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八點整,三輛掛著衛生係統通行證的中巴車,準時駛入了省人民醫院大門。
車身上貼著醒目的紅色橫幅——“全省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年觀摩學習團”。
行政樓前,以周海峰院長為首的醫院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各主要職能部門、臨床科室負責人,已經列隊等候。
林傑站在質管辦的位置上,白大褂熨燙得一絲不苟,神情平靜。
中巴車停穩,車門打開。第一個邁步下來的,是一個穿著深色行政夾克、梳著整齊背頭、麵帶矜持笑容的中年男人。
看到他,省醫這邊不少人的臉色都微微變了。
趙凱!衛生廳醫政處處長,李忠民的得意門生,林傑的死對頭!
他竟然親自擔任這個觀摩團的領隊!
趙凱顯然很滿意自己出場造成的效果。
他步伐從容,目光掃過迎接的隊伍,在與林傑視線接觸的瞬間,嘴角微微一笑,那眼神,像是在看一隻已經落入陷阱、徒勞掙紮的獵物。
“周院長,各位同仁,辛苦了!”趙凱走上前,熱情地與周海峰握手,聲音洪亮,“李廳長對這次觀摩活動高度重視,特意委派我帶隊,一定要把省醫的先進經驗,原汁原味地帶回去,在全省推廣學習啊!”
周海峰臉上掛著公式化的笑容:“歡迎趙處長和各位領導、專家蒞臨指導。我們一定全力配合。”
“好,好!”趙凱鬆開手,目光轉向林傑,“林主任,我們又見麵了。這次可是要好好向你取取經,學習你們質管辦的先進管理理念和創新做法。”
他話說得漂亮,眼神裡的意味卻截然相反。
林傑上前一步,不卑不亢:“趙處長過獎,我們一定如實彙報,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批評指正談不上,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嘛。”趙凱哈哈一笑,拍了拍林傑的肩膀,力道不輕不重,卻帶著一股無形的壓力。
這時,觀摩團的其他成員也陸續下車。大約三十多人,有各地市衛生局的乾部,也有兄弟醫院的院長、分管副院長、醫務科或質控科負責人。
其中幾個麵孔,林傑有些印象,是之前在一些會議上見過的,還算公允。
但他的目光,很快就被趙凱身後緊跟著的幾個人吸引了。
那是三個穿著便裝,但氣質與周圍行政乾部明顯不同的男人。
一個約莫五十多歲,戴著金絲眼鏡,麵容清臒,眼神銳利,透著一股學究式的挑剔;
一個四十出頭,身材微胖,臉上沒什麼表情,雙手習慣性地背在身後;
還有一個相對年輕,三十五六歲的樣子,嘴角總是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居高臨下的笑意。
這三個人,林傑一個都不認識。但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那種倨傲和審視的氣息,與周圍那些或好奇、或認真的觀摩團成員格格不入。
他們甚至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與省醫的領導寒暄,隻是靜靜地站在趙凱側後方,目光如同探照燈一樣,掃視著眼前的行政樓和省醫的迎接隊伍。
“來,周院長,林主任,給大家介紹一下。”趙凱仿佛才想起似的,側身指向那三人,“這三位,是廳裡特意從外省請來的醫療管理專家,陳教授,劉主任,馬博士。他們將在本次觀摩中,為我們提供專業的評估意見。”
外省請來的專家?林傑心裡冷笑。
恐怕是趙凱和李忠民特意找來的“槍手”吧?
目的就是在專業層麵,給予最“權威”的否定。
那位陳教授推了推眼鏡,淡淡開口:“趙處長客氣了。我們隻是本著對醫療事業負責的態度,來學習交流。”
周海峰的眉頭皺了一下,麵帶微笑說道:“歡迎三位專家,請多指導。”
簡單的歡迎儀式後,觀摩團被請進了行政樓大會議室。
按照日程安排,第一天上午是聽取省醫整體情況彙報,重點聽取質管辦關於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係建設的專題報告。
會議由周海峰主持。他簡要介紹了省醫的基本情況後,便將話筒交給了林傑。
“下麵,請我院質量與安全管理辦公室主任林傑同誌,做專題彙報。”
林傑站起身,走到發言席。他打開準備好的ppt,屏幕亮起,清晰的圖表和數據呈現出來。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下麵由我彙報省人民醫院在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方麵的一些探索和實踐……”林傑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會議室。
他首先介紹了質管辦的職能定位和組織架構,然後重點彙報了近期推動的幾項核心工作:手術視頻回溯點評製度的建立與運行、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與分析係統的優化、以及青年醫生創新扶持計劃的實施與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