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密巡遼東(1)_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3章 密巡遼東(1)(1 / 1)

京師獻俘的盛典餘音猶在,天啟皇帝朱嘯的目光已如鷹隼般投向帝國北疆那片剛剛愈合傷痕的土地——遼東。乾清宮內,燈火通明,氣氛肅穆。

“求桂。”朱嘯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目光落在下首一位身著禦賜麒麟服、英氣逼人卻又隱含貴胄雍容的青年身上。此人正是龍爪衛首領龍一,其另一重身份,乃是晉王世子——朱求桂。

“臣在!”朱求桂立刻單膝跪地,動作乾淨利落,絲毫沒有宗室子弟的驕矜之氣。他受命執掌龍爪衛,深知這是皇兄的莫大信任,更是對晉藩的籠絡與考驗。

“遼東初定,表象之下,暗流幾何?新政惠民,究竟落實幾分?朕需要一雙眼睛,一雙能看透州府奏報之外真實民情的眼睛。”朱嘯拿起一枚鐫刻著龍紋、更顯精致的千裡傳音符,以及一麵沉甸甸、刻有“如朕親臨,便宜行事”的禦賜金牌。

“你親自挑選二十名最精乾的龍爪衛,扮作各行當之人,秘密出京,深入遼東各府縣,乃至鄉村野店。持此符牌,遇事可臨機決斷,有先斬後奏之權!重點查訪:學堂是否真建?孩童是否真學?朝廷撥付的耕牛、種子是否真到了百姓手中?地方官吏是勤政愛民,還是欺上瞞下、盤剝依舊?朕,要聽最真的話!”

朱求桂深吸一口氣,雙手高舉,接過那重於千鈞的符牌,眼中閃爍著銳利與忠誠的光芒:“臣,朱求桂,領旨!必以親王世子之身擔保,洞察幽微,將遼東之真實,纖毫畢現,稟報皇兄!”

當夜,二十餘騎精乾人馬,如同幽靈般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京師的夜色中,直奔山海關外。他們的行動,甚至瞞過了大部分朝廷官員。

遼東的深秋,已是寒氣逼人。遼陽府以南百裡的官道上,行人稀疏,道旁的白楊樹葉子早已落儘,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椏倔強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朱求桂將二十餘人分成六組,朱求桂自己帶著三騎不緊不慢地行進著,馬蹄踏在凍得硬實的土路上,發出沉悶的嘚嘚聲。

為首一人,正是扮作遊學書生的晉王世子、龍爪衛指揮使朱求桂。他身著一件半舊的青布直裰,頭戴方巾,雖作寒素打扮,但那挺直的脊梁、銳利深邃的眼神,以及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氣度,仍與尋常士子迥然不同。身後兩位,是他精挑細選的龍爪衛乾將,此刻也扮作書童和護衛模樣,目光機警地掃視著四周,沉默地保持著一段恰到好處的距離。

他們是奉密旨出京,暗查遼東民情的。連日來,他們走訪了軍營、府衙、市集,所見所聞,有喜有憂。喜的是大軍駐防森嚴,秩序初步恢複;憂的是一些地方吏治依舊混沌,新政執行冷暖不一。朱求桂的心情,也如同這遼東的天氣,帶著幾分清冷與沉重。

此行刻意避開大路,專尋鄉村小徑,欲窺探最真實的民間生態。前方是一個名為李家屯的村落,看上去與遼東千百個村莊並無二致,低矮的土坯房舍,稀疏的炊煙,戰火留下的殘垣斷壁尚未完全修葺完畢,透著一股劫後餘生的凋敝。

然而,就在馬匹即將穿過村口時,一陣風送來了些許異樣的聲音,讓朱求桂猛地勒住了韁繩。

那是聲音!

並非雞鳴犬吠,也非村民的閒談勞作之聲,而是一種……雖稚嫩,卻異常整齊、帶著某種奇特韻律的誦讀聲!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是《百家姓》!

在這僻遠的、剛剛經曆戰火洗禮的遼東鄉村,竟然傳來了孩童的讀書聲?朱求桂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光芒。他側耳細聽,那聲音雖不算洪亮,卻清晰可辨,帶著孩童特有的清脆,努力而認真地跟隨著一個略顯蒼老的領讀聲。

“走,去看看。”朱求桂心中一動,調轉馬頭,循著聲音的方向緩緩行去。兩名護衛立刻警惕起來,手不自覺地向腰間隱藏的短刃摸去,被朱求桂一個眼神製止。

聲音源自村東頭一座看起來新修繕不久的土坯院子。院牆不高,可以看到裡麵屋頂新鋪的茅草。那扇簡陋的木門虛掩著,讀書聲正是從裡麵毫無阻礙地流淌出來。

朱求桂示意護衛留在院外警戒,自己輕輕推開木門,走了進去。

院子不大,打掃得卻十分乾淨。正麵是三間土坯房,中間那間的房門開著,景象一目了然。隻見十幾名年紀不一、約莫從五六歲到十一二歲的孩童,正擠在屋內。他們身上的棉襖大多打著補丁,漿洗得發白,卻異常整潔。小臉凍得有些發紅,但每個孩子都挺直了小小的腰板,眼睛瞪得溜圓,緊緊盯著前方一位須發花白、穿著洗得發白的舊儒袍的老先生。

老先生手持一本邊角磨損嚴重的《百家姓》,抑揚頓挫地領讀著。孩子們跟著大聲誦讀,小手還下意識地在破舊的桌麵上比劃著。那些所謂的“桌椅”,不過是些用粗糙木板拚湊而成的長條桌和矮凳,甚至有幾個孩子是搬了磚塊墊著坐在那裡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屋內沒有火盆,寒意並未被完全隔絕,可以看到孩子們誦讀時呼出的白氣。但沒有任何一個孩子瑟縮懈怠,每一雙眼睛裡都閃爍著一種近乎饑渴的明亮光芒,那是一種對知識最原始的向往和專注,純粹而動人。

朱求桂靜靜地站在院中,沒有打擾。他這位見慣了宮廷奢華、軍陣殺伐的親王世子,此刻竟被這簡陋土屋中的一幕深深撼動了心神。這朗朗讀書聲,比任何凱旋捷報、比任何祥瑞吉兆,都更能讓他感受到一種蓬勃的、名為“希望”的力量正在這片飽受創傷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不知過了多久,屋內傳來老先生略顯沙啞的聲音:“好了,今日就到此為止。回去後,將今日所學的二十姓,各自默寫十遍。明日抽查。”

“是,先生!”孩子們齊聲應道,聲音響亮。

課業結束,孩子們如同小鳥般歡快地湧出屋子,看到院中站著一位陌生的書生哥哥,都好奇地放慢了腳步,怯生生又帶著打量的目光投向他。

朱求桂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這時,他注意到院牆根下,蹲著一位正在抽旱煙的老漢,皮膚黝黑,滿臉皺紋,是標準的遼東老農模樣。老漢也正眯著眼打量著朱求桂。

朱求桂走上前去,拱手施了一禮,用遊學書生慣有的客氣口吻道:“老丈請了。晚生路過寶地,聽得讀書聲,心生好奇,冒昧進來一觀。貴屯這學堂,辦得可真是不錯。”

那老漢見朱求桂舉止斯文,談吐有禮,戒心便去了大半。他磕了磕煙袋鍋子,臉上露出一種混合著自豪與感慨的神情,話匣子也打開了:“是啊,先生是讀書人,咱老李不會說瞎話。這學堂,真是辦得好!托萬歲爺的洪福!托孫青天孫承宗)的福啊!”

他指了指那屋子:“這學堂,是官家下了死命令,各個村子都必須辦的!先生是咱村裡十幾戶人家,你家出半鬥穀子,我家出幾升麥子,湊份子請來的老秀才!娃娃們來念書,一個銅板都不要!官家還說,等以後光景好了,這先生的束修,官家還要補貼哩!”

老漢越說越激動,眼睛都有些發亮:“先生您說,這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啊!咱李家屯祖祖輩輩刨食吃,啥時候想過自家的泥腿娃,也能像城裡的少爺們一樣,坐進學堂裡認字斷文?這都是萬歲爺打了大勝仗,趕跑了天殺的韃子,才給咱老百姓帶來的好光景啊!”

正說著,那個課上最大膽、虎頭虎腦的小男孩並沒有立刻跑開,反而湊了過來,仰著小臉,一雙烏溜溜的眼睛毫不怯場地盯著朱求桂,突然開口問道:“先生,先生!您是從京城來的嗎?您肯定見過萬歲爺,對不對?”

朱求桂微微一怔,隨即莞爾,蹲下身來,平視著小男孩,柔聲道:“哦?你為什麼這麼問?”

小男孩挺起胸膛,聲音清脆響亮,帶著孩童特有的認真和崇拜:“俺爹說的!京城的人都氣宇軒昂,俺爹還說萬歲爺是天上的紫微星下凡,帶著天兵天將,把壞韃子都打跑了!讓俺們能安心種地,還能念書!先生,京城是不是特彆大?萬歲爺是不是特彆威風?俺以後長大了,也要像盧象升大將軍那樣,騎著高頭大馬,拿著長槍,保家衛國,把所有的壞蛋都打跑!”

孩童的話語天真爛漫,卻擲地有聲,那稚嫩的臉龐上洋溢著的憧憬與豪情,純粹而熾熱,仿佛能驅散遼東所有的寒意。

朱求桂看著這孩子,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深深觸動了。他仿佛看到了帝國未來的脊梁,正在這簡陋的學堂中,伴著《百家姓》的誦讀聲,一點點茁壯成長。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無比認真地說道:“好孩子,有誌氣!萬歲爺若聽到你這番話,定然十分欣慰。好好讀書,好好練武,將來這大明江山,還要靠你們來守護。”

小男孩得到鼓勵,高興得小臉放光,用力地點了點頭,這才蹦跳著跑開了。

老漢在一旁嗬嗬地笑,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這孩子,是俺們屯裡民兵隊長的娃,性子野,就佩服大將軍大英雄,讓先生見笑了。”

朱求桂站起身,望著小男孩遠去的背影,又回頭看了看那飄出朗朗書聲的土坯學堂,心中感慨萬千。他之前看到的那些吏治弊端、執行不暢,固然令人憂心,但眼前這最基層、最樸素的景象,卻讓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皇兄新政所帶來的強大生命力,以及民心之所向。

這李家屯的讀書聲,或許微弱,卻清晰地向這位微服私訪的親王世子證明著:戰爭的創傷終將愈合,希望的種子一旦播下,便會在最貧瘠的土地上,頑強地破土而出。

他沒有再多問什麼,向老漢拱手道彆,轉身走出院子。翻身上馬後,他對一名護衛低聲吩咐:“記下這個村子,這位老先生。回去後,以‘熱心文教士子’的名義,匿名捐贈一批筆墨紙硯和禦寒衣物過來。”

“是,公子。”護衛低聲應道。

朱求桂最後看了一眼那炊煙嫋嫋、書聲暫歇的李家屯,一抖韁繩,輕叱一聲:

“我們走。”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鐵血使節:一人滅一國 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假孕成真,陰鷙反派求放過 三國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亮劍:橫掃晉察冀 娛樂:我吃天仙軟飯,蜜蜜醋了! 我在萬界鑄永恒之永恒天尊 你看見未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