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手術視頻點評會的成功,遠超林傑的預期。
原本等著看笑話的人閉了嘴,不少原本持觀望甚至反對態度的外科醫生,開始私下討論那天林傑指出的技術細節,甚至有人主動跑到質管辦,詢問下一期點評會什麼時候開,希望能抽到自己的手術視頻,“讓林主任給看看”。
林傑用他無可挑剔的專業實力,初步贏得了外科係統一部分人的尊重和認可。那種因為匿名信和“靠女人上位”傳言而帶來的輕視目光,明顯少了很多。
質管辦的工作也因此順利了不少。小王雖然還是那副德行,但交代下去的任務不敢再敷衍;何偉和孫萌乾勁十足,開始主動梳理各科室上報的數據;就連醫務科那邊,協調工作也順暢了許多。
但林傑很清楚,這隻是表麵現象。真正的阻力,那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和根深蒂固的舊觀念,絕不會因為一次成功的點評會就煙消雲散。他們隻是在蟄伏,在等待更好的反擊時機。
果然,第二次點評會通知發出後,暗流開始湧動。
這一次,抽檢範圍擴大到了部分四級手術,包括一台骨科的全髖關節置換術。這無疑是觸碰到了最敏感的神經。
會議當天,階梯教室依舊座無虛席,氣氛卻比上一次凝重得多。骨科的人幾乎全員到齊,以錢衛國為首,坐在前排,個個麵色不善。其他科室來看熱鬨的也更多了,都嗅到了不一樣的火藥味。
周海峰依舊坐鎮,幾位老專家也都在。林傑注意到,這次多了一位頭發稀疏、麵容清臒、戴著金絲邊眼鏡的老者,坐在老專家席位的正中,周海峰對他都顯得格外客氣。林傑認得他,是醫院返聘的骨科學術泰鬥,胡守峰教授,年近八十,脾氣出了名的耿直倔強,在省內骨科界威望極高。
林傑心裡微微一沉。胡老的出現,恐怕不是偶然。
會議開始,按照流程,先點評了兩台其他科室的手術,過程還算順利。輪到播放那台抽中的骨科全髖關節置換術視頻時,整個會場的氣氛明顯繃緊了。
視頻經過處理,隱去了主刀信息。但林傑隻看了一眼那沉穩精準、富有節奏感的操作手法,就基本確定,主刀極有可能就是錢衛國本人!對方這是直接把王牌亮出來了,帶著十足的自信,甚至可以說是挑釁!
視頻播放完畢,燈光亮起。
台下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傑身上,想看看他這次會如何點評這台堪稱教科書級彆的“標杆”手術。
林傑走到台前,麵色平靜。他先是對手術的整體流暢度和技術嫻熟度給予了高度評價,台下的骨科醫生們臉上不禁露出幾分得意。
然而,和上次一樣,林傑話鋒一轉,激光筆指向了髖臼準備和股骨處理中的幾個細節。
“大家請看,在髖臼銼磨過程中,為了追求完美的半球形,主刀醫生在髖臼後壁的骨質銼磨可能略微過度。”他放大畫麵,指著髖臼後壁的影像,“雖然術中影像顯示白杯匹配度很好,但過度銼磨後壁,可能會降低初始穩定性,長期來看,是否存在後壁應力集中、甚至晚期假體鬆動的潛在風險?這一點,值得我們探討。”
他又指向股骨柄植入前的髓腔準備:“還有這裡,股骨近端髓腔的清理非常徹底,但大家注意看,峽部的匹配,是否過於緊密?這種‘壓配’固然能提供良好的初始穩定,但對於某些骨質疏鬆的患者,是否會增加術中股骨劈裂的風險?我們是否可以在保證穩定的前提下,對峽部的處理更富有一些‘彈性’?”
他的點評依舊專業、客觀,引用了生物力學研究和長期隨訪數據作為支撐,並非憑空指責。
但這一次,台下沒有出現上次那種恍然大悟和熱烈討論的場麵。
一片死寂。
骨科區域,所有醫生都臉色鐵青。錢衛國雙手抱胸,嘴角掛著冰冷的譏諷,仿佛在說:“就這?你也配點評我的手術?”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如同驚雷般在寂靜的會場炸響:
“胡鬨!”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胡守峰教授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他臉色漲紅,金絲眼鏡後的眼睛瞪得溜圓,手指顫抖地指向台上的林傑:
“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
整個會場瞬間凍結了!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發驚呆了!
胡守峰胸膛劇烈起伏,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發顫:“錢主任這台手術,我看過!完美!堪稱完美!每一個步驟,都體現了數十年功力的沉澱!你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才做了幾台手術?就敢在這裡指手畫腳,嘩眾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