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泰嶽試種,耬適山隈_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 第43章 泰嶽試種,耬適山隈

第43章 泰嶽試種,耬適山隈(1 / 1)

泰安的山地帶著蒼勁的石意,灰褐色的岩層從薄土中凸起,像老人嶙峋的筋骨。喬鄆踩著碎石坡,褲腳被帶刺的山棗藤劃出道道細痕,手裡的楊木杆時不時拄一下地麵——山地陡峭,稍不留意就會打滑。“這地比兗州的丘陵還難種,”他喘著氣,看向身邊的趙虎,“土薄石多,保水差,老耬車根本紮不進土裡。”

趙虎扛著一個輕便的山地耬車模型,是王月瑤連夜趕製的:“王姑娘說,這耬車的鐵鏵磨得更尖,車架改矮了三寸,適合山地淺播,就是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山腳下的李家村,農戶們圍在曬穀場邊,眼神裡滿是懷疑。領頭的鄉紳劉老爺穿著半舊的綢緞衫,手裡撚著佛珠:“喬主事,不是俺們不信你,這山地種了幾輩子,最多收兩石麥,你說能增到三石,俺們實在不敢試——要是種子瞎了,農具廢了,一年的指望就沒了。”

人群裡,一個須發斑白的老人拄著鋤頭站出來,是村裡的老農技張老倔:“俺種了四十年地,從沒聽說過山地能高產!你們那耬車看著花哨,指不定一用就散;還有那什麼草藥拌種,彆是把種子弄死了!”

喬鄆沒急著反駁,激活信息探查掃過身邊的山地土壤:,含石量30,保水率40,缺氮少磷)】

【農作難點:播種深度難控製過深不出芽,過淺易乾旱)、灌溉不便無固定水源,依賴雨水)】

【突破點:蘇婉的“耐旱拌種劑”提升種子抗旱性60)、王月瑤的“尖鏵山地耬車”適配淺播)、修建“魚鱗坑蓄水池”收集雨水用於灌溉)】

“劉老爺,張老爹,”喬鄆笑著走上前,“咱們先搞半畝試種田,種子和農具由互助會出,要是沒收成,損失算我們的;要是成了,再推廣,怎麼樣?”

蘇婉提著藥箱走過來,手裡拿著兩個陶罐:“這是‘耐旱拌種劑’,用黃芪、苜蓿粉熬的,拌過的種子在乾旱環境下能多撐五天。這是‘壯根粉’,撒在種穴裡,能讓麥根紮得更深,扒住石縫裡的土。”她打開陶罐,黃褐色的粉末散出淡淡的草藥香,“昨天在山腳下試拌了半瓢種子,今天已經露白了。”

張老倔湊過去看,果然看到陶罐邊的濕布裡,幾粒麥種冒出了細小的白芽,比普通種子的芽更粗壯。他眉頭皺了皺,沒再說話,但眼神裡的懷疑少了些。

劉老爺見老倔沒反對,也鬆了口:“行!就按喬主事說的,村西那半畝‘石窩地’給你們試種,俺派兩個後生幫忙。”

接下來三天,喬鄆帶著團隊和農戶們修整試種田。他們用鋤頭將石縫裡的碎土歸攏,挖出一個個直徑一尺的“魚鱗坑”——坑邊壘上碎石,像魚鱗一樣排列,既能收集雨水,又能防止水土流失。王月瑤蹲在田埂上,調試山地耬車的鐵鏵:“尖鏵角度再調陡兩度,這樣能紮進石縫間的薄土,還不會被石頭崩壞。”

蘇婉則帶著兩個婦人拌種,她將拌種劑倒在陶盆裡,加入溫水調成糊狀,再倒入麥種,用木勺輕輕攪動:“每斤種子拌二兩劑,裹勻了晾乾,彆曬太狠,不然芽會蔫。”

張老倔拄著鋤頭在旁邊看,見蘇婉拌種的動作細致,忍不住問:“這劑子裡加了啥?真能抗旱?”

“加了苜蓿粉,”蘇婉笑著解釋,“苜蓿的根能紮很深,取它的粉拌種,能讓麥根學苜蓿的樣子,往石縫裡鑽,找水找肥。張老爹,您種過苜蓿吧?知道它有多耐旱。”

張老倔點點頭,沒再問話,卻悄悄幫著把拌好的種子攤在竹匾裡晾曬,動作比誰都小心。

第四天一早,試種田開始播種。王月瑤推著山地耬車走在前麵,尖鏵輕鬆紮進薄土,刻度盤調在“一寸深”,麥種均勻地落在種穴裡。喬鄆跟在後麵,用腳輕輕將土踩實,防止種子被風吹乾。趙虎則在魚鱗坑邊挖小溝,將坑與坑連起來,形成簡易的灌溉網。

播種到一半,天上突然飄起細雨。農戶們歡呼著往家跑,喬鄆卻讓大家留下來:“正好試試魚鱗坑!”雨不大,但密密麻麻下了一個時辰,魚鱗坑裡積滿了雨水,碎石壘的坑邊沒漏一滴。劉老爺站在田埂上,看著坑滿的雨水,眼裡露出驚訝:“這坑真管用!往年這點雨,早順著石坡流走了!”

傍晚,雨停了。喬鄆坐在曬穀場的石凳上,看著試種田的方向,蘇婉遞過一碗薑茶:“今天拌種的種子應該都能發芽,張老倔剛才偷偷問我,能不能再給他留些拌種劑,他想試試自家的地。”

“當然可以,”喬鄆喝了口薑茶,暖意驅散了山風的涼意,“張老爹是村裡的主心骨,他認可了,其他人就好說了。王月瑤,山地耬車還夠嗎?劉老爺說,村裡有十幾戶想跟著試種。”

王月瑤正在修改耬車圖紙,聞言抬頭道:“我讓兗州的鐵匠鋪趕製十具,三天就能送來。另外,我在耬車上加了個小漏鬥,能同時撒壯根粉,播種施肥一步成,省功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夜裡,喬鄆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是劉老爺的管家,臉色慌張:“喬主事!不好了!張老倔的孫子掉進山澗了,澗水急,拉不上來!”

喬鄆心裡一緊,抓起楊木杆就往外跑,趙虎和蘇婉也跟著起來。山澗在村西的陡坡下,夜色裡,澗水“嘩嘩”作響,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抓著岸邊的水草,隨時可能被衝走。張老倔趴在澗邊,急得直哭,卻不敢下去——澗邊濕滑,全是青苔。

喬鄆讓趙虎找來繩子,係在自己腰上:“拉緊了,我下去救。”他順著陡坡往下滑,山風刮得臉生疼,腳下的碎石不斷滾落。快到澗邊時,腳下一滑,他下意識用楊木杆插進石縫,穩住身形,手臂卻被石片劃了道口子。

蘇婉在坡上大喊:“小心!澗水涼,彆待太久!”她從藥箱裡拿出止血布,隨時準備包紮。

喬鄆抓住水草,慢慢挪到孩子身邊,將他抱在懷裡,對上麵喊:“拉!”趙虎和農戶們一起用力,將兩人拉上陡坡。孩子嚇得哭個不停,張老倔抱著孫子,對著喬鄆連連作揖:“喬主事,救命之恩,俺這輩子都記著!”

喬鄆擦了擦臉上的水,手臂上的傷口滲著血。蘇婉趕緊上前,用清水衝洗傷口,敷上止血藥,再用布條仔細包紮:“傷口不深,但山裡濕氣重,每天換一次藥,彆感染了。”

第二天一早,張老倔提著一籃剛蒸的玉米餅來到曬穀場,非要塞給喬鄆:“喬主事,俺嘴笨,不會說好聽的,這餅你收下。你們的新政,俺信了!俺帶頭推廣,誰要是敢反對,俺第一個不答應!”

劉老爺也來了,身後跟著十幾個農戶,手裡拿著鋤頭:“喬主事,俺們商量好了,全村的山地都按試種田的法子種!你說咋乾,俺們就咋乾!”

接下來幾天,泰安的推廣進度明顯加快。十具山地耬車送來後,農戶們排著隊學使用;蘇婉的拌種劑不夠了,村裡的婦人跟著她一起熬製;喬鄆和趙虎帶著農戶們挖魚鱗坑,山地上很快布滿了整齊的“魚鱗”,像給荒山穿了件新衣裳。

陳默和林硯從兗州趕來時,試種田的麥種已經發芽了。嫩綠的芽苗從石縫間鑽出來,頂著細小的土粒,精神抖擻。林硯蹲在田埂邊,拿著小本子記錄:“出苗率90,比預期的還高!按這個勢頭,畝產三石沒問題。”

陳默撚著胡須,看著忙碌的農戶們,對喬鄆道:“泰安的基礎打好了,下一步可以往萊蕪推。萊蕪多煤礦,土地有些板結,正好用蘇婉的‘鬆土草藥水’和王月瑤的‘深鬆耬車’,又是一個新突破點。”

晌午,農戶們在曬穀場擺了簡單的午飯。玉米餅、炒山菜、野蘑菇湯,都是山地裡的特產。張老倔拉著喬鄆坐在主位,非要給他夾菜:“喬主事,這野蘑菇是俺早上上山采的,鮮得很,你多吃點。”

蘇婉看著喬鄆手臂上的包紮,輕聲道:“傷口還疼嗎?我再給你換次藥,加些消炎的草藥。”

“不疼了,”喬鄆笑著擺手,“這點傷不算啥,能讓大家信咱們的新政,值了。”

王月瑤拿著一張新畫的“山地農作圖”,上麵畫著魚鱗坑、山地耬車、麥壟,還有遠處的果樹林:“等麥子收了,咱們在魚鱗坑邊種上花椒樹,既能防蟲害,又能給農戶多份收入。萊蕪的板結地,我想把耬車的鐵鏵換成雙鏵,一前一後,深鬆土壤。”

喬鄆接過圖紙,看著上麵生動的線條,心裡滿是期待。泰安的推廣從最初的質疑,到現在的全員參與,靠的不是強硬的手段,而是實實在在的效果和真心的付出。救孩子的事雖然驚險,卻讓他和農戶們的心貼得更近了。

夕陽西下,山地上的魚鱗坑反射著金光,剛發芽的麥苗在晚風中輕輕搖曳。喬鄆和團隊坐在曬穀場的石凳上,看著農戶們扛著農具回家,孩子們在田埂上追逐,手裡拿著用山棗枝編的小籃子。

“明天我和王月瑤去萊蕪考察,”喬鄆對眾人道,“陳先生和林硯留在泰安,指導後續的田間管理;蘇婉,你把耐旱拌種劑和鬆土草藥水的配方寫下來,交給張老倔,讓他教給其他農戶;趙虎,你帶兩個護院,盯著山地的安全,彆讓碎石滑坡傷了人。”

蘇婉從藥箱裡拿出一個布包,遞給喬鄆:“裡麵是消炎的草藥膏和防蚊蟲的藥包,萊蕪的蚊子更毒,你帶在身上。傷口沒好利索,彆太用力。”

喬鄆接過布包,指尖觸到她細心縫的布帶,心裡暖暖的。山風吹過,帶來花椒樹的清香,遠處的泰嶽山影在暮色中漸漸模糊。雖然萊蕪的板結地是新的挑戰,但看著眼前泰安這片充滿希望的山地,看著身邊默契的夥伴,他知道,隻要一步一個腳印,用心對待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農戶,就沒有推不開的新政,沒有改不好的土地。

喜歡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請大家收藏:()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詩酒江湖:開局李白叫我親兄弟 凡人修仙:瘋了吧!你一百歲了還要修仙 一抹星辰照斜陽 父女梟雄:1975 重生歸來,韓少的野玫瑰殺瘋了 傻人傻福故事 風月外史 開局流放?星際頂級大佬求我撫慰 周律,你的聯姻對象是白月光 末世殺戮進化:屠儘一切方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