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的委黨組會如期召開,會議按部就班地進行,討論了幾項常規議題後,黨組書記高衛東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看似隨意地引入了新話題。
“同誌們,最近我們委裡有一件事,我覺得值得肯定,也引發了一些思考。”他目光掃過在座的黨組成員,最後在林傑臉上停留了片刻,“就是清河醫學院那個vr項目,拿了全國一等獎,還吸引了社會資本投資孵化這件事。”
幾位副主任都點了點頭,表情各異。
劉建國麵無表情,另外兩位副主任則露出讚同的神色。
“這件事說明什麼?”高衛東自問自答,“說明我們基層有活力,有創造力!也說明,我們委裡之前支持基層創新的嘗試,方向是對的,效果是好的!”
他特意用了“委裡”這個詞,巧妙地將林傑的個人行為上升到了組織層麵。
“林傑同誌作為分管領導,在這次事件中,深入基層,發現了苗子,並且敢於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給予支持,這種工作作風,是值得提倡的。”高衛東正式對林傑提出了表揚,雖然語氣平和,但在黨組會上說出來,分量就不一樣了。
林傑微微欠身:“謝謝高書記肯定,主要是基層同誌努力。”
高衛東擺擺手,繼續說道:“通過這件事,我也在反思。我們衛健委的工作,不能總是坐在辦公室裡聽彙報、看材料,還是要多往下跑,多接觸一線,才能掌握真實情況,發現真問題,找到真辦法。”
他話鋒一轉:“尤其是基層醫療衛生這一塊,直接關係到最廣大老百姓的健康福祉,也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情況複雜,矛盾集中,更需要投入精力去研究和破解。”
在座的人都聽出了弦外之音。基層衛生工作,曆來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投入大,見效慢,問題多,容易得罪人。
之前一直是由排名靠後的副主任象征性分管,實際工作多由相關處室承擔。
“考慮到林傑同誌年輕,有衝勁,也展現了深入基層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衛東看向林傑,語氣變得正式起來,“我提議,在林傑同誌現有分管科教與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增加分管基層衛生工作的職責,聯係基層衛生處、婦幼健康處等相關處室。大家有什麼意見?”
這個調整,意味深長。
表麵上看,林傑的分管領域擴大了,權力增加了。
但明眼人都知道,基層衛生這塊“責任田”貧瘠且多石,遠不如科教領域那麼“清爽”。
這既是重用,也是考驗。
劉建國率先開口,他分管著最核心的醫政醫管和藥政,語氣帶著點前輩的關懷:“林傑同誌能力是有的,乾勁也足。不過基層衛生工作麵廣量大,曆史欠賬多,牽涉到編製、財政、醫保等多個部門,協調難度很大。林傑同誌剛來不久,一下子壓這麼重的擔子,會不會……操之過急?”
他看似關心,實則點出了基層衛生工作的複雜性和困難度,暗示林傑可能難以勝任。
另一位副主任也附和道:“是啊,基層衛生千頭萬緒,光是理順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管理、解決村醫待遇這些問題,就夠頭疼的。林傑同誌還要兼顧科教工作,精力上怕是不太夠。”
林傑安靜地聽著,沒有急於表態。
他知道,這是必經的過程。
高衛東等他們說完,才不緊不慢地回應:“有困難是正常的。哪個領域沒困難?就是因為有困難,才更需要有闖勁、有思路的乾部去攻堅克難。林傑同誌在省醫搞改革,麵對的困難也不少嘛,不也做出了成績?我相信他的能力。而且,分擔一部分基層衛生工作,也能讓他更全麵地了解全省醫療衛生事業的實際情況,對年輕乾部的成長有好處。”
他定了調子,而且把這件事提升到了“培養年輕乾部”的高度。
其他黨組成員見書記主意已定,便不再多言。
“那就這麼定了。”高衛東一錘定音,“林傑同誌,以後基層衛生這一塊,你就多費心。要儘快熟悉情況,找準切入點,爭取能有所突破。”
“是,高書記,我一定全力以赴,儘快進入角色。”林傑沉穩應答。
散會後,幾位副主任陸續離開。
劉建國經過林傑身邊時,腳步頓了頓,似笑非笑地說了一句:“林主任,恭喜啊,擔子更重了。基層水深,多小心。”
林傑聽出他話裡的提醒,平靜回應:“謝謝劉主任提醒,我會注意。”
高衛東的態度轉變是明顯的,從最初的晾曬、平衡,到現在的肯定和加擔子,說明他之前的“投石問路”起了作用,讓一把手看到了他的價值和使用方式。
但這新增的“基層衛生”分管職責,絕非美差。
這幾乎是把委裡最棘手、最不容易出成績的一塊工作交給了他。
乾好了,是分內之事,乾不好,或者捅了馬蜂窩,之前所有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好印象可能瞬間清零。
這是機遇,更是巨大的挑戰。
他拿起內線電話,撥通了基層衛生處處長周曉梅的電話。
周曉梅是位四十多歲的女乾部,在基層衛生處工作了十幾年,據說作風潑辣,但也深諳其中門道。
“周處長嗎?我林傑。高書記剛剛在黨組會上明確了,由我分管基層衛生工作。你看什麼時間方便,我們碰個頭,我想儘快了解一下基本情況。”
“好的,林主任。我隨時都可以,看您時間安排。”周曉梅客氣的回複。
“那就下午兩點半吧,在你辦公室。”
“好的,林主任,我準備一下相關資料。”
放下電話,林傑揉了揉眉心。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