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雨季似乎提前到來了,連綿的陰雨讓整個山城籠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之中,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林薇藏身於“老康”雜貨鋪後院的廂房裡,已經三天了。
這三天,如同被囚禁在時間的孤島。外麵的世界消息隔絕,她隻能通過老康每日送飯時偶爾透露的隻言片語,以及自己趴在窗邊傾聽街巷傳來的零星叫賣、對話,來拚湊外界的動向。
何參議的庇護像一把保護傘,暫時擋住了趙仲明直接射來的明槍。雜貨鋪周圍看似平靜,但林薇敏銳地感覺到,一種無形的監視依然存在。偶爾會有陌生的麵孔在街角徘徊,或者有不屬於這條街的黃包車長時間停駐。那是趙仲明的眼線,他在等待,等待她露出破綻,或者等待何參議這邊放鬆警惕。
“林小姐,外麵風聲還是很緊。”老康在送午飯時,壓低聲音道,“軍統那邊跟瘋了似的,明裡暗裡都在找您。何參議那邊遞了話,讓您務必沉住氣,他正在周旋。”
“周旋……”林薇咀嚼著這兩個字,心中並無多少輕鬆。政治上的周旋往往意味著權衡、妥協和交易。何參議乃至張將軍,會為了她和一個“嫌疑深重”的沈驚鴻,與戴笠的軍統係統徹底撕破臉嗎?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們所能做的,或許隻是在規則內施加壓力,拖延時間,真正破局的關鍵,還是在於她送出去的那份證據,以及……沈驚鴻自己能堅持多久。
她摩挲著腕上的素銀鐲子,冰涼的觸感無法平息內心的焦灼。沈驚鴻在76號遭受的非人折磨,她光是想象就心如刀絞。還有顧言笙,武漢一彆,他生死未卜,腿上的槍傷是否得到了妥善治療?那份用鮮血換來的關於“右耳後標記”的線索,是否已經安全送達?
無力感像潮水般陣陣襲來。她空有超越時代的見識,卻在這個錯綜複雜、危機四伏的時空裡,顯得如此渺小。她隻能等待,被動地等待命運的裁決。
不,不能隻是等待。
她推開麵前幾乎沒動過的飯菜,坐到那張簡陋的書桌前。桌上鋪著幾張粗糙的草紙和一支鉛筆。她需要思考,需要將腦海中所有混亂的線索重新梳理,尋找任何可能被忽略的細節。
趙仲明……李四海……右耳後標記的神秘人……武漢的“溫柔鄉”……上海的接頭照片……
她的筆在紙上無意識地劃動著,勾勒出一個個名字,一條條關係線。現代犯罪心理學和情報分析的模式在她腦中構建。泄密事件的受益者是誰?除了日方,趙仲明本人通過那些秘密賬戶獲得了巨額資金……那麼,動機是金錢和權力?
但總覺得,哪裡還不夠。如果僅僅是為了錢,趙仲明為何要冒著如此巨大的風險,策劃如此周密的陰謀來陷害沈驚鴻?沈驚鴻的存在,對他構成了什麼特彆的威脅?
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她的腦海——
沈驚鴻在調查“鼴鼠”!
是了!沈驚鴻身份特殊,既是軍統的王牌,又與地下黨有秘密合作,他的調查範圍和權限可能觸及到了趙仲明甚至其背後更深層次的秘密。所以趙仲明必須先下手為強,除掉這個最具威脅的調查者!
那麼,沈驚鴻在出事前,到底查到了什麼?他是否已經掌握了關於“鼴鼠”的確切線索,隻是還沒來得及上報或采取行動?
林薇的心臟砰砰直跳。如果這個推測成立,那麼沈驚鴻手中一定握有某種關鍵的、未被趙仲明發現的證據或線索!這份東西,可能藏在一個隻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地方!
會是什麼?在哪裡?
她回想起與沈驚鴻在重慶短暫相聚的點點滴滴,回想他偶爾提及的關於工作、關於上海、關於過去的片段……試圖從中找到一絲蛛絲馬跡。
上海,76號,水牢。
沈驚鴻被浸泡在齊胸深的、散發著惡臭的汙水中。冰冷刺骨的汙水浸泡著潰爛的傷口,帶來鑽心的疼痛和難以抑製的寒顫。螞蟥和不知名的水蟲附著在他的皮膚上,吮吸著所剩無幾的血液。
這是比鞭打、電刑更折磨人的酷刑,旨在徹底摧毀人的意誌和尊嚴。
意識在冰冷與灼熱高燒)的交織中浮沉。過去的記憶碎片不受控製地湧現:父母早逝後獨自在家族傾軋中掙紮的少年時代;留洋時接觸到的新思想與舊世界的碰撞;毅然回國投身這場看似絕望卻必須有人去做的抗爭;還有……林薇。
她就像一道突兀而絢麗的光,照進他布滿陰霾與血腥的人生。她的聰慧,她的勇敢,她偶爾流露出的、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卻又無比動人的迷茫與堅定……他從未告訴過她,在無數個潛伏的深夜裡,想起她,是他唯一能感受到的溫暖。
“薇薇……”他在心裡無聲地呼喚,這個名字成了他對抗無邊痛苦的最後壁壘。
王秘書的話像毒刺一樣紮在他心裡。他們對薇薇下手了……她還好嗎?她那麼聰明,一定可以化險為夷的吧?他必須相信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時,一個被他深埋在心底的念頭,在此刻極端的環境下愈發清晰——他不能死,至少,在確保那份東西安全之前,不能死。
在他最後一次離開上海前來重慶之前,出於職業性的謹慎和多疑,他將一份至關重要的微縮膠卷,藏在了外白渡橋靠近蘇州河口一側橋墩的一個極其隱秘的縫隙裡。那份膠卷裡,記錄了他秘密調查趙仲明資金來源時,意外拍到的趙仲明與一個背影模糊、但右耳後似乎有一小塊深色印記的男人在霞飛路一家咖啡館接頭的照片!雖然當時無法確認那個男人的身份,但這無疑是一條極有價值的線索!
他原本打算回到上海後,利用更多資源深入調查那個神秘男人,揪出趙仲明背後的網絡。沒想到,一回來就落入了陷阱。
這份膠卷,是他反擊的唯一希望,也是能證明林薇清白的潛在證據。他必須想辦法,將這個消息傳遞出去!
可是,在這與世隔絕的人間地獄,他連自身都難保,如何傳遞?
絕望如同四周冰冷的汙水,一點點淹沒他。
重慶,雜貨鋪廂房。
林薇猛地從沉思中抬起頭,眼神銳利。她想到了一個被忽略的地方——沈驚鴻在上海的故居,那棟位於法租界、在他們“訂婚”後曾短暫居住過的小洋樓!
那裡雖然很可能已經被76號或者趙仲明的人搜查過無數次,但以沈驚鴻的性格,他會不會留下什麼隻有他們兩人才懂的暗示?比如,某種基於他們共同記憶的、指向某個秘密藏匿點的線索?
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就再也無法遏製。
她立刻鋪開紙筆,開始回憶那棟小洋樓的每一個細節。客廳的布局,書房的書架,臥室的陳設,甚至花園裡的一草一木……她試圖將自己代入沈驚鴻的思維模式,如果他想要藏匿重要東西,或者留下線索,會選擇哪裡?會用什麼方式?
她想起了沈驚鴻很喜歡的一本書,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是英文原版。他常說,這本書裡有一種在絕望中堅持的勇氣。那本書,就放在書房靠窗的那個紅木書架上……
還有,他曾送給她一枚蝴蝶標本作為生日禮物,說那是他在雲南執行任務時偶然得到的,很美,但它的生命已經定格……那枚標本,當時好像就放在書房的一個玻璃匣子裡……
線索,會跟這些有關嗎?
林薇的心跳加速。她知道這個想法很大膽,甚至有些異想天開,但在目前束手無策的情況下,任何一絲可能性都值得抓住。
可是,如何將這個消息傳遞給能在上海行動的人?老鬼聯係不上,何參議這條線主要用於庇護和高層周旋,恐怕難以執行如此具體而危險的行動。
她再次感到了孤立無援。
武漢,地下診所。
顧言笙的傷勢在精心照料下恢複得很快,已經可以拄著拐杖下地行走。但他內心的焦躁卻與日俱增。被困在這方寸之地,無法得知外界的任何消息,讓他覺得自己像個廢物。
負責照料他的小護士似乎看出了他的焦慮,在一次換藥時,低聲對他說:“顧記者,組織上正在全力調查你提供的線索。另外,林薇小姐那邊傳來消息,她目前暫時安全,讓你安心養傷。”
“她沒事就好……”顧言笙鬆了口氣,但隨即又問道,“那沈先生呢?有消息嗎?”
小護士搖了搖頭,眼神黯淡了一下:“上海那邊……情況很不樂觀。我們的人嘗試了幾次營救,都因為看守太嚴失敗了。而且……聽說沈先生在裡麵的情況……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