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嶧窪暖秧,神祭破迷_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 第47章 嶧窪暖秧,神祭破迷

第47章 嶧窪暖秧,神祭破迷(1 / 1)

嶧縣的春寒裹著窪地的潮氣,浸得人骨頭縫都發疼。喬鄆踩著黏膩的黑泥,褲腳卷到膝蓋,泥漿順著小腿往下淌,手裡的楊木杆時不時戳向育秧棚的竹架——棚頂的茅草被昨夜的寒風刮得漏了洞,裡麵的秧苗蔫頭耷腦,葉尖泛著焦黃色。“這地方不僅窪,還冷,”他對身後的趙虎道,“普通育秧法根本不行,秧苗剛冒芽就被凍壞,再加上鄉紳搞的‘祭河神’,農戶們不敢用新法子,真是難上加難。”

趙虎扛著一台“暖棚育秧耬”的模型,棗木架上纏著細密的竹條,能撐起半透明的油紙棚,底部裝著帶加熱槽的鐵鏵——是王月瑤結合嶧縣的春寒改的,加熱槽裡可放炭火盆,給秧苗保溫。“剛才問了李老爹,”他抹了把凍紅的鼻尖,“鄉紳周八爺每年春分都搞祭河神,逼農戶捐錢,說是‘不祭河神,秧苗必死’,去年有農戶沒捐錢,剛育的秧就被他的打手踩爛了。”

村頭的河神廟前,已經搭起了簡易的祭台。周八爺穿著綢緞馬褂,手裡撚著佛珠,正指揮家丁搬祭品:“每戶捐五文錢,少一文都彆想領‘神水’育秧!”人群裡,一個須發斑白的老漢蹲在地上歎氣,是村裡的老育秧能手李老爹,他身邊的竹筐裡,裝著幾株凍壞的秧苗,葉片蜷縮得像曬乾的草。

“李老爹,這秧苗怎麼回事?”蘇婉提著藥箱走過去,蹲下身翻看秧苗,指尖觸到冰涼的葉片,“是凍的,根還沒壞,還有救。”她從藥箱裡拿出一個陶罐,裡麵是橙黃色的“暖苗湯”,“這是用生薑、艾葉和桂皮熬的,兌水澆在秧根上,能提高抗寒力,再搭個暖棚,三天就能緩過來。”

王月瑤蹲在旁邊,快速組裝育秧耬模型:“這暖棚耬能一邊育秧一邊搭棚,油紙棚透光還保暖,加熱槽裡放炭火盆,晚上也凍不著秧苗。嶧縣的窪地泥稀,耬腳加了寬鐵掌,不會陷進去。”

喬鄆激活信息探查掃過秧苗和祭台:

【作物:水稻秧苗低溫凍傷,存活率30)】

【核心問題:春寒夜間溫度低至5c,低於育秧所需10c)+周八爺借祭河神斂財每年貪墨捐錢超百兩)】

【解決方案:蘇婉“暖苗湯+育秧暖棚”+王月瑤“加熱育秧耬”+揭穿祭河神騙局林硯已查到周八爺貪墨賬本)】

【潛在衝突:周八爺可能在祭典上煽動農戶鬨事,破壞試育秧】

“李老爹,”喬鄆走過去,遞過一把新編的竹耙,“咱們先搞半畝試育秧棚,暖苗湯和育秧耬都由互助會出,要是失敗了,損失算我們的;要是成了,再推廣,咋樣?”

李老爹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希望,又很快黯淡:“周八爺不會答應的,他說新法子是對河神不敬,會降災的。”

“敬神不如敬田,”喬鄆指著他筐裡的秧苗,“河神沒保住你的秧苗,咱們的法子能,你信我一次。”

當天下午,試育秧棚就在李老爹的田邊搭起來了。蘇婉帶著兩個婦人熬製暖苗湯,大鐵鍋裡的生薑和艾葉翻滾著,橙黃色的湯汁冒著熱氣,辛辣的香氣驅散了寒意。她用木勺將湯均勻澆在秧苗根部,凍蔫的秧苗仿佛瞬間精神了些。王月瑤和鐵匠一起,給育秧耬的加熱槽裝炭火盆,油紙棚撐起後,棚內溫度明顯升高,李老爹伸手探了探,驚訝道:“真暖和!比俺家炕頭還熱乎!”

傍晚,周八爺的家丁找到試育秧棚,一腳踹翻了炭火盆:“誰讓你們搞這些妖物的?周老爺說了,明天祭河神,所有人都得去捐錢,敢私育秧的,拆了他家的棚!”

趙虎立刻上前,棗木杆一橫:“光天化日,仗勢欺人,不怕官府治罪?”家丁們見狀,罵罵咧咧地走了,留下話:“明天祭典上,有你們好看的!”

陳默和林硯連夜從滕州趕來,林硯推了推眼鏡,將一本賬冊拍在桌上:“查清楚了!周八爺每年祭河神的捐錢,隻花十兩買祭品,剩下的都進了他自己腰包,去年還把‘神水’換成了普通河水,摻了點朱砂騙農戶。”

陳默撚著胡須,沉聲道:“明天祭典上,讓李老爹當眾說出自家秧苗被凍壞,而試育秧棚裡的秧苗活了的事;林硯把賬冊交給來觀禮的縣丞;喬鄆你負責鎮住場麵,防止周八爺的打手鬨事。”

第二天一早,河神廟前擠滿了農戶。周八爺站在祭台上,高聲喊道:“今年河神發怒,秧苗難育,每戶捐五文錢,求神水保佑,不然今年顆粒無收!”他剛說完,李老爹突然站出來,手裡舉著兩株秧苗:“大家看!這株是俺家凍壞的,這株是喬主事暖棚裡育的,活得好好的!周老爺的神水去年沒保住俺的秧,喬主事的法子能!”

農戶們嘩然,紛紛圍過來看秧苗,試育秧棚裡的秧苗翠綠挺拔,和自家凍壞的形成鮮明對比。周八爺臉色一變,厲聲喊道:“胡說!這是妖術!來人,把他的秧苗搶了!”

家丁們衝上來,剛要動手,趙虎帶著護院攔住他們。喬鄆走上祭台,拿起桌上的“神水”陶罐,倒出一點水在手裡,聞了聞:“這就是神水?不過是摻了朱砂的河水,騙誰呢?”他舉起林硯遞來的賬冊,“周八爺,這是你每年貪墨捐錢的賬本,縣丞大人就在那,你敢給大家念念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縣丞站在人群裡,臉色鐵青,上前一步:“周八,把賬本拿過來!要是屬實,本官饒不了你!”

周八爺見狀,腿一軟從祭台上摔下來,家丁們也不敢動了。農戶們看清了騙局,紛紛罵道:“原來是騙錢的!俺們的血汗錢都被他貪了!”“以後再也不信什麼祭河神了,信喬主事的法子!”

縣丞下令把周八爺押走,又對喬鄆道:“喬主事,嶧縣的育秧就靠你了,有什麼需要,官府全力支持。”

試育秧棚成了嶧縣最熱鬨的地方。蘇婉的暖苗湯供不應求,農戶們提著陶罐排隊來要,李老爹的老伴自告奮勇教大家熬製:“生薑要老的,艾葉得曬乾,熬到湯汁發黃才算好……”王月瑤的育秧耬也成了香餑餑,鐵匠鋪連夜趕製了十台,農戶們推著耬車在田裡穿梭,油紙棚連成一片,像白色的雲朵落在窪地上。

三天後,試育秧棚裡的秧苗長到了半尺高,翠綠挺拔,根須白淨。李老爹捧著秧苗,激動得手都抖了:“俺種了一輩子秧,從沒見過這麼壯的!喬主事,你真是俺們的救星!”

晌午,李老爹在自家院子擺了午飯。糙米飯、炒水芹、暖苗湯煮的雞蛋,簡單卻暖心。“這雞蛋是用暖苗湯煮的,”李老爹給喬鄆夾了一個,“香得很!以前育秧難,俺們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雞蛋,現在秧育好了,今年肯定能豐收!”

喬鄆咬了口雞蛋,溫熱的湯汁在嘴裡散開,帶著淡淡的薑香。蘇婉遞過一碗驅寒的紅糖薑茶:“嶧縣的春寒還要持續半個月,暖棚得再搭一陣子,我把暖苗湯改成了濃縮版,方便農戶攜帶。另外,窪地容易積水,我配了‘防澇根粉’,撒在秧根上,不怕雨水多。”

王月瑤拿著一張新畫的“窪地稻鴨共生”圖紙,鋪在桌上:“我和李老爹商量了,等秧苗移栽後,在稻田裡放些鴨子,鴨子吃害蟲,糞便當肥料,還能踩鬆泥土,促進排水。育秧耬也能改改,加個栽秧的小鬥,育秧和栽秧一步成。”

陳默撚著胡須,點頭道:“周八爺倒了,嶧縣的推廣就順了。下一步可以搞‘暖棚育秧+稻鴨共生+排水渠’三位一體,解決春寒、蟲害和澇漬三個問題。鄰縣台兒莊也是窪地,情況和嶧縣類似,可以讓李老爹帶著經驗過去,農戶幫農戶,更容易被接受。”

林硯推了推眼鏡,補充道:“我算了算,暖苗湯每畝成本兩文錢,育秧耬每台租金三文,農戶每畝能節省五文錢,再加上稻鴨共生的收入,今年至少能增收百文以上。”

傍晚,夕陽把窪地染成金紅色。育秧棚的油紙在餘暉中泛著光,秧苗在棚內輕輕搖曳,遠處的排水渠裡,清水潺潺流淌。喬鄆和團隊坐在田埂上,看著農戶們推著育秧耬穿梭在田裡,孩子們在棚邊追逐,手裡拿著用竹條編的小鴨子。

“明天我和李老爹去台兒莊看看,”喬鄆對眾人道,“陳先生和林硯留在嶧縣,盯著育秧推廣和稻鴨共生的規劃;蘇婉,你把暖苗湯、防澇根粉的配方整理成手冊;王月瑤,你留在嶧縣,指導鐵匠鋪趕製栽秧耬,等台兒莊確定推廣,再帶工具過去。”

蘇婉從藥箱裡拿出一個布包,遞給喬鄆:“裡麵是濃縮暖苗湯和防蚊藥包,台兒莊的窪地蚊子多,你帶在身上。還有這個——”她遞過一小包秧種,“這是試育秧裡選的良種,抗寒耐澇,讓台兒莊的農戶先試種。”

王月瑤也遞過一個育秧耬的模型:“給台兒莊的鄉紳看看,這是咱們在嶧縣的成果。要是他們的田有特殊情況,我遠程改圖紙,保證合用。”

喬鄆接過布包和模型,指尖觸到模型上溫熱的竹條,心裡滿是踏實。遠處的河神廟前,農戶們正在拆祭台,曾經用來斂財的地方,很快就要改成互助會的育秧技術站。農戶們的歌聲傳來,是改編的嶧縣小調,唱的是“暖棚育壯秧,田肥日子旺”。

夜色漸濃,田埂邊的燈籠亮了起來。喬鄆看著身邊默契協作的夥伴,蘇婉在整理草藥手冊,王月瑤在和鐵匠討論耬車改進,陳默在和田老栓商量台兒莊的行程,林硯在核對明天的物資清單,趙虎在遠處巡邏,身影沉穩。雖然台兒莊的推廣還需費心,但看著嶧縣這片從“凍死地”變“育秧田”的土地,感受著團隊的默契與農戶的信任,他知道,隻要用心對待每一寸土地,再冷的春寒,也擋不住秧苗破土的希望。

喜歡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請大家收藏:()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躺平哥哥,竟是萬古仙帝 快穿:美人總被強取豪奪 狂戰之阿爾塔特 蛇君纏吻:總裁的血甜小藥罐 小糊咖她靠釣魚佬人設爆紅了 快穿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輩分最高!年代團寵帶全村奔小康 錯撥一個號,我被陰濕大佬纏上了 玄幻:徒弟給力,為師打爆仙帝! 劍主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