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萬國來朝_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1章 萬國來朝(1 / 1)

萬國來朝,天朝上國,不僅是大明宗室,四方來朝的盛況也因這次前所未有的宗親大聚會而格外凸顯。在通往國賓館的迎賓大道區域,服飾各異、膚色不同的使團絡繹不絕,形成了一道獨特而耀眼的風景線,極大地滿足了天潢貴胄們的虛榮心與自豪感。

·已改土歸流為樂浪省朝鮮)的士紳代表,完全身著大明士人裝束,舉止嫻雅,言語恭敬,呈上的貢品也是標準的中原特產,彰顯著徹底漢化融入的決心。

·琉球、安南等傳統屬國使臣,穿著色彩鮮明、極具民族特色的禮服,獻上碩大的珍珠、潔白的象牙、名貴的沉香木和各類熱帶香料,態度謙卑恭順,執禮甚恭。

·漠南蒙古諸部首領,身著華麗繁複的蒙古袍,獻上成群的良馬、珍貴的皮毛,雖仍帶著草原民族的豪邁之氣,但神色中以往的不羈已大為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對天朝富庶與武力的順服與敬畏。

·甚至更遠方國度的使者,如來自西域帖木兒後裔王朝、中南半島的暹羅、南洋群島的爪哇等地的使節,也攜帶著當地特有的奇珍異寶,風塵仆仆而來,眼中充滿了對天朝上國風采的仰慕與震撼。

“萬國來朝,四方賓服……這才是真正的天朝氣象啊!”一位年輕的郡王看著窗外那些畢恭畢敬的使臣,忍不住感慨道,胸膛不自覺地挺高了些。

那些初次入京的王妃、年幼的子嗣,更是激動得小臉通紅,扒在車窗上看得目不轉睛,深刻體會到身為大明宗室的無上尊榮與腳下這個帝國的強盛無比。

然而,在這極儘隆重的接待和令人目眩神迷的繁華表象之下,那些嗅覺敏銳、心思深沉的藩王們,卻能清晰地嗅到一絲不同尋常的、冰冷徹骨的氣息。

他們的行程被安排得極為周密,近乎刻板。何時入城,走哪條路,住哪個館驛或閒置王府,皆有定規,幾乎沒有任何自由活動或私下交往的空間。下榻之處,雖然極儘奢華,陳設精美,飲食精致,侍從如雲,但周圍明顯能感覺到無數雙眼睛在暗中注視著他們。內廠番子那陰冷的目光,龍鱗衛緹騎那剽悍的身影,如同無形的枷鎖,在溫情脈脈的親情麵紗下,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無形壓力。

晉王朱敏淳在指定的館驛安頓下來後,立刻屏退了所有侍從,隻留王妃在側。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庭院中那些看似尋常灑掃、實則眼神銳利、步履沉穩的仆役,低聲對王妃歎道:“陛下此番興師動眾,絕非僅僅共度除夕、彰顯親情那麼簡單。如此急切地展示鐵路、繁華市井、萬國來朝……先是震懾,後是炫富,再以藩屬烘托天威。恐怕,接下來,就是要有大事要與我等宗親攤牌了。”

王妃擔憂地蹙起秀眉,壓低聲音:“王爺是指……?莫非與近年來朝野傳聞的海外拓土、分封就國有關?”

晉王目光深邃,緩緩點頭,聲音幾不可聞:“怕是……不止於此。陛下雄才大略,誌在四海,欲效仿成周分封,以鎮寰宇。然如今之中土,已無我輩立錐之地。此番讓我等攜家帶口而來,恐是要……讓我朱家子孫,為他,也為這大明江山,去鎮守那萬裡波濤之外的蠻荒疆土啊。”“移藩”二字,他雖未明說,卻已如巨大的陰影般籠罩在心頭。他想起了被廢黜圈禁的代王,想起了惶惶不可終日的秦王,心中一凜,知道此番入京,恐怕已是箭在弦上,再無退路可選。

楚王朱華奎也與世子朱英耀在房中密談,門窗緊閉。

“父王,陛下此舉,步步緊逼,攜眷入京,更像是一場……交代後事般的安排,或者說,是讓我們再無後顧之憂,亦無退路可走。”世子朱英耀語氣凝重,雖年少,卻已顯露出不凡的政治洞察力。

楚王點頭,撚著胡須,眼中精光閃爍:“嗯,展示肌肉,然後……恐怕就是要分配任務了。朝鮮樂浪省)目前由陛下的親弟弟朱由檢就藩,東南海島如台灣)、南洋沃土如呂宋、舊港)、乃至更遙遠的彼岸新大陸……陛下這是要讓我朱家子孫,為他開疆拓土,鎮守八方,將大明龍旗插遍寰宇啊。”他的語氣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與擔憂,“海外雖大,終究是蠻荒之地,瘴癘橫行,土人凶悍,開拓維艱。遠非留在湖廣這等魚米之鄉可比。”

朱英耀卻顯得更有雄心:“父王,孩兒以為,危機之中亦含機遇!中土雖好,卻條框眾多,掣肘無數。海外固然艱難,卻天地廣闊,大有可為!若能得一肥沃之地,效仿太祖高皇帝創業故事,為我楚藩開辟一片新基業,豈不勝過在國內謹小慎微、仰人鼻息?更何況,有朝廷水師、天工利器為後盾,未必不能成事!”

朱華奎看著意氣風發的兒子,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但隨即又被更深沉的思慮取代:“話雖如此……但刀劍無眼,海波無情。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複。罷了,且看陛下今夜,究竟如何分說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連看似樂天糊塗的福王朱常洵,在入住奢華館驛、痛飲了一番美酒之後,也揮退了左右,隻留下一個伺候他多年的心腹老太監,帶著幾分醉意發起了牢騷:

“老王伴,你說……陛下這麼大老遠地把咱們叫來,還非得帶著家小,就為了吃頓年夜飯?哄鬼呢!本王看呐,準沒好事!說不定……嗝……是陛下又缺銀子修鐵路、造鐵船了,看上咱們這點家底了!要麼……就是想讓我們這些皇叔皇伯的,去那海外蠻荒之地受苦受罪!說什麼開疆拓土,不就是流放嗎?!”

那老太監連忙壓低聲音勸道:“王爺慎言,慎言啊!隔牆有耳!陛下天恩浩蕩,或許……”

“屁的天恩!”福王醉眼惺忪地一揮手,“老子就想在洛陽享福!海外?聽說那邊的人渾身漆黑,生吃人肉!老子才不去呢!”他雖然嘴上強硬,但眼底深處,還是藏著一絲無法掩飾的恐懼和慌亂。

而蜀王朱至澍,則獨自一人站在館驛房間的窗前,望著遠處皇城方向那映紅了夜空的璀璨燈火,一夜無眠。他路途最遠,深知開拓之艱,蜀地周邊的土司叛亂就曾讓他焦頭爛額,蠻荒之地瘴癘橫行更是聞之色變。他對皇帝可能提出的“要求”,充滿了最深的憂慮和抗拒。

蜀地雖偏安一隅,但物產豐饒,氣候宜人,生活安逸。若要放棄這一切,遠赴重洋,去一個完全未知、充滿危險的地方重新開始……他簡直不敢細想。那咆哮的鐵龍,那繁華的市井,那萬國的使臣……這一切都在告訴他,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不會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陛下意誌已決,他們這些藩王,除了順從,或許隻有……毀滅一途。

“祖宗基業,難道真要斷送在我手?還是……真要在這海外,另起爐灶?”他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無儘的迷茫與沉重。

夜幕徹底籠罩了北京城,萬家燈火與天上的繁星交相輝映,將這座帝都點綴得宛如仙宮降臨人間。盛大的除夕夜宴尚未開始,但政治的暗流已然洶湧澎湃,撞擊著每一位藩王的心防。

天啟皇帝,以其無可抗拒的意誌和空前強大的國力為背景,為大明宗室精心準備了一場名為團圓、實為布局的盛宴。所有藩王,無論精明還是昏聵,無論情願還是抗拒,都清晰地意識到,這次攜家帶口的入京,將徹底改變他們及其子孫後代的命運。

臘月二十八的北京,在盛世繁華與天倫之樂的表麵下,已然拉開了一場波瀾壯闊、關乎帝國未來百年甚至更久格局的宏大序幕。

“移藩”的種子,已隨著鐵龍的咆哮、市井的繁華和萬國的朝拜,深深地、不容抗拒地,埋入了每一位藩王的心田。隻待明日,那金鑾殿上,天子開口,便是風雲激蕩,命運轉折之時!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砍樹,我砍出個五代盛世 金溝梟雄:從夥計到東三省巡閱使 假孕成真,陰鷙反派求放過 三國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我的黑科技無人機橫掃全球 亮劍:橫掃晉察冀 娛樂:我吃天仙軟飯,蜜蜜醋了! 我在萬界鑄永恒之永恒天尊 你看見未來了嗎? 掃墓歸來,太公爽歪了,我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