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了大量數據說話:手術視頻抽檢率、點評發現問題整改率、不良事件上報數量變化趨勢、嚴重並發症發生率的變化……以及王鑫創傷中心流程優化後搶救時間縮短、成功率提升的具體案例;劉倩國產藥研究帶來的患者費用節省;張斌腹腔鏡技術改進對手術效率和患者康複的促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彙報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數據翔實。
台下不少來自兄弟醫院的代表聽得頻頻點頭,有人甚至拿出手機拍攝ppt內容。
然而,趙凱帶來的那三位“專家”,卻始終麵無表情。
陳教授偶爾在筆記本上記錄幾句,劉主任雙手抱胸,閉目養神似的,馬博士則一直帶著那絲玩味的笑容,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林傑彙報完畢,禮貌地說道:“我的彙報完了,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會議室裡響起禮節性的掌聲。
周海峰剛想說“下麵請觀摩團領導……”,趙凱卻搶先拿過了麵前的話筒。
“林主任的彙報很精彩啊,數據詳實,案例生動。”趙凱臉上帶著笑,話鋒卻一轉,“不過,我有個疑問,想請教一下林主任。”
來了。林傑神色不變:“趙處長請講。”
“你們這個青年醫生扶持計劃,聽起來很好。但是,”趙凱拖長了語調,目光掃過全場,“評選標準是否足夠客觀公正?如何避免‘近親繁殖’或者‘領導偏好’?扶持的資源傾斜,會不會造成新的不公平,挫傷其他沒有被選中的優秀年輕醫生的積極性?這些問題,你們有沒有深入的思考和相應的製度保障?”
這個問題相當尖銳,直指扶持計劃可能存在的“人治”風險和內部矛盾。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傑身上。
林傑早有準備,從容應答:“感謝趙處長的提問。關於評選標準,我們製定了詳細的量化評分表,包括技術方案創新性、可行性、預期效益、申請人過往業績等多個維度,由院內外的相關領域專家盲審打分,確保客觀公正。所有申請人的材料和評審過程記錄全部存檔備查。至於資源傾斜,我們扶持的是‘項目’而非‘個人’,所有資源都定向用於被批準項目的開展,並且要求項目成果必須在一定範圍內共享,比如王鑫醫生的流程優化方案就在急診科全麵推廣。這恰恰是為了激勵更多醫生投身技術創新,形成良性競爭。”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
這時,那位陳教授扶了扶眼鏡,開口了,“林主任,我注意到你們在不良事件分析中,提到了使用了一些統計模型進行風險預測。我想了解一下,這些模型的具體算法是什麼?變量的選取依據?模型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如何?有沒有經過外部數據的驗證?”
這個問題極其專業,甚至有些超出了一般行政管理彙報的範疇,明顯是在考校林傑的專業深度,企圖在技術上找茬。
台下不少地市醫院的代表都露出了茫然的神色。
林傑看著陳教授,臉上反而露出一絲淡淡的、屬於技術人員的自信笑容。
“陳教授問到了關鍵點上。我們采用的主要是基於ogistic回歸和決策樹構建的風險預測模型。變量選取基於國內外權威指南和本院超過五年的大數據回顧分析,比如手術級彆、患者基礎疾病、術前實驗室指標等。目前模型在本院內部驗證集上,auc值達到0.85以上,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超過80。至於外部驗證,我們正在與兩家兄弟醫院合作,進行多中心數據驗證,初步結果良好。如果陳教授感興趣,會後我可以提供更詳細的技術文檔。”
他不急不慢,侃侃而談,用的全是專業的統計學和臨床術語,不僅回答了問題,更展現出了遠超一般行政乾部的專業素養。
陳教授愣了一下,似乎沒料到林傑能如此對答如流,而且回答得如此專業深入。
他張了張嘴,最終隻是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
劉主任和馬博士交換了一個眼神,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意外。
趙凱的臉色微微沉了下來。他沒想到林傑的準備如此充分,連這種刁鑽的專業問題都能輕鬆化解。
第一輪交鋒,林傑穩穩地守住了。
周海峰適時地接過話頭:“感謝各位領導、專家的提問和林主任的解答。時間關係,我們上午的彙報就先到這裡。接下來,請各位移步食堂用餐,下午我們將安排各位深入臨床科室,進行實地觀摩。”
人群開始起身離座。
趙凱走到林傑身邊,臉上依舊掛著那副令人不舒服的笑容,壓低聲音說道:“林主任,準備得很充分嘛。不過,紙上談兵終覺淺,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下午的臨床觀摩,可要拿出真本事來,彆讓遠道而來的專家們……失望啊。”
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那三位“專家”。
林傑平靜地看著他:“我們一定會讓各位看到省醫最真實的一麵。”
趙凱嗬嗬一笑,轉身帶著那三位專家率先離開了會議室。
望著遠去的背影,林傑知道,剛剛的彙報隻是開胃菜。
真正的難關,是下午深入臨床的“沉浸式”觀摩。
在那紛繁複雜的醫療一線,在那瞬息萬變的診療過程中,趙凱和他帶來的“專家”,有太多的機會可以興風作浪。
而他們,會從哪裡下手呢?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