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渠工程推進至第二個月,天樞城的“治理閉環”尚未完全成型,潛藏的沉屙便集中爆發。喬鄆的係統麵板持續彈出預警:【稱帝進度95,但治理漏洞暴露:基層執行偏差、跨域司法失衡、工程腐敗滋生,宗社盟借機滲透,若不建立長效監察機製,前期整改成果將付諸東流】。
最先爆發的是“分流渠潰堤事件”——青川分流渠中段突然決堤,渾濁的河水衝毀了下遊的草原牧場與中原麥田,數十戶牧民的牛羊被衝走,農民的秧苗浸泡在水中,損失慘重。更令人憤怒的是,現場勘察發現,決堤處的木材是劣質鬆木而非規定的南方香楠木),水泥中原與西域礦物粉混合製成)比例失衡,明顯是偷工減料。
“中樞說用最好的材料,結果都是破爛!喬鄆是想讓我們草原和中原兩敗俱傷!”受災的草原牧民拿著被衝斷的鬆木,情緒激動地聚集在分流渠旁。中原農民也怨聲載道:“秧苗淹死,今年收成沒了,這日子怎麼過?”宗社盟的細作混在人群中,偷偷散布:“喬鄆隻重表麵工程,不管百姓死活,稱帝後更會壓榨我們!”
幾乎同時,西域商人阿裡木的“跨域冤案”浮出水麵——他在中原商埠收購絲綢時,被本地商戶誣告“盜竊名貴雲錦”,中原地方官未經跨域取證,便判處阿裡木賠償十倍損失,還要關押三月。阿裡木的族人帶著西域首領的信函趕往中樞申訴,卻因“跨域司法無統一取證標準”,被中原司法部門與西域司法部門互相推諉,遲遲無法重審。“五域同律是假,中原官官相護是真!”阿裡木的族人在中樞府外舉著訴狀,引來大量跨域商戶圍觀。
雪上加霜的是,關稅執行端出現“暗箱操作”——沙裡溫在核查商埠單據時發現,天樞城近郊的基層關稅官張稅,利用職權篡改單據,將“奢侈品關稅”針對琉璃、玉石)偷偷轉嫁給“民生商品”糧食、布匹),導致商戶進貨成本暴漲。更嚴重的是,張稅與宗社盟成員私下勾結,將截留的關稅銀運往宗社盟的秘密據點,證據直指宗社公的親信。
三大事件如同三塊巨石,砸向剛剛緩和的五域關係。草原首領呼蘭帶著受災牧民代表,西方部落使者陪著阿裡木的族人,南方商戶首領聯合中原商戶,齊聚中樞府,要求喬鄆給出明確答複。“工程腐敗、司法不公、關稅舞弊,這就是你說的治理?”呼蘭的語氣帶著失望,“若連這些都解決不了,稱帝隻是空談!”
喬鄆深知,這已不是單純的“宗社盟煽動”,而是中樞治理的“沉屙顯形”——之前隻製定了宏觀製度,卻缺乏對基層執行的監督,沒有統一的跨域司法流程,也沒有工程質量的追溯機製,給了宗社盟可乘之機。係統深度分析:【需建立“五域監察署”,整合監察、審計、司法力量,形成“決策執行監督整改”閉環,同時直麵沉屙,不回避、不遮掩,方能贏得五域信任】。
喬鄆沒有急於辯解,而是當即宣布三項決定,全程公開透明:
一、成立五域監察署,直擊治理漏洞
任命耶律清為監察署總長,抽調五域賢才組成“專項監察組”,賦予三項核心權力:
工程監察權:核查所有中樞主導工程的材料、賬目、施工流程,建立“材料溯源製”每批材料需標注產地、供應商、驗收人);
司法監察權:接管跨域冤案重審,製定《跨域司法取證標準》,要求跨域案件需兩地司法人員共同取證、聯合審判;
關稅監察權:審計所有商埠關稅單據,建立“關稅公示牆”,每日公示收支明細,接受商戶監督。
監察署的辦公地點選在天樞城最繁華的商埠旁,大門敞開,任何人都可投遞舉報信,牆上張貼著監察組成員的姓名、職責與聯係方式,完全公開化。
二、分頭處置三大事件,用事實平息民憤
喬鄆親自帶隊,與能臣分工協作,全程邀請五域代表監督:
分流渠事件:由魯墨牽頭,監察組跟進。魯墨帶著工匠現場查驗,確認是施工隊與基層官員勾結,用劣質材料替換香楠木,水泥比例也未按標準執行。監察組迅速抓獲施工隊頭目與驗收官員,查出他們收受宗社盟賄賂的證據。喬鄆當場宣布:“三個月內重建決堤段,所用材料全程直播公示;受災牧民與農民由中樞發放雙倍補償,補償款從關稅盈餘中支出;涉事人員從嚴懲處,抄沒財產補充水利經費。”
阿裡木冤案:由耶律清牽頭,聯合中原與西域司法人員重審。監察組發現,原告商戶與張稅是親戚,所謂“盜竊”是誣告——阿裡木收購的雲錦是合法交易,原告想低價強買不成,便勾結官員栽贓。耶律清按《跨域司法取證標準》,重新收集人證、物證,當庭宣判阿裡木無罪,原告與涉事官員被判處流放,同時向阿裡木賠償損失、公開道歉。
關稅舞弊事件:由沙裡溫與周壯聯合處置。沙裡溫審計所有單據,鎖定張稅的舞弊痕跡;周壯帶領天樞衛突襲宗社盟的關稅銀藏匿點,繳獲贓銀與聯絡密信。張稅被押赴商埠公開審判,判處勞役終身,關稅舞弊所得全部退還商戶,同時推行“商戶監督員”製度,由五域商戶各選代表,參與關稅核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深入基層聽民意,修補治理細節
處置完事件後,喬鄆沒有返回中樞府,而是帶著小豆子和阿古拉,深入受災的草原牧場、中原農田,走訪蒙冤的西域商人、被壓榨的商戶,記錄下一個個“治理盲區”:
在草原牧場,牧民反映“分流渠雖好,但缺乏日常維護機製,擔心日後再出問題”;
在中原農田,農民提出“水利補貼發放太慢,受災後等不及補償款買種子”;
西域商人阿裡木建議“跨域案件應設立快速通道,不能讓商戶在兩地司法間來回奔波”;
南方商戶首領提議“建立商戶信用體係,避免誣告陷害事件重演”。
小豆子的“五域民生圖鑒”上,密密麻麻記滿了百姓的訴求,阿古拉則畫下了分流渠的維護漏洞、關稅公示的細節缺陷。喬鄆將這些訴求整理成冊,在中樞府召開“治理修補會”,讓五域首領、能臣、百姓代表共同商議,補充完善製度:
設立“水利維護署”,由五域牧民與農民代表共同參與,每月巡查渠道,經費從水利工程結餘中列支;
建立“應急補償機製”,中樞預留三成關稅盈餘作為應急資金,受災後三日內向百姓發放補償款;
跨域司法設立“三日響應製”,接到申訴後三日內必須啟動聯合調查,逾期問責;
推行“五域信用碼”,商戶、官員、百姓都有專屬信用記錄,誣告、舞弊、腐敗等行為將記入信用碼,影響跨域交易與任職。
宗社盟本想借治理沉屙攪亂五域,卻沒想到喬鄆直接“刀刃向內”,不僅解決了事件,還建立了監察與修補機製,讓百姓看到了中樞解決問題的決心。之前被煽動的人群逐漸散去,甚至有百姓主動向監察署舉報宗社盟的細作,宗社盟的滲透之路被徹底阻斷。
一個月後,分流渠重建完工,香楠木材料、標準水泥比例全程直播,五域代表現場驗收,再也無人質疑;阿裡木的冤案平反後,跨域司法案件的處理效率大幅提升,商戶們安心經營;關稅公示牆與商戶監督員製度落地,舞弊行為再無生存空間。喬鄆的係統麵板彈出提示:【五域治理閉環成型,監察機製有效運轉,民生滿意度92,商戶信任度94,軍心穩定度96,稱帝進度98。剩餘2需解決:宗社公殘餘勢力、跨域文化融合差異】。
這天,監察署收到一封特殊的舉報信,來自宗社莊的一名仆役,舉報宗社公藏匿在天樞城西南的“隱龍穀”,正計劃在分流渠最終驗收當日,發動最後一次襲擊,炸毀渠道核心樞紐。喬鄆召集周壯與陳策,製定圍剿計劃:“宗社公已是強弩之末,此次圍剿務必徹底,不留後患,但要注意保護穀內無辜村民。”
周壯帶領天樞衛,在小豆子和阿古拉的指引下兩人之前隨監察組走訪時,繪製過隱龍穀的地形),悄悄包圍隱龍穀。陳策設計“聲東擊西”之計,讓騎兵部在穀口佯攻,吸引叛軍注意力,斥候部則從穀後密道潛入,控製了炸藥庫。宗社公見大勢已去,想點燃炸藥自儘,卻被周壯一槍擊碎炸藥引線,當場擒獲。
圍剿行動乾淨利落,穀內無辜村民毫發無損,宗社盟的最後殘餘被徹底肅清。係統提示:【宗社盟覆滅,五域外部威脅解除,稱帝進度99。剩餘1:跨域文化融合需時間沉澱,無需急於求成】。
當晚,五域首領再次齊聚中樞府,聯名請求喬鄆儘快舉行加冕大典。“喬公,如今治理有監察,民生有著落,外患已肅清,五域同心同德,稱帝之事已無任何阻礙!”西方部落使者語氣懇切。李善也補充道:“臣已選定吉日,下月初一便是‘天樞盛世吉日’,適合昭告天下,登基稱帝。”
喬鄆望著殿外的天樞城,燈火通明,商戶安心交易,百姓安居樂業,天樞衛巡邏有序,監察署的燈光依舊亮著——那是五域治理的“眼睛”。他沉吟片刻,緩緩道:“稱帝可以,但大典要簡辦,不搞鋪張浪費,省下的錢財用於修建五域學堂與醫館。另外,朕登基後,五域監察署的權力不變,仍可監督中樞,包括朕在內,任何人不得乾涉監察。”
五域首領齊聲應諾,殿內響起熱烈的掌聲。小豆子和阿古拉跑過來,手裡捧著最新的“五域治理圖鑒”,上麵畫著監察署、水利維護署、跨域司法庭的場景,還有百姓臉上的笑容:“喬叔叔,現在五域再也沒有冤案、沒有腐敗、沒有工程偷工減料了,您可以安心稱帝啦!”
喬鄆摸了摸他們的頭,心中明白:這99的稱帝進度,不是靠武力征服,也不是靠儀式包裝,而是靠一個個沉屙的解決,一次次製度的修補,一份份民意的凝聚。剩下的1文化融合,本就是漫長的過程,帝王之路,從來不是終點,而是持續治理、持續守護的起點。
夜幕漸濃,天樞城的燈籠與監察署的燈光交相輝映,照亮了這座日益成熟的中樞之城。喬鄆站在了望台上,係統麵板的“稱帝進度”穩穩停在99,隻差最後一場簡而隆重的加冕大典,便可圓滿。但他知道,真正的帝基,早已在解決治理沉屙、建立監察機製、贏得五域民心的過程中,深深紮根。
帝王之路,從來沒有捷徑;治理之道,貴在求真務實。喬鄆的加冕大典,不再是單純的權力象征,而是五域一體、國泰民安的必然結果,是治理能力達到巔峰的自然彰顯。下月初一,天樞城將迎來它的帝王,而五域,將迎來一個靠治理立足、靠民心支撐的新時代。
喜歡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請大家收藏:()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