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緞莊掌櫃管家登門致謝的餘波尚未平息,榆林坊的市井喧囂依舊。淩雲的醫攤前,人來人往,多是熟悉的攤販麵孔和底層苦力。然而,一種微妙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那日午後,陽光斜照,市集的人流稍顯稀疏,一個與眾不同的身影,在家人的攙扶下,步履蹣跚地出現在了攤前。
這是一位年約五旬的老者,麵容黝黑,皺紋深刻如刀刻,穿著一身洗得發白、卻依然能辨出是公門差役式樣的號衣,腰間懸著一塊表明身份的木質腰牌。他此刻麵色痛苦,眉頭緊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冷汗,一手被一個同樣穿著樸素的婦人攙扶著,另一手則死死地按著自己的小腹右側,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艱難,嘴裡發出壓抑的吸氣聲。
這身打扮,立刻引起了攤前等候的幾個小販的注意。“喲,這不是守西城門的王老哥嗎?”有人認出了他。
“王老吏,您這是咋啦?”有人關切地問。
那被稱作王老吏的老者勉強抬起頭,擠出一絲苦笑,聲音虛弱:“唉……老毛病又犯了……這次……疼得厲害……”
淩雲見狀,立刻起身,示意李文軒幫忙,將王老吏扶到攤旁那條專門為體弱病人準備的長凳上坐下。這位穿著號衣、明顯屬於“公門中人”的老吏的到來,標誌著淩雲醫攤真正迎來了新階層的病人。雖然隻是一位低級的守城吏,但與往日純粹的市井百姓相比,其身份已然不同。
待王老吏坐定,喘息稍平,淩雲才溫和地問道:“老丈,何處不適?慢慢說。”
王老吏歎了口氣,指著自己的右腹股溝位置,艱難地說道:“淩……淩郎中,不瞞您說,俺這‘小腸氣’的毛病,有多年了。年輕時扛東西落下的根,平時勞累點就墜脹難受。近日城門盤查事務繁重,站得久了些,勞累加重,昨兒個就發作起來,這回疼得特彆厲害,像有根繩子在裡麵絞著扯著,疼痛難忍,站都站不直,影響當差了……”他臉上露出一絲窘迫,“俺這身份,去那些大醫館,花費大,也……也臊得慌。聽聞淩郎中您手段獨特,價格也公道,就……就來試試。”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底層小吏的辛酸與無奈,既有對病痛的恐懼,也有對身份和財力的顧慮。
一視同仁的仁心是淩雲行醫的基石。他對待這位身著號衣的王老吏,與對待之前任何一位腳夫、菜販沒有絲毫區彆。他先是安撫道:“老丈不必憂心,既來之,則安之。病痛麵前,無分貴賤。”然後,他請婦人稍避,仔細檢查了王老吏所指部位。他讓王老吏平躺,觸診其右腹股溝區,果然發現一個明顯的可複性包塊,按壓時王老吏痛呼出聲。淩雲動作輕柔,態度尊重,一邊檢查一邊詢問疼痛的性質、發作誘因、以往緩解方式等,充分理解其作為守城吏需長期站立的職業難處。
檢查完畢,淩雲心中已有論斷。他洗洗手,對王老吏說:“老丈,您此疾,在醫書上稱為‘狐疝’,因其時隱時現,如狐之出入無常而得名。此病根源,在於您年事漸高,年老氣虛,腹壁肌肉鬆弛,加之常年勞累過度,站立負重,導致小腸等物從薄弱處墜入陰囊而成。氣滯則痛,下墜則脹。”
診斷明確,淩雲並未簡單開幾劑止痛藥了事,而是製定了一套獨特的綜合療法。
“此病需標本兼治。”淩雲解釋道,“治本者,需補益中氣,固攝升提。我為您開一劑內服湯藥,以補中益氣湯為基礎,加入炒枳殼、川楝子等行氣止痛之品加減化裁,旨在強壯體質,從根源上減少發作。”
“治標者,需緩解眼下痛苦,防止加重。”說著,淩雲轉身從藥箱裡取出一個用軟布和皮革精心縫製的帶狀物事——那是他根據前世記憶和對此世材料的了解,自行改進設計的一種特製疝氣帶。他向王老吏展示:“此物名為疝氣帶,可助您物理托扶住墜下之物,減輕牽扯疼痛。每日起身時佩戴,夜間睡前取下。”他親自指導王老吏及其家人如何正確佩戴和調整鬆緊。
同時,他詳細指導其休養:“近期務必避免負重、久站久行,臥榻休息時可在臀下墊高,有助於回納。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暢。”
這套內服外托、結合休養的綜合療法,思路清晰,措施具體。療效顯著,王老吏佩戴好疝氣帶後,當即感覺墜脹感減輕大半,疼痛也隨之緩解。他數日後複診時,欣喜地告知淩雲,疼痛已大大緩解,已能正常行走,對淩雲感激不儘。
在整個診療過程中,李文軒的橋梁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當淩雲開具藥方、講解用法時,李文軒在一旁規範地記錄病案,包括症狀、體征、診斷、方藥、用法等,十分詳儘。起初,王老吏對如此詳細的記錄有些不解,甚至略感不安,小聲嘀咕:“看個病,還要記這麼細?”
李文軒察覺後,便放下筆,耐心解釋:“老丈,您彆多心。詳細記錄病情變化,是為了下次您來複診時,淩郎中能準確了解您用藥後的反應,以便更好追蹤病情,及時調整方藥,讓治療更對症。好比行軍打仗,得有地圖才知敵我形勢,方能決勝千裡。”接著,他又用通俗的語言向王老吏解釋病因和療法:“淩郎中說您這病是氣虛下陷,好比房子的地基鬆了,裡麵的東西腸子)就容易掉下來。內服的藥是加固地基,外麵這個帶子是臨時撐一下,防止東西掉得太厲害。兩邊一起用力,房子就穩當了。”
這番形象生動的解釋,立刻打消了王老吏的疑慮,他連連點頭:“原來如此!李相公這麼一說,俺就明白了!”李文軒憑借其清晰的邏輯、得體的言語和耐心的態度,贏得了王老吏的好感和信任,溝通協調能力在此刻凸顯無疑,成功化解了可能因溝通不暢產生的隔閡。
王老吏康複後,對淩雲和李文軒感激不儘。他回到守城兵的隊伍中,在同行衙役中大力宣揚淩雲的醫術和仁心:“榆林坊那淩郎中,真有本事!俺這老毛病,多少郎中都搖頭,他幾劑藥,外加個巧法子,就不疼了!待人還和氣,一點都不擺架子!”
一傳十,十傳百,低級衙役這個群體——這些平日裡維護秩序、傳遞文書、接觸三教九流的公門最底層人員,開始成為淩雲醫攤新的、穩定的客源。他們帶來的,不僅是各種勞損、風濕、外傷等病患,更重要的,是他們身處信息節點,所擁有的對市井動態、官府內部些許風聲的敏感度。這為淩雲團隊打開了一扇了解更廣闊世界的窗戶,也悄然提升著他們在縣城社會結構中的嵌入程度。淩雲醫攤的影響力,隨著這扇窗戶的打開,悄然滲透到了城牆內外。
喜歡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