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時間,彈指即過。
這三天裡,靖國公府表麵波瀾不驚,暗地裡的窺探卻始終未曾停止。沈清辭心知肚明,除了日常接受玄璃的靈息滋養、緩慢改善經脈外,她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對“千機散”解藥的推演配製上。借助與“幻顏蠱”毒理的相互印證,她進展神速,已然確定了數種關鍵的解毒輔藥,隻差最後一步,確認核心毒引的準確比例並找到藥性相克的主藥。
與此同時,她也通過“老刀”和“泥鰍”這兩顆暗棋,收到了一些零碎卻有用的信息。柳承宗並未離開帝都,似乎在暗中活動;二皇子宇文煜,年方二十,在諸位皇子中並非最受寵,但素以禮賢下士、喜好招攬奇人異士聞名,尤其對丹醫之道頗有興趣,身邊聚集了不少能人。
赴約之日,沈清辭依舊是一身素淨衣裙,麵紗覆臉,懷中抱著愈發神駿靈動的玄璃。她拒絕了柳氏假意安排的華麗馬車和更多仆從,隻帶了環兒一人,乘著府中最普通的青篷小車,前往二皇子府。
二皇子府位於皇城東側,規製宏大,氣象威嚴。今日府門前車馬不少,但井然有序。手持請柬,經過嚴格查驗後,沈清辭被一名麵容肅穆的內侍引著,穿過層層庭院,來到了一處名為“百草園”的精致園囿。
園內奇花異草遍布,藥香隱隱,中央一處開闊的軒廳已然坐了不少人。有身著官袍的太醫院官員,有仙風道骨、身著道袍的丹師,也有幾位氣質不俗、看起來像是世家出身的醫者。男女皆有,年歲不一。沈清辭的到來,立刻吸引了諸多目光。
這些目光中,有好奇,有審視,有因她麵紗和懷中靈狐而產生的訝異,但更多的,是一種隱晦的輕蔑與不屑。一個年紀輕輕、據說臉有惡瘡、無法修煉的閨閣女子,憑借一時運氣救了隻貓,也配與他們這些浸淫丹醫之道多年的“大家”同席?
沈清辭對種種目光視若無睹,在內侍指引下,在一個相對偏僻的位置安然落座。環兒緊張地站在她身後,玄璃則懶洋洋地趴在她膝上,黑曜石般的眼睛卻不動聲色地掃視著全場,將幾個氣息最為深沉、或眼神最為不善的人記了下來。
承
不多時,廳外傳來一陣輕微的騷動。隻見一位身著月白蟒袍,頭戴玉冠,麵容俊朗,眉宇間帶著幾分溫和笑意的年輕男子,在一眾隨從的簇擁下緩步而來。他身形挺拔,氣息內斂,雖無逼人威勢,但行走間自有一股皇家貴胄的雍容氣度。
正是二皇子宇文煜。
眾人紛紛起身見禮。
“諸位不必多禮,今日隻論丹醫,不分尊卑,請坐。”宇文煜笑容和煦,聲音清朗,令人如沐春風。他在主位落座,目光掃過全場,在沈清辭身上微微停頓,含笑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並未因其位置偏僻或戴著麵紗而有任何異樣神色。
“今日請諸位前來,一是交流近日所得,互通有無;二是本王偶得一份上古殘方,名為‘清靈散’,據說有清心明目,輔助破障之效,隻是其中幾味藥材藥性衝突,煉製之法亦多有缺失,想集思廣益,與諸位共同參詳。”宇文煜開門見山,示意身旁侍從將幾張抄錄好的殘方分發給在座眾人。
沈清辭也拿到了一份。她快速瀏覽,這“清靈散”的方子確實玄奧,藥材搭配看似不合常理,甚至有幾處明顯相衝,但細思之下,又隱隱暗合某種更深層次的平衡之道。絕非普通丹師能夠理解。
廳內頓時響起了低聲議論。幾位太醫院官員撚須沉吟,幾位丹師則麵露興奮與苦惱交織的神色。
“殿下,此方……似乎有悖常理啊。您看這‘赤炎果’與‘寒髓草’,一熱一寒,藥性截然相反,同爐而煉,豈不炸爐?”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丹師率先提出疑問。
“李丹師所言極是。”另一位中年醫者附和,“還有這‘幻心花’,其性迷幻,與‘清心明目’之主旨似乎相悖,下官實在不解。”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卻始終無人能提出令人信服的修改或煉製思路。
宇文煜耐心聽著,目光偶爾掃過沈清辭,見她隻是靜靜看著殘方,並未參與討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
就在這時,坐在沈清辭斜對麵的一位身著華服、神色倨傲的年輕男子,忽然將目光投向她,語帶譏誚地開口:“久聞靖國公府沈大小姐醫術超群,連安陽郡主都讚不絕口。今日我等皆束手無策,想必沈大小姐必有高見,何不說出來,讓我等也開開眼界?”
此人乃是吏部尚書之子,趙銘,本身亦有煉氣期修為,素來眼高於頂,與沈玉嬌等人交好,顯然是想借此機會讓沈清辭出醜。
轉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沈清辭身上。有等著看笑話的,如趙銘及其幾個同伴;有純粹好奇的;也有如二皇子般,帶著審視與期待的。
環兒緊張得手心冒汗。
沈清辭緩緩抬起頭,麵紗之上,那雙眸子平靜無波。她並未立刻回答趙銘的問題,而是看向主位的宇文煜,聲音清晰而平穩:“殿下,可否借紙筆一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宇文煜眼中訝色一閃,頷首示意。侍從立刻送上紙筆。
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沈清辭提筆蘸墨,在空白的宣紙上飛快地書寫起來。她並非修改殘方,而是另起一頁,寫下了幾行娟秀卻力透紙背的小字:
“赤炎果,取其爆烈開拓之力,非取其熱性;寒髓草,用其凝神定魄之效,非取其寒性。二者相衝為表,相成為裡,需以‘地心石乳’為引,中和其表性衝突,激發其裡性相合。”
“幻心花,非為迷幻,而是以其虛幻之力,引導藥性直透識海,破除心障。用量需精準,多一分則惑,少一分則效弱。”
“另,殘方中‘青木藤’次序有誤,當在凝丹前半刻投入,而非與主藥同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