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前線的僵持,因為涼州騷亂和洛陽“琉璃馬事件”的連鎖反應,出現了一絲微妙的鬆動。魏軍營壘依舊堅固,但那股死守到底的決絕之氣,似乎泄了幾分。巡邏的魏軍騎兵眼神裡多了些驚疑不定,斥候交鋒時,漢軍偶爾能從俘虜口中聽到關於“洛陽凶兆”和“涼州馬賊”的零星碎語。
軍心,這無形之物,正在悄然變化。
漢軍中軍大帳內,諸葛光並未因局勢向好而急於求成。他深知司馬懿用兵如龜,縮頭之後,反而更難對付。強攻代價太大,佯攻效果有限,必須再給司馬懿上一道硬菜,一道他聞所未聞、想破腦袋也防不住的菜。
“丞相那邊,東西送到了嗎?”諸葛光問剛剛從漢中返回的運糧官。
運糧官臉上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甚至有些惶恐:“回將軍,送到了!就在後營,由丞相親選的工匠看管著!那……那物事,當真……當真乃鬼神之工啊!”
諸葛光眼神一亮,立刻起身:“帶我去看!”
後營一片被嚴格劃出的區域,幾十名工匠正圍著幾個巨大的、用油布覆蓋的物件忙碌著。見到諸葛光,為首的老工匠連忙上前行禮,臉上同樣是激動與敬畏交織的神色。
“將軍,此物……此物真的能飛?”老工匠的聲音都在發顫。他們按照丞相傳來的、據說源自陛下“夢中所得”的圖紙,耗費無數心血,用了最好的絲綢、最輕韌的竹木、最巧妙的機關,才造出這幾個怪模怪樣的東西。
諸葛光深吸一口氣,掀開了油布。
映入眼簾的,是幾個巨大的、色彩斑斕的……風箏?不,比風箏大得多,結構也複雜得多。它們有著寬大的翅膀,竹木骨架蒙著堅韌的絲綢,形態有些像展翅的大鳥,卻又帶著明顯的人造痕跡。尤其是頭部,還裝著可以活動的、用薄木片製成的“眼睛”和“嘴巴”。
這就是劉禪“靈機一動”提出的、諸葛亮組織能工巧匠核心還是係統工匠)實現的——“木鳶計劃”的產物。劉禪稱之為“無人……呃,木鳥偵察機”,諸葛亮則在其上報文書中雅稱為“巡風木鳶”。
原理其實不複雜,就是大型風箏加上了簡單的控製機構和……嗯,一些“聲光特效”。
“試過了嗎?”諸葛光壓抑著心中的激動問道。
“回將軍,在漢中秘密試過幾次,借助風力,確可升空數十丈,翱翔片刻!隻是操控不易,且……”老工匠有些猶豫,“且上麵綁縛的‘聲光筒’,效果過於駭人,第一次試飛時,差點把旁邊警戒的士兵嚇跑。”
諸葛光笑了,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好!今夜月黑風高,正是‘木鳶’巡天之時!”
是夜,烏雲蔽月,朔風呼嘯。
魏軍營壘,燈火稀疏,除了必要的哨兵,大部分士兵都蜷縮在營帳內,躲避著春夜的寒意和連日來緊繃神經帶來的疲憊。偶爾能聽到對麵漢軍營地方向傳來幾聲沉悶的“嘭啪”聲那是漢軍在扔“土鞭炮”),魏軍士兵早已習慣,翻個身繼續睡,咒罵幾句蜀人無聊。
子時剛過,風勢漸強。
突然,夜空中傳來一陣尖銳、怪異,仿佛無數鳥雀嘶鳴又夾雜著金屬摩擦的“嘎吱”聲!
魏軍哨兵下意識地抬頭,隻見漆黑的夜空中,幾個巨大的、色彩斑斕的怪影,正借著風勢,在低空盤旋!它們翅膀不動,卻能詭異地滑翔,頭部那兩點幽幽的綠光塗了熒光礦物的“眼睛”)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那……那是什麼東西?!”哨兵的聲音帶著哭腔,腿肚子直打顫。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那幾個怪影腹部突然亮起一團團火光,隨即,無數寫著字的輕薄絹帛,如同雪片般洋洋灑灑地飄落下來!同時,一種經過特製喇叭放大、顯得空洞而威嚴的聲音,從天空傳來,壓過了風聲:
“曹魏篡漢,天命不容!”
“司馬懿困守孤營,死期將至!”
“漢軍天兵已至,降者免死!”
“洛陽凶兆現,爾等還在為逆賊賣命?”
聲音在風中斷斷續續,更添幾分鬼魅之感。
“妖……妖怪啊!”
“是天兵!蜀漢的天兵飛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