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林傑“狂妄自大”、“脫離實際”的流言,在省衛健委大樓的角落裡悄然傳播。
高衛東書記那邊依舊沒有明確的表態,隻是讓辦公室通知,細則修改完善後,再上黨組會討論。
這意味著,推動工作陷入了僵局。
對方的目的達到了,用拖延戰術,消耗他的銳氣和耐心,最好能讓他知難而退。
下午,林傑正在辦公室翻閱各地市上報的基層醫療設備數據,試圖從中找到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王鑫敲門進來。
“林哥,快看這個!”王鑫把手機遞到林傑麵前,屏幕上顯示的是一個本地頗有名氣的網絡論壇的界麵。
一個標題被加紅置頂的帖子異常醒目:《為我們敢說真話的林傑主任說幾句公道話!》
發帖人自稱是一名慢性病患者的家屬。帖子裡詳細描述了自家老人因為需要長期服用某種進口原研藥,每月藥費高達數千元,醫保報銷後自付部分依然壓得全家喘不過氣。他提到了前段時間流傳出來的省藥品采購細則征求意見會的部分內容,特彆是林傑關於“擠壓流通環節水分”、“讓老百姓用上價廉質優的藥品”的發言片段。
“我不知道那些專家、院長、老板們為什麼那麼反對林主任!”帖子的文字樸實,卻帶著強烈的情緒,“他們住著大房子,開著好車,當然不在乎藥價高!可我們普通老百姓呢?生不起病啊!林主任說的哪一句不是大實話?哪一句不是為我們老百姓著想?”
“那些說仿製藥質量不行的人,你們真的了解過國家的一致性評價嗎?還是隻想守著高價藥吃回扣?”
“支持林主任!支持藥品集采!把虛高的藥價打下來!”
這個帖子下麵,跟帖數量正在飛速增長。
“頂樓主!我父親癌症,靶向藥一個月好幾萬,家裡都快賣房了!真心希望集采能覆蓋這些藥!”
“我是糖尿病患者,每天打胰島素,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支持改革!”
“那些反對的院長,你們醫院每年的藥品加成收入是多少?敢公布嗎?”
“我是個小藥店的,說實話,有些藥從廠家到醫院,中間倒了好幾手,價格翻了幾番,最後都加到患者頭上。林主任說的壓縮流通環節,我舉雙手讚成!”
“聽說林主任因為推動這個改革,在單位被孤立了?哎,乾實事的人總是難……”
一條條留言,大多來自普通的患者和家屬,偶爾也有基層的醫務工作者或者了解內情的行業人員。
他們沒有高深的理論,隻有被高昂藥價壓得喘不過氣的切身體會,和對公平、透明的迫切渴望。
這些聲音彙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民意浪潮,與之前會議室裡那些冠冕堂皇的反對理由形成了鮮明對比。
“林哥,不止這個論壇,好幾個本地社交媒體上,都有類似的討論,話題熱度還在上升!”王鑫興奮地說,“看來是之前征求意見會的部分內容被參會的人泄露給媒體或者自媒體了,雖然斷章取義,但歪打正著,把你為老百姓說話的那部分給凸顯出來了!”
林傑接過手機,快速地翻看著那些留言。
一條條質樸甚至帶著錯彆字的評論,像一股股暖流,悄然湧入他這些天有些冰冷的心田。
他放下手機,走到窗邊,看著樓下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這裡麵,有多少人正在為醫療費用發愁?有多少家庭因為一場大病而陷入困境?
他之前所有的堅持,所有的據理力爭,在會議室裡顯得那麼孤單和無助。
但在此刻,在這些素未謀麵的普通人的聲援中,他找到了最堅實的力量源泉。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的身後,站著千千萬萬沉默的大多數,他們是這場改革最終、也是最應該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