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二次科舉_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5章 第二次科舉(1 / 1)

天啟十三年十一月初,皇極殿大朝會。

天啟皇帝朱嘯高踞禦座,目光掃過丹陛下的文武百官,聲音沉穩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

“眾卿,東虜已平,樂浪歸流,此乃社稷之幸。然,北疆之外,遠未靖寧。林丹汗雖敗走西竄,其心未死,仍控漠南部分;朵顏三衛,首鼠兩端,時降時叛;漠北韃靼諸部、土默特殘部,皆於草原深處虎視眈眈,猶如群狼環伺。於大明而言,此乃心腹之患,不可不察。今日朝會,便議一議,這北疆之患,當如何應對?眾卿可有良策?”

皇帝的話音剛落,朝堂之上立刻如同投入了一塊巨石,激起千層浪。

兵部尚書王在晉率先出列,語氣鏗鏘:“陛下!漠北諸部,畏威而不懷德!東虜覆滅之殷鑒不遠,然其未必真心臣服。臣以為,當效漢武帝舊事,遣精銳騎兵,出塞千裡,尋其主力而擊之!以雷霆之勢,犁庭掃穴,方可保北疆十年太平!”

首輔袁可立卻緩緩搖頭,出言更為持重:“李尚書之言,雖顯國威,然需慎之。漠北地域遼闊,氣候惡劣,敵蹤難尋。大軍遠征,糧草輜重轉運艱難,若敵避而不戰,或以遊騎襲擾,我師必疲於奔命,恐重蹈前朝覆轍。況國內方經大戰,樂浪初定,遼東開發需時,實不宜再啟大規模戰端,空耗國力。”

戶部尚書畢自嚴立刻附和袁可立:“首輔老成謀國!陛下,東征之役,雖勝,然耗餉甚巨。遼東開發,移民實邊,更需海量錢糧。國庫雖因新政漸豐,然同時支撐大規模北伐與遼東建設,力有未逮。當以休養生息,鞏固已得之地為先。”

五軍都督府的一位老都督則道:“然則,豈能坐視虜寇壯大?不如加強邊牆,增築堡壘,廣設烽燧,以精兵強將鎮守九邊,使其不敢南下牧馬。待國力充盈,再圖後舉。”

新任的平海侯李定國此時出列,聲音清朗:“陛下,諸位大人!末將以為,攻守須得兼備,剛柔並濟。可一方麵,精選騎卒,組成數支快速反應的‘遊騎軍’,配備精良騎具、強弓勁弩,乃至部分輕型火炮,不時出塞巡弋,主動打擊靠近邊牆的部落,彰顯武力,使其不敢輕易寇邊。此乃‘以攻代守’。另一方麵,可重啟或擴大與蒙古各部的‘互市’,但需嚴加管控!以其所需之茶、布、鐵器限農具)、糧食,交換其馬匹、牛羊、皮貨。使其依賴於我,則戰意自消。同時,可效仿遼東故事,招撫部分願意歸順的小部落,賜予草場,令其為大明守邊,以夷製夷!”

武英殿大學士張國紀皇家商會)補充道:“李侯爺所言互市,大有可為。不僅可安邊,亦可使我皇家商會獲取優質戰馬與畜力,利國利民。然需嚴防鐵器、兵器等流入。”

各方意見激烈交鋒,各有道理。

天啟帝朱嘯靜靜聆聽,手指輕輕敲打著龍椅扶手。待眾人議論稍歇,他才緩緩開口,一錘定音:

“眾卿所言,皆有其理。北疆之事,確不可一味用強,亦不可坐視不理。朕意已決:”

“一,采納李愛卿之策。於九邊精銳及京營騎卒中,遴選健兒,組建三支‘龍騎營’,每營五千人,配雙馬乃至三馬,精甲利刃,由李定國統一調度訓練,輪番出塞巡狩,主動邀擊,揚我國威!”

“二,擴大邊市,嚴加管理。於宣府、大同、薊鎮等地,增設或擴大官辦互市場所,由朝廷、內帑及皇家商會共同掌控交易,以茶帛糧鹽,易其馬匹牛羊。嚴禁火藥、兵器、甲胄流出。派專員記錄各部交易情況,以此察其動向。”

“三,招撫分化。遣能言善辯之士,攜厚禮,秘密聯絡漠北與林丹汗、土默特有隙之部落,許以厚利,誘其來歸,或使其內亂。”

“四,鞏固邊防。命工部、兵部,勘察邊牆險要之處,酌情用新式‘明礁水泥’加固或增築堡壘、炮台,尤其是通往遼東之走廊地帶,需確保暢通無阻。”

“如此,剛柔並濟,步步為營。待遼東糧倉豐盈,國庫充實,再觀漠北之變。眾卿以為如何?”

皇帝的策略綜合了各派優點,且顯得務實而富有遠見,群臣紛紛躬身:“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與此同時,一場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屆的科舉考試——第二次新式科舉,正在北京貢院隆重舉行。

有了第一次南京科舉的經驗以及天工院數年來的大力推廣和係統科技的暗中助推,新學思想、格物之理早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詞。此次科舉,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英才,他們不僅熟讀經史,更對數學、格物、地理、乃至新興的“化學”、“物理”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獨到的見解。

貢院之外,人山人海。送考的、看熱鬨的、乃至各大工坊商會前來提前物色人才的眼線,絡繹不絕。

“聽說這次考題,又有新花樣了!不止要寫文章,還要演算那叫什麼…微積分的?”

“何止!據說還有畫圖題,要設計一種省力的機械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工院出的那些書,這下可派上大用場了!幸好俺苦讀了大半年!”

考場之內,氣氛更是緊張而熱烈。與以往科舉的沉悶不同,此次考試過程中,不時可以聽到考生因為遇到巧妙題型而發出的輕聲驚歎,或是因為思路豁然開朗而壓抑的興奮低呼。

閱卷過程更是讓來自翰林院和天工院的考官們大開眼界,驚喜連連:

?一名來自廣東的考生,其答卷中不僅精準地計算了水流速度與水車功率的關係,更設計出了一套利用齒輪組提升效率的聯動裝置圖,思路之精巧,令幾位精通機械的考官拍案叫絕。

?一名來自南直隸的學子,在“策論”中並未空談治國方略,而是詳細論述了如何利用北方煤礦與南方鐵礦,通過優化水路和新建鐵路進行調配,以大力發展“鋼鐵工業”的宏偉構想,其視野之前瞻,仿佛親眼見過帝國未來的工業藍圖。

?一名出身陝西工匠家庭的青年,其數學答卷幾乎滿分,更在附加題中,提出了一種基於幾何光學原理改良望遠鏡鏡片研磨精度的方法。

?還有考生嘗試用初步的化學知識解釋金屬鏽蝕原理並提出防護方法;有人繪製了精細的沿海地圖並標注了理想港口位置及防禦要點;甚至有人根據農書和格物知識,設計了一種可調節行距和深度的新式耬車!

這些試卷所展現出的不再是死記硬背的章句,而是蓬勃的創造力、嚴謹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強大能力。他們中的許多人,或許經史子集功底不如傳統士子深厚,但在新學的領域,他們無疑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頭腦。

閱卷結束後,主考官徐光啟捧著幾份最優秀的試卷,激動地向朱嘯彙報:“陛下!人才!這些都是經世致用的真正人才啊!其心思之巧,見解之深,遠超臣之預料!新學之興,國之大幸!”

朱嘯翻閱著那些充滿了圖形、公式和奇思妙想的答卷,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通過這些科舉選拔出來的,將是未來推動帝國走向更強盛的中堅力量。係統的科技傳播與帝國的政策引導,正在結出累累碩果。一個科技與人才並重的盛世,已然拉開了序幕。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第四天災:到底誰才是域外天魔 模擬器:我,諸天至高家族老祖! 超神之自研戰錘40K科技 奪回家產,資本家大小姐下鄉邊疆 死亡遊戲:失敗者的逆襲 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