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文華殿偏殿,皇子學堂。
翰林學士楊觀光手持書卷,正為皇子及伴讀們講授《尚書·禹貢》。太子朱慈熠端坐於首位,聽得全神貫注,不時在麵前的宣紙上記錄要點。
坐在他下首的,是七歲的二皇子朱慈煊範貴妃所出)。他生得眉清目秀,性情溫和,頗有書卷氣。此刻正襟危坐,姿態優雅,聽得十分認真,偶爾還會微微頷首,似乎對先生所講深以為然。
坐在朱慈煊對麵的,則是同歲的三皇子朱慈炤任淑妃所出)。這孩子與朱慈煊的安靜截然相反,天生好動,一雙眼睛骨碌碌轉個不停,顯然對枯燥的經義興趣缺缺。他一會兒擺弄一下腰間的小玉佩,一會兒偷偷打量旁邊幾位勳貴子弟伴讀的表情,顯得有些坐立不安。
再旁邊,是七歲半的長公主朱明洛李月蟬所出)。她繼承了其母的靈秀,容貌精致,一雙大眼睛充滿了好奇與狡黠。她雖也規規矩矩坐著,但小腦袋卻微微歪著,似乎在想些彆的什麼,嘴角還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調皮笑意。
學堂內還有幾位新晉勳貴子弟作為伴讀:
?張振邦6歲):鎮國公張國紀之孫,長相斯文,舉止有度,但眼神靈動,透著聰慧。
?盧承恩7歲):遼國公盧象升之孫,身板比同齡人結實,眉宇間已有幾分其祖父的剛毅之氣,坐姿筆挺,聽得格外認真,尤其涉及軍事地理部分。
?曹龍6歲):冠軍侯曹變蛟之子,虎頭虎腦,精力旺盛,是太子的死黨兼跟班,此刻雖然努力坐直,但小屁股總忍不住微微扭動,眼神不時瞟向太子,滿是崇拜。
楊觀光抑揚頓挫地講著:“……故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目光掃過諸位皇子,“殿下們可知,這‘奠高山大川’是何意?便是劃定九州疆界,理清山川脈絡,使之各有所歸,此乃聖王定鼎、安撫天下之本也…”
太子朱慈熠聽得入神,不由發問:“先生,書中說‘淮海惟揚州’,那台灣島在古時屬揚州之境嗎?如今紅…西夷竊據,是否正因疆界未‘奠’之故?”
楊觀光撚須微笑,對太子的舉一反三頗為讚賞:“殿下聰慧,能聯係時政,甚好。按古地理,台灣確在揚州域外,然其地毗鄰閩越,土人風俗亦有相通之處。陛下聖明,已決意將台灣納入王化,重定疆理,將來編纂地理誌,必會載入《禹貢》新篇。此正合聖王‘奠山川’之意,驅逐西夷,便是要‘奠’定我大明海疆!”
朱慈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小臉上滿是鄭重:“學生明白了。我就說我許久沒見到我鄭侍讀了,原來被父皇派出打仗了,待鄭將軍收複台灣,學生定要好好研習其地理民情,將來或可助父皇穩固東南屏障。”
二皇子朱慈煊也輕聲附和:“皇兄說的是。地理之學,關乎國政,不可不察。”他說話慢條斯理,顯得十分穩重。
盧承恩聽得兩眼放光,忍不住插話道:“先生,台灣島地形如何?可有險要關隘?登陸作戰該選何處?”他顯然更關心軍事層麵。
楊觀光笑道:“盧公子問得好。台灣地形,東高西低,中部多山,沿海多平原沙洲。登陸之地,首重港口水深與腹地開闊…據聞西夷所據之熱蘭遮城、聖薩爾瓦多城,皆選址極佳…”
就在這時,一旁的三皇子朱慈炤大概是實在坐不住了,趁著楊觀光講解地形的功夫,偷偷從筆筒裡抽出一支小號的狼毫筆,蘸了點清水,悄悄伸到前麵,想去撩撥坐在他前位的鎮國公之孫張振邦腦後束發的絲絛。
長公主朱明洛眼尖,立刻看到了三哥的小動作,她非但不阻止,反而用手帕掩著小嘴,無聲地偷笑,一雙大眼睛彎成了月牙,顯然覺得很有趣。
張振邦感覺腦後異樣,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卻不敢回頭,身子繃得緊緊的。
“慈炤!”太子朱慈熠低沉而帶著威嚴的聲音響起。他雖然年紀也不大,但身為儲君,自有一股氣勢。他並未轉頭,目光依舊看著先生,但聲音卻清晰地傳到了朱慈炤耳中:“坐好!專心聽講!”
朱慈炤嚇了一跳,手一抖,毛筆掉在了地毯上。他訕訕地收回手,偷偷瞥了一眼麵色嚴肅的皇兄,癟了癟嘴,總算老實了一些。
坐在太子旁邊的曹龍,立刻對著三皇子的方向揮了揮小拳頭,齜了齜牙,做出一個“再搗亂揍你”的凶巴巴表情,忠心耿耿地維護著太子的威嚴。
楊觀光似乎並未察覺身後的小小風波,繼續講學。
過了一會兒,楊觀光講到“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筱、簜…”提及古揚州的貢品有金、銀、銅和美竹等物時。
長公主朱明洛忽然舉起小手,聲音清脆地問道:“先生先生,那台灣島上也有金子嗎?有沒有好看的大竹子?鄭將軍打敗紅毛夷後,會不會也給我們進貢這些呀?”她的思維天馬行空,充滿了孩童的好奇心。
楊觀光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一怔,隨即失笑:“公主殿下,台灣物產,典籍記載不詳。然據零星海商傳聞,其地山林茂密,物產應當頗豐。是否有金礦美竹,待王師收複,自然知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慈炤忍不住又插嘴,帶著點興奮:“肯定有!說不定還有會唱歌的大鳥和比房子還大的魚!”他又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朱慈熠無奈地看了弟弟一眼,這次倒是沒立刻斥責,隻是輕輕搖了搖頭。
課堂氣氛因為孩子們天真爛漫的提問而輕鬆了不少。楊觀光也是見慣了小皇子小公主們的性子,耐心引導,將話題又拉回經義,但也會穿插一些海外奇聞,引得孩子們包括幾位伴讀)都聽得津津有味。
而另一邊,年僅三歲的嫡次子四皇子朱慈煜,則待在專為幼齡皇子設置的蒙學齋裡。這裡的規矩寬鬆許多。慈煜穿著一身喜慶的紅色小棉襖,像個圓滾滾的福娃娃,正坐在厚厚的地毯上,擺弄著一套精美的木製戰艦模型,正是工部匠作局按“鎮海號”等比縮小的玩具。
“轟!轟轟!”小家夥口齒不清地給自己配音,推著模型在毯子上“航行”,撞翻了一排代表“倭寇”的小木人,玩得不亦樂乎。
負責照看的嬤嬤和女官們忍俊不禁。一位新來的女官試著拿起一本《三字經》,柔聲道:“四皇子,我們來念書好不好?‘人之初,性本善…’”
朱慈煜抬起頭,眨巴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忽然伸出小胖手指著窗外的天空,奶聲奶氣地、極其認真地說:“不念!飛!大鳥!鐵鳥!帶煜兒飛!去打紅毛壞蛋!”
嬤嬤們頓時笑作一團,隻當是孩童的囈語。她們並不知道,這無心之語,或許正暗合了其父皇那深藏於九天之上的、超越時代的雄心與藍圖。
學堂之內,一靜一動,一莊一諧。太子沉穩好學,心係社稷;二皇子溫文爾雅,喜好詩書;三皇子活潑好動,精力旺盛;長公主古靈精怪,思維跳脫;嫡次子四皇子)憨態可掬,童言無忌。幾位皇子公主,性格迥異,卻都沐浴在帝國日益強盛的榮光之下,他們的未來,也將與這片遼闊的江山緊緊相連。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