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四年春,太和殿前廣場,旌旗儀仗森嚴,文武百官依序而立。新科貢士們身著青色進士服,按會試名次屏息凝立,等待著決定命運的最終時刻。陽光灑在琉璃瓦上,折射出璀璨光芒,映照著每一張年輕而充滿期盼的臉龐。
宣旨太監立於丹陛最高處,展開金燦燦的皇榜,氣運丹田,那悠長而極具穿透力的唱名聲響徹廣場:
“天啟十四年甲戌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陳子龍南直隸鬆江府)!賜進士及第!”
呼聲落下,一位年約二十五六、身姿挺拔、麵容俊朗儒雅中透著一股不凡銳氣的青年,沉穩出列。他步伐穩健,行至禦道中央,向大殿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禮,動作流暢而莊重。人群中響起一陣壓抑的低呼,許多人早已聽聞此子才名,知其不僅經史嫻熟,更精於實務策論,乃本屆公認的魁首熱門。
“第一甲第二名——薄玨南直隸蘇州府)!賜進士及第!”
一名氣質略顯文弱、眼神卻異常專注清澈的青年應聲出列。他似乎有些不習慣如此隆重的場合,臉頰微紅,但行禮時一絲不苟。熟知內情者皆知,此人在算術、格物之上有驚人造詣,試卷中所呈儀器圖樣之精巧,計算之縝密,令人歎服。
“第一甲第三名——孫和鼎浙江紹興府)!賜進士及第!”
第三名探花郎出列,麵如冠玉,風度翩翩,舉止從容優雅,令人見之忘俗。其文章辭采斐然,更難得的是對經濟統籌、宏觀規劃頗有見地。
三鼎甲確立,隨後,太監繼續高聲唱名,從第二甲、第三甲共計錄取了六百六十六名新科進士!浩蕩的隊伍,預示著帝國又迎來了一批飽學之士。喜訊隨著快馬飛奔出京,必將再次攪動天下士林。
乾清考教·天子垂詢
按新製,殿試傳臚後,皇帝將於乾清宮親自考教前十名進士,謂之“小廷試”。這不僅是殊榮,更是皇帝直接甄彆人才、確定最終排名及未來任用方向的關鍵環節。
乾清宮內,檀香嫋嫋,氣氛莊重肅穆。朱嘯端坐龍椅,首輔袁可立、兵部尚書李邦華、東閣大學士徐光啟等重臣分列兩側。十名新科精英分批入內,雖難免緊張,但大多能保持儀態。
首輪,三鼎甲入內。
朱嘯首先看向陳子龍,問道:“子龍,樂浪新附,百事待興。若任你為一方守牧,當以何為先,何以安民興土?”
陳子龍略一沉吟,朗聲答道:“回陛下,臣以為當以三事為先:一曰靖地方,清剿殘匪,編練鄉勇,保境安民,使民有所依;二曰興文教,廣設學堂,推行漢化,導民向善,使民知禮儀;三曰促生產,分發農具耕牛,鼓勵墾殖,疏通商路,使民得溫飽。三事並行,根基乃固。”
朱嘯微微頷首,不置可否,目光轉向薄玨:“薄玨,朕觀你試卷,於光學器械頗有心得。若軍中欲改良千裡鏡,使觀敵更遠更清,爾有何策?”
薄玨眼睛一亮,談及專業便忘了緊張,語速加快:“陛下,臣以為可從三處著手:一磨鏡片,需尋更純淨水晶或琉璃,改進研磨工藝,求其曲麵更精;二改鏡筒,可加設調節螺旋,便於精準對焦;三思結構,或可嘗試雙筒並列,以利雙目觀測,減輕疲乏。臣可繪詳圖並試製…”
“好!”徐光啟忍不住低聲讚了一句。朱嘯也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最後問孫和鼎:“和鼎,遼東墾荒,移民日眾,糧秣轉運、倉儲管理至關緊要,你可有良策以增其效?”
孫和鼎從容應答:“陛下,臣以為需統規劃,於各府要衝之地預設大型官倉;疏通道,充分利用遼河水運,並規劃輔以新式公路連接倉儲點;嚴簿記,采用新式複式記賬法,清晰錄入支出收入,嚴防貪弊;預調配,根據移民抵達批次與墾荒進度,提前調度糧種工具,避免延誤農時。”
朱嘯聽後,麵露讚許。
隨後,其餘七名進士依次入內接受垂詢。
第四名,宋繁星江西南昌府),被問及“如何提升農具效率”,他詳細闡述了基於力學原理改良犁鏵、水車的具體方案,甚至提到了利用風力。
第五名,李信河南開封府),被問及“邊市管理如何防弊”,他提出了嚴格的票據製度、輪崗監察和與商會聯保的策略。
第六名,方以智南直隸安慶府),被問及“格物之理如何惠及民生”,他暢談了力學、熱學在器械、紡織、冶煉等方麵的應用前景,思維極為開闊。
第七名,張家玉廣東東莞),被問及“海防要點”,他結合地理、水文,提出了重點防禦與主動巡弋相結合的觀點,頗具戰略眼光。
第八名,楊廷麟江西吉安府),被問及“教化百姓之方”,他強調需編撰淺顯易懂的農書、工技手冊,通過學堂和鄉紳廣泛傳播。
第九名,文安之湖廣荊州府),被問及“刑律如何於新地施行”,主張“約法簡章,循序漸進,既明法度,亦順俗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十名,張重熙江西撫州府),被問及“如何鼓勵工商”,建議降低邊關商稅、提供官貸扶持特色作坊,並保護專利。
朱嘯與重臣們就每個人的回答都進行了簡短討論或追問,現場仿佛一場最高級彆的人才答辯會。皇帝對這批學子展現出的務實精神、專業知識和開闊思路極為滿意。
最終,朱嘯金口玉言,欽定名次不變,陳子龍為本科狀元。並勉勵眾人:“爾等皆乃國之棟梁,望爾等不負所學,不負朕望,將來於各自之位,為國效力,為民請命!”
“臣等謹遵聖諭!必竭儘所能,報效皇恩!”十人齊聲應諾,聲震殿宇。
英才北赴·建功立業
數日後,任命下達。六百六十六名新科進士中,整整三百三十三人被授予遼東四府及樂浪省之職!
陳子龍授樂浪省漢城府通判正六品),掌糧運、農田、水利等,皇帝期望他將所言策略付諸實踐。
薄玨授工部遼東清吏司主事正六品),派駐遼陽府,專司器械改良與工業督導。
孫和鼎授戶部北疆清吏司主事正六品),派駐開原府,統籌墾荒物資。
宋應星授開原府推官正七品),兼勸農事。
李信授安東市舶司副提舉從七品),監管邊市。
方以智授天工院格物所研習特設職位),留京但需定期赴遼東考察。
張家玉授登萊水師參軍正七品),負責海防文書策劃。
楊廷麟授遼陽府教授正七品),掌一府教育。
文安之授錦州府推官正七品),掌刑名。
揭重熙授皇家商會遼東分會理事特設職位),促進工商。
旨意明確,要求他們即刻赴任,不得延誤。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