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已是深秋。
林傑像一顆被遺忘的棋子,安靜地待在他科教與信訪的方寸之地。
他提交的關於基層醫療風險的分析報告和科教成果轉化的建議,被張哲客氣地收下,在黨組會上提了一句“林傑同誌在新的崗位上很投入”,便再無下文。
委裡的風向愈發明顯。
錢強取代林傑,成了實際上的二把手,風頭正勁。
之前與林傑親近的“青年近衛軍”成員,有的被調整了崗位,有的被邊緣化。
張哲推崇的“質量安全”和“內涵建設”,在錢強的強力推行下,變成了各種會議、檢查、報表,基層醫院叫苦不迭,但表麵上卻是一片“穩定和諧”。
林傑在辦公室翻閱著信訪內容,電話響了,是國家衛健委醫政司一位與他相熟的副司長打來的。
“林傑老弟,忙什麼呢?”
“李司長,您好。沒什麼,處理些日常事務。”林傑拿著電話,走到窗邊。
“你就彆跟我打馬虎眼了。”李司長笑道,“你們江東那點事兒,圈子裡誰不知道?張哲同誌……嗬嗬,風格比較獨特。”
林傑沒有接話。
“說正事,”李司長語氣正式了些,“部裡最近要啟動一個‘數字健康’重大專項,這是納入國家層麵規劃的大項目,重點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新技術,重構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向縱深發展。部領導點名,想邀請你進來,擔任核心專家組成員,負責整體技術路線設計和部分關鍵模塊的研發牽頭工作。怎麼樣,有沒有興趣?”
林傑的心猛地一跳。
“數字健康”是國家層麵未來醫療發展的重點方向,能參與這樣的國家級重大專項,不僅是極高的榮譽,更是積累頂級政治資本、拓展人脈的絕佳機會。
更重要的是,這等於是在他看似走投無路時,從最高層麵遞過來的一根橄欖枝,一個跳出江東這個泥潭的絕好機會。
“感謝部領導和李司長的信任,”林傑穩住心神,謹慎地回答,“這個項目意義重大,我個人非常感興趣。不過,這涉及到跨省借調,需要我省這邊同意。”
“這個你放心,借調函隨後就發到你們省委組織部和省衛健委。”李司長顯然早有準備,“手續上的事情,我們來協調。關鍵是你的態度。林傑啊,我知道你在江東受委屈了,來北京吧,這裡天地更廣闊,更能發揮你的才華。窩在那邊跟人耗著,不值當。”
掛斷電話,林傑握著手機,久久站立在窗前。
心底有一股壓抑已久的衝動在湧動,離開這裡,去一個更能施展抱負的平台,遠離張哲的壓製和委裡這令人窒息的氛圍。
這無疑是一條光明的退路,甚至可以說是因禍得福。
但他隨即又想到了那些在信訪材料裡看到的、因改革停滯而重現困境的基層患者,想到了那些被排擠、卻依然心懷理想的年輕乾部,想到了自己傾注了無數心血的分級診療體係可能麵臨的命運。
一走了之,固然輕鬆。可這裡的一切呢?
下午,借調函果然通過機要渠道,送到了省委組織部,並抄送省衛健委黨組。
消息迅速在委內小範圍傳開。
張哲在辦公室拿著那張蓋著國家衛健委紅色大印的公文,仔細看了兩遍,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拿起內線電話,直接打給了林傑。
“林傑同誌,我剛剛收到國家衛健委發來的借調函,邀請你參加‘數字健康’重大專項工作。這是好事啊!說明你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國家層麵的高度認可,也是我們江東衛健委的光榮!”張哲的聲音聽起來十分爽朗,甚至帶著幾分如釋重負的愉悅。
“張書記過獎了。”林傑平靜回應。
“這怎麼是過獎呢?這是實至名歸!”張哲語氣肯定,“我代表委黨組,完全支持你去參加這個重大項目!這是為國家做貢獻的大好機會,也是個人成長進步的重要平台。你放心,委裡這邊的工作,我們會安排好的,絕不會拖你後腿。你需要什麼配合,儘管提!”
張哲的態度熱情得近乎急切,話語裡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你快走吧,我們絕對支持,絕不阻攔。
掛掉張哲的電話,林傑坐在辦公室裡,陷入了沉思。
張哲的反應,在他意料之中。
把自己這個“刺頭”和“隱患”禮送出境,對他而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以徹底鞏固他在江東衛健委的權威,毫無阻力地推行他那套“穩中求進”。
晚上回到家,蘇琳已經知道了消息。
她臉上帶著欣喜和期待:“國家委的借調?這是大好事啊!林傑,去吧!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去北京,那裡的舞台更大!你沒必要留在這裡受張哲的氣!”
她拉著林傑的手,眼中閃著光:“我知道你放不下江東的改革,可現在的局麵,你留下又能改變什麼?隻會被繼續打壓,甚至可能被徹底廢掉!去北京,做出成績,將來未必沒有更好的機會回來!”
蘇琳的話句句在理,充滿了對他的關心和期望。
到底是聽從理智和情感的召喚,遠走北京暫避風頭,積蓄力量呢?
還是遵循內心那份不甘和責任感,留下來,在這看似絕望的困境中,與張哲繼續這場勝負難料的鬥爭?
無論選擇哪條路,都意味著截然不同的未來。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