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很快就向林傑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林傑分管的科教、國際合作和信訪工作,所有重要事項、經費使用、甚至外出調研,都必須提前向錢強“彙報通氣”,實際上架空了林傑最後的決策權。
委裡的財務、後勤等部門,對林傑分管處室的一些正常經費申請和物資需求,也開始百般拖延、吹毛求疵。
林傑每天依舊準時上下班,埋首於他那仿佛永遠也看不完的信訪卷宗和項目文件之中,仿佛已經徹底認命。
但隻有他自己知道,他不能再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尋找一切可能的力量。
他首先將目標鎖定在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衛國身上。
趙衛國土著乾部出身,性格耿直,不太會溜須拍馬,在委裡資曆老,但一直不太得誌,分管著財務、審計等看似重要、實則被張哲和錢強牢牢盯住的領域。
上次分工調整,他權力範圍也有所收縮。
林傑觀察到,在幾次黨組會上,趙衛國對於錢強的一些明顯帶有個人意圖的提議,都保持了沉默。
這是一個可能的突破口。
林傑他通過王鑫,繞了好幾道彎,在周五的晚上,約趙衛國在市郊一家不起眼的農家樂見麵。
包間裡,隻有他們兩人。
幾樣家常小菜,一壺本地米酒。
趙衛國顯然有些意外,也有些警惕,寒暄幾句後,便直接問道:“林主任,今天找我來,不隻是吃飯吧?”
林傑給他斟滿一杯酒,開門見山:“趙主任,明人不說暗話。我留下來,不是為了跟張書記爭權奪利,是因為放不下咱們辛辛苦苦推起來的醫改,放不下基層那麼多盼著看病更容易、更便宜的老百姓。”
趙衛國端著酒杯,沒說話。
“張書記來的時間不長,‘穩’字當頭,這沒錯。”林傑繼續道,“但他那套‘內涵建設’和‘質量安全’,在錢強手裡變成了什麼?變成了折騰醫院、搞形式主義!財務口您管著,最近下麵醫院抱怨會議多、檢查多、報表多,非業務支出猛增的情況,您應該比誰都清楚吧?”
趙衛國嘴角抽動了一下,仰頭把酒乾了,重重歎了口氣:“清楚又能怎麼樣?一把手定的調子,錢強拿著雞毛當令箭,我說話頂個屁用!”
“光抱怨沒用。”林傑身體前傾,壓低聲音,“我們需要讓上麵的領導,聽到真實的聲音。不能讓張書記一個人,代表了整個江東衛健委的工作方向和成績。”
趙衛國眼皮一跳,看向林傑:“林主任,你的意思是……”
“我沒什麼具體意思。”林傑搖搖頭,“我隻是覺得,像趙主任您這樣在衛健係統乾了一輩子的老同誌,對實際情況最有發言權。如果有時候,覺得某些做法確實偏離了軌道,影響了工作,該發聲的時候,還是要發聲。至少,在關鍵的時候,保持一點清醒和獨立判斷。”
他沒有要求趙衛國做什麼明確的承諾,隻是播下了一顆種子。
趙衛國沉默地吃著菜,喝了三杯酒,最後拍了拍林傑的肩膀:“林主任,你是個乾實事的人,我老趙佩服。有些事……我心裡有數。”
第一次接觸,點到即止。
林傑知道,像趙衛國這樣的老同誌,不可能輕易站隊,但隻要他心裡那杆秤還在,在關鍵時刻不站在張哲一邊,或者能保持中立,就是勝利。
除了委內,林傑也將觸角伸向了係統內。
他通過之前“青年近衛軍”絕對可靠的渠道,聯係上了已被調離核心崗位、在市疾控中心擔任閒職的周明。
在一個雨夜,林傑戴著帽子,打著傘,步行來到了周明家附近的一個小公園。
兩人在涼亭裡碰頭。
“林主任,您不該留下來的!”周明一見麵就急切地說,“張哲和錢強現在一手遮天,您太危險了!”
“彆說這個了。”林傑擺擺手,“找你來,是有事問你。你之前在規劃信息處,對全省醫療信息係統的建設和供應商情況最熟悉。最近,有沒有聽說哪家公司,特彆活躍,尤其是在跟委裡接觸,承接信息化項目?”
周明愣了一下,隨即壓低聲音:“有!一家叫‘智健雲創’的公司,最近勢頭很猛。聽說背景很硬,接連拿下了好幾個地市區域醫療信息平台升級的項目,報價都比市場價高出一大截。而且……”他猶豫了一下,“聽說這家公司的實際控製人,跟張書記家有點拐彎抹角的親戚關係。”
“智健雲創……”林傑默默記下了這個名字。
這和他之前信訪材料裡提到的、某縣醫院信息係統升級出問題的公司名字對上了。
“還有什麼?”林傑追問。
“還有就是……”周明看了看四周,聲音更低了,“錢強副主任,跟他老家那邊的幾個藥企老板,走動得很頻繁。有人看到他們經常在‘碧水軒’吃飯。”
“碧水軒”,那是市裡有名的高檔私人會所。
這些信息,很可能意味著張哲和錢強可能存在的權力尋租和利益輸送。
掌握這些信息後,林傑需要將聲音傳遞到更高層。
他選擇了省委分管科教文衛的副省長,劉副省長。
劉副省長學者出身,作風務實,對林傑之前的改革成績頗為欣賞。
林傑沒有與劉省長見麵,也沒有打電話。
他動用了一個極其隱秘的渠道,通過京城那位院士導師的關係,輾轉遞上去一份沒有署名、但劉副省長一定能看出是他筆跡和思路的《關於當前我省醫改推進中若乾現象的隱憂與思考》。
材料沒有直接攻擊張哲,而是以學術探討和基層調研的口吻,分析了“過度強調形式安全的保守傾向”可能帶來的醫療創新停滯、基層活力下降等問題,以及“脫離實際的內涵建設”可能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改革成果鞏固不力。材料最後,委婉地提出了“堅持改革正確方向,警惕形式主義回潮”的建議。
這是一步險棋。
一旦被張哲察覺,就是“越級彙報”、“搞非組織活動”的鐵證。
但林傑彆無選擇,他必須讓省委領導聽到不同於張哲彙報的另一種聲音。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