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台灣府,下轄數縣,移民實邊,軍屯民墾齊頭並進!招募閩粵貧民前往拓殖,給予土地、農具、減免賦稅!”
“以台灣為前出基地,加強對琉球、呂宋、舊港宣慰司等地的控製與影響力!南海諸島,需勘測立碑,宣示主權!鼓勵商船前往貿易,水師為其護航!”
內閣與戶部、兵部官員紛紛領命。
“第四路:戰俘處置與外交運用!”
“三法司會同禮部、兵部,依《大明律》,對荷蘭戰俘進行公開、公正審判!首惡揆一、特羅普等)必判極刑!餘者按罪責輕重,或服苦役修路、開礦),或羈押待贖。”
“然,審判需有程序,可允許荷蘭東印度公司特使通過鄭芝龍渠道)聘請狀師律師)為其辯護,亦可允許西夷各國使節旁觀。朕要讓他們輸得心服口服,更要讓萬國皆知我大明乃法治之邦,非野蠻嗜殺之輩!但法理如山,絕不容情!”
“此事,可作為與西夷談判的籌碼。彼等若想贖回部分俘虜,需拿出足夠的誠意:賠償軍費、公開道歉、承諾永不犯境、並開放其控製下的商站如印度、非洲據點)於我大明商船,允我設立商館!”皇帝此舉,既維護了法律尊嚴,又將其轉化為外交和經濟的利器。
刑部尚書解學龍、禮部尚書孫慎行兼管藩務)躬身領旨:“臣等明白,必依法辦理,彰顯天朝氣度法統!”
“第五路:人才薈萃與科技升華!”
“著吏部、兵部、天工院聯合發文,向全國征集格物人才、巧手工匠!凡有真才實學者,不論出身,皆可至各地天工院分院考核,一經錄用,待遇從優!”
“命徐光啟、宋應星組織人手,根據新得知識,開始編纂《天工開物·新編》,係統總結收錄最新格物之學、工藝之術,刊行天下,以為推廣!”
“另,朕已得數位精通船舶設計之大才龍魂召喚),不日將抵達南京龍江船廠報到,俞谘皋需妥善安排,使其人儘其才!”皇帝輕描淡寫地又拋出一個“天啟”。
俞谘皋雖覺驚奇,但已習以為常,立刻應下。
二、保障:傾國之力,排除萬難
皇帝環視眾人,語氣轉為凝重:“以上諸策,耗資巨萬,牽扯極廣,必遇阻力。然,此乃國運所係,不容有失!”
“戶部!”他看向戶部尚書。
“臣在!”
“統籌國庫及海關收入,設立‘強海興工’特彆基金,優先保障上述項目銀錢撥付!若有短缺,朕之內帑,可再出一部分!”
“工部、天工院!”
“臣在!”
“全國範圍內,調配優秀工匠、原材料,優先供給三大局及造船廠!可設立懸賞,鼓勵技術革新!”
“兵部、五軍都督府!”
“臣在!”
“嚴格新兵選拔,強化訓練,尤其注重技術兵種炮兵、輪機兵、測繪兵)培養!與學堂銜接,確保軍官素質!”
“內閣!”
“老臣在!”袁可立躬身。
“總攬全局,協調各部,排除乾擾!若有掣肘、推諉、貪墨延誤事機者,”皇帝眼中寒光一閃,“無論涉及何人,官居何位,一律嚴懲不貸!朕授爾等先斬後奏之權!”
“臣等遵旨!”所有大臣齊聲應諾,感到肩頭沉甸甸的責任,也充滿了乾一番大事業的激情。
三、展望:星火燎原,邁向深藍
議定方略,朱嘯再次走向地圖,目光投向那無垠的藍色海洋。
“諸位愛卿,”他的聲音充滿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染力與遠見,“台灣之捷,非終點,實乃起點!”
“朕之所望,非僅固守祖宗海疆,更要揚帆遠航,通商萬國,布威四方!”
“未來之大明水師,當如巨龍巡弋於七海,護我商船,傳我文明,拓我疆土!凡日月所照,舟楫所至,皆當沐浴漢風,聽聞漢語!”
“今日之決議,便是為此宏圖,打下最堅實之根基!望諸卿與朕,同心同德,共創此曠古未有之盛世!”
皇帝的話語,如同戰鼓,敲打在每一位重臣的心上,點燃了他們胸中的熱血與豪情!即便是最持重的老臣,也不由得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無比的海洋帝國正在冉冉升起!
“臣等必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助陛下成就萬世偉業!”眾臣再次跪倒,聲音中充滿了堅定與信念。
會議持續了近兩個時辰方散。各位大臣懷揣著激動與緊迫感,匆匆離去,開始落實皇帝的各項旨意。
朱嘯獨自留在文華殿,望著窗外漸落的夕陽,金色的餘暉灑滿殿宇。
他伸出手,仿佛要握住那光芒,低聲自語,眼中閃爍著超越時代的光芒:
“種子已經播下,燃料已經備足…接下來,便是讓星火燎原,讓巨龍…真正騰飛於九天之上,遨遊於四海之淵!”
“這個世界,準備好了嗎?”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