是威懾,是底線保障,它讓牛鬼蛇神不敢越雷池一步。”
“‘人才基金’是強勁的引擎,是賦能,是價值發現,它讓千裡馬能日行千裡。”
“‘人才服務中心’是溫暖的港灣,是服務,是人文關懷,它讓遠航的船,願意在此停靠,把這裡當成家。”
林舟看著這個由他的團隊共同構建出的,堪稱完美的閉環體係,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這才是他想要的團隊。有懂技術的先鋒,有懂法律的謀士,有懂人心的基石,而他,則是將所有力量整合起來,指向同一個目標的總設計師。
“劍、盾、港灣……”李瑞喃喃自語,他看著白板上的三角形,眼神裡充滿了光,“老大,這套組合拳打出去,彆說江北籍的人才,全國的人才都得擠破頭往咱們這兒跑!”
“是啊,”蘇曉也難得地露出一絲笑意,“這套體係,解決了錢的問題,解決了環境的問題,還解決了家的問題。它幾乎滿足了一個頂尖人才對事業和生活的所有想象。”
馬叔看著白板,嘿嘿地笑著,又從口袋裡摸出那根煙,這次,他終於點上了,美美地吸了一口,吐出一個煙圈,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大科學家、大企業家們,在江北安心工作的場景。
指揮室裡,壓抑的氣氛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即將開創曆史的興奮與期待。
然而,林舟卻在此時,給這股火熱的氛圍,輕輕潑上了一瓢冷水。
他轉過身,神情恢複了往日的冷靜,目光在三人臉上緩緩掃過。
“方案,是完美的。”他平靜地開口,“但一個完美的方案,也需要一個完美的開局。”
他走到巨大的電子地圖前,看著上麵閃爍的光點,仿佛在尋找著什麼。
“這套體係,動了太多人的蛋糕。‘裁判所’斷了權力尋租者的財路,‘人才基金’砸了論資排輩者的飯碗,‘人才服務中心’更是讓無數靠‘人情’辦事的中間人沒了活路。我們把這個方案交上去,在省委會上,會麵臨什麼樣的阻力,可想而知。”
李瑞等人臉上的笑容,慢慢凝固了。他們剛才隻沉浸在方案的精妙之中,卻忽略了它在現實中推行的難度。
“那……怎麼辦?”李瑞問道。
林舟的目光,在電子地圖上定格,他的手指,輕輕點在了省內一所著名大學的圖標上。
“任何宏大的改革,都不能一上來就全麵鋪開。我們需要一個樣板,一個無可辯駁的成功案例,來堵住所有人的嘴。”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弧度。
“我們得先找到我們的第一個‘客戶’。一個分量足夠重,影響力足夠大,並且,能用他的回歸,來驗證我們這套體係所有優越性的……‘樣板人才’。”
林舟的手指在那個大學的圖標上輕輕敲了敲,仿佛在叩響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
“你們覺得,那位遠走京城,一號難求的c醫生,會願意再給家鄉一次機會嗎?”
喜歡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請大家收藏:()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