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新年正月初一新政_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 > 第100章 新年正月初一新政

第100章 新年正月初一新政(1 / 1)

天啟十五年,正月初一。

空氣中,除夕夜狂歡留下的硝煙味尚未完全散去,與千家萬戶早起蒸騰的年糕、湯圓的香甜氣息,以及冬日清晨特有的凜冽寒氣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屬於大明帝都新年的、複雜而充滿生機的味道。

街道上,鋪滿了昨夜燃放的鞭炮碎屑,宛如一層厚厚的紅色地毯。

儘管狂歡至深夜,但五城兵馬司的兵士和順天府的衙役們早已高效地行動起來,主要街道上的碎紅已被清掃大半,露出了整潔的青石板路麵,唯有那些偏僻的胡同裡,還殘留著節日的斑斕痕跡。

早點攤子的炊煙嫋嫋升起,賣貨郎清脆的吆喝聲由遠及近,各家各戶門扉開啟,走出穿著嶄新棉袍的百姓,臉上無不洋溢著輕鬆與喜悅的笑容。

辰時正刻上午七點),莊嚴而肅穆的鐘鼓聲自紫禁城深處響起,穿透薄霧,傳遍全城。

承天門今天安門)城樓下,早已是人山人海。文武百官按品秩肅立,身著各色禽獸補子朝服,在陽光下形成一片莊嚴的色塊。來自南洋、西域、蒙古草原乃至極西之地的各國使節,穿著奇特的民族服飾,夾雜其間,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敬畏、好奇與算計。而更多的,是無數聞訊從京城各處趕來的民眾。

“鐺——鐺——鐺——”九聲淨鞭清脆炸響,瞬間壓下了所有的嘈雜與私語。全場數萬人,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巍峨的城樓之上。

終於,天啟皇帝朱嘯的身影,在侍衛和內宦的簇擁下,出現在城樓正中央。他今日未著常服,而是穿戴了最為正式的十二章紋袞龍袍,頭戴十二旒冕冠,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動,遮蔽了他部分麵容,卻更添天威難測之感。陽光在他身上勾勒出金色的輪廓,仿佛他本人就是這煌煌盛世的化身。

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趨步上前,向著城樓下萬民肅穆一禮,然後小心翼翼地展開手中那卷明黃色的、用金線繡著祥雲瑞龍紋樣的詔書。他深吸一口氣,運足中氣,那清晰而洪亮的聲音,借助城樓特殊的擴音器結構,清晰地傳遍廣場每一個角落: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膺天命,撫馭寰宇,禦極十有五載,夙夜兢兢,如履薄冰,惟恐德薄能鮮,有負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開創之基業,有違列祖列宗之殷殷囑托,有負天下億兆黎民之苦苦期望。

幸賴天地祖宗庇佑,乾坤朗朗;更仗文武百官同心,將士用命;尤感天下萬民勤勉,戮力耕織。遂使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內則倉廩漸實,府庫充盈,外則四夷賓服,海波不興。今雖不敢稱至治,然四海升平之象已顯,小康富足之景可期。

值此新元肇啟、萬象更新之際,為酬謝天地,告慰祖宗,更為彰浩蕩之皇恩,固萬世之國本,特於承天門,頒旨於天下:

一、大赦天下!除謀逆、叛國、貪墨軍餉、殺官、弑親等十惡不赦之重罪外,其餘在押囚犯,無論輕重,皆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按律減等或酌情釋放,準其歸家與親人團聚,洗心革麵,重作良民!望其感念天恩,自此遵紀守法,不負朕給予之新生!

二、永不加賦!自天啟十五年起,天下農戶,所承祖輩田畝之正賦,一律以天啟十四年數額為基準,定額為永製!後世子孫,無論人口滋生、田畝墾殖幾何,隻要大明國祚綿延,皆以此額為限,永不增加!此乃朕對天下農戶之承諾,亦為固本培元之基石!”

此言一出,城樓下的人群中,尤其是那些從京畿各地被特意邀請來的老農代表,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們布滿溝壑的臉上,老淚縱橫,雙手因長年勞作而粗糙不堪,此刻卻緊緊攥在一起,顫抖著。

不知是誰率先喊出了一聲帶著哭腔的“皇上萬歲!”,瞬間如同點燃了引線,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爆發出來!

“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聲浪,一波高過一波,衝擊著承天門的城牆,直上雲霄。

永不加賦!這意味著壓在他們肩上最沉重、也最不可預知的負擔被徹底卸下,子孫後代都有了明確的預期,可以安心墾殖,無需再恐懼那不知何時會降臨的加征!)

王承恩麵帶肅穆,靜靜等待這發自肺腑的歡呼聲持續了足足半盞茶的時間,才微微抬手,示意安靜。待聲浪漸漸平息,他繼續宣讀,聲音更加高昂:

“三、恤農固本!為體恤民力,休養生息,鼓勵耕織,特旨:天啟十五年,天下所有農戶,免繳田賦實物!然,為充實國儲,平抑糧價,防範災荒,朝廷將責成戶部,於各州縣廣設、增建常平倉,並按當年各地市價,以現銀公平收購農戶之餘糧!此謂‘明免暗補,官購民糧’,務使耕者有其利,倉廩有其儲,豐年不穀賤傷農,災年有糧可安民!”

這一條更是讓百姓們喜出望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用交皇糧國稅了?而且官府還拿著真金白銀來買自家的餘糧?這簡直是亙古未有之仁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然稍一思量便明白,朝廷收購糧食也是為了國家儲備和平抑物價,但這種“不白要,公平買”的方式,無疑極大地減輕了他們的實際負擔,更將他們直接納入了朝廷主導的商業流通體係,增加了寶貴的現金收入。商賈之輩更是從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機,朝廷如此大規模的采購、轉運、倉儲,必將帶動一係列相關行業。)

“四、興學育才!國之大計,莫重於人才,人才之興,莫先於教育。

自天啟十五年起,科學取士,由三年一試改為二年一試!並詔令天下各府、州、縣,廣設、增修官學,各鄉、各村,鼓勵設立社學,延聘名師宿儒授徒。

寒門子弟,凡天資聰穎、品學兼優者,可由地方官核實保舉,入州縣官學免費就讀,其筆墨紙硯及部分生活用度,由朝廷學田及地方紳商捐助支應!務使野無遺賢,人儘其才,寒門亦能出貴子,為朕,為大明,效力四方!”

這一條在士子文人中引起了巨大的波瀾。

科舉機會增多,意味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實現周期大大縮短!而官學免費,更是為無數貧寒學子打開了一扇通往仕途的光明大門!

這不僅是對人才的渴望,更是對現有士紳階層壟斷知識的一種打破,預示著社會流動性的空前加速。)

“布告中外,鹹使聞知!望爾文武臣工,實心用事;天下百姓,各安其業。共同砥礪,開創我大明中興盛世!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最後的山呼萬歲,不再是儀式性的口號,而是彙聚了感恩、激動、希望與力量的洪流,從承天門下洶湧而起,蔓延至整個北京城,似乎連天地都為之震動!

這道詔書,如同寒冬後的第一場春雨,溫暖而充沛,精準地滋潤著每一個渴望安定與富足的心靈。

大赦給了犯錯者重生之機,彰顯了皇權的寬仁;永不加賦安了農戶世代之心,奠定了社會的穩定;官購餘糧實了百姓錢袋,激發了生產的活力;興學育才開了寒門上升之途,儲備了國家的未來!

皇帝通過這道詔書,清晰而有力地向天下傳達了一個無可置疑的信號:朝廷的目標是藏富於民,是與天下人共享這太平盛世的紅利,追求的是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每一個子民的安居樂業!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修仙界成最強打工人 異界殖裝:從抱臉蟲開始的 天命鏽材 六零:我符修,竟敢逼我下鄉? 從警校畢業考進紀檢委 我的道魂不朽 強製標記:星際統帥的禁忌之餌 一天一個短篇虐文故事 九轉玄瞳:都市至尊醫仙 孤兒又如何,老娘照樣當影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