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國院長半請半拉地把林傑讓進了自己簡陋的辦公室,親手泡上一杯家裡帶來的、平時舍不得喝的好茶,雙手捧著遞到林傑麵前。
“林主任,您看,您這一回來就幫我們解決了大麻煩,真是……真是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您才好!”王保國搓著手,臉上堆滿了笑,眼神裡卻帶著揮之不去的焦慮和期盼。
林傑沒接茶,目光掃過斑駁的牆壁、吱呀作響的舊桌椅,最後落在王保國那張被生活和工作壓榨得滿是溝壑的臉上。“王院長,客套話就不說了。我時間有限,直接說正題。我這次回來,就是看到你的郵件,想實地看看。情況,比我預想的還要糟。”
王保國的笑容僵在臉上,他歎了口氣,重重坐回椅子:“林主任,不瞞您說,醫院現在……真的是快揭不開鍋了。人才留不住,設備老化,病源流失,惡性循環啊。我這個院長,當得愧對父老鄉親……”
“光訴苦沒用。”林傑打斷他,語氣冷靜,“得想辦法。我既然來了,就不會隻看熱鬨。但幫扶不是給錢給物那麼簡單,得從根本上提升你們的‘造血’能力。”
王保國眼睛一亮,身子前傾:“林主任,您說,怎麼乾?我們都聽您的!”
林傑拿出手機,一邊快速翻找通訊錄,一邊說:“我大概能幫你們做三件事。第一,技術輸血。第二,設備支援。第三,短期內的重點幫扶。”
他首先撥通了省醫“青年近衛軍”核心成員王鑫的電話。
電話幾乎是秒接。
“林主任!”王鑫的聲音透著興奮,“您可算有消息了!在老家怎麼樣?有啥指示?”
“長話短說。”林傑語速很快,“清溪縣醫院,我老家這裡,情況很困難。我需要你立刻做兩件事。”
“您說!”
“第一,以省人民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辦公室和我個人的名義,協調信息科,搭建一個臨時的遠程醫療會診平台終端,對口清溪縣醫院。今天就落實技術對接。”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王鑫一口答應。
“第二,你牽頭,組織我們‘近衛軍’裡內科、外科、兒科、急診的骨乾,排個班。從明天開始,每天下午固定兩小時,通過遠程平台,為縣醫院提供實時疑難病例會診和教學指導。重點是常見病、多發病的規範診療和急危重症的早期識彆處理。”
“明白!這可是積德的大好事,兄弟們肯定踴躍參加!我馬上安排!”
“好,保持聯係。”林傑掛了電話,沒半句廢話。
王保國在旁邊聽得目瞪口呆。一個電話,遠程會診平台和專家支援團隊就這麼……搞定了?這效率,他隻在夢裡見過。
林傑沒停頓,接著撥通了京城專家團隊裡,那位來自華西醫院、為人相對爽直的劉主任的電話。這次,他換了一種更客氣但依舊直接的口吻。
“劉主任,您好,我是林傑。打擾您了。”
“喲,林專家!聽說你回老家了?怎麼樣,有啥事?”劉主任那邊背景音有點嘈雜,但語氣還算熱情。
“確實有事想請您,還有團隊裡的幾位老師幫個忙。”林傑把清溪縣醫院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重點強調了基層醫生對最新技術規範和質控理念的渴求,“我想請您和幾位中青年專家,抽空做一次係列的線上專題培訓,內容圍繞國家規範裡基層最急需、最能落地的部分,比如合理用藥、圍術期管理、急危重症快速評估這些。”
劉主任沉吟了一下:“培訓沒問題,為基層出力應該的。不過林傑,你也知道,大家手頭項目都多,時間……”
“時間您定,儘量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每次一到一個半小時就行。內容務求實戰,不要太多理論。”林傑立刻接話,“算是我們專家組技術下沉的一次實踐,後續在規範推廣案例裡,我可以把清溪作為典型上報。”
這話點到了關鍵。劉主任的聲音立刻明朗起來:“哈哈,好!既然林專家你都規劃好了,那我肯定支持!我這邊沒問題,回頭我拉個小群,再聯係孫教授、張主任他們,看看他們的時間。”
“太感謝劉主任了!具體細節我讓縣醫院這邊直接跟您秘書對接。”
“成!”
放下手機,林傑看向王保國:“技術培訓這邊,初步敲定了。京城頂尖專家團隊的係列培訓,機會難得,讓你們的人準備好,彆浪費。”
王保國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隻能一個勁兒地點頭。
“最後是設備。”林傑微微皺眉,這個最實際,也往往最難。“省醫每年都會淘汰一批舊設備,雖然型號老,但很多功能完好,精度也夠,對於縣醫院來說,比你們現在用的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