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堅定地說:媽,要乾就乾好。超市就要亮亮堂堂的,讓人願意進來逛。要是黑乎乎的,誰還來?
宋衛國支持妻子:秀蘭說得對。李工也說了,裝修好了能用十幾年,劃算!
第二天,林薇和宋衛國開始四處采購建材。這在計劃經濟時代可不是件容易事。
首先是要搞到建材票。水泥、木材都是計劃供應,需要批條。林薇跑了好幾個部門,磨破了嘴皮子,才搞到所需的批條。
同誌,我們就開個小商店,支持個體經濟...林薇不厭其煩地向每一個經辦人解釋。
有些建材還要到市裡才能買到。為了買特種地漆,他們專門跑了趟市裡,來回就是一天。
最麻煩的是電線。當時電線是緊缺物資,他們托了好幾個關係,才從一個廠子裡弄到指標。
這比種地還累!宋衛國擦著汗說。
林薇笑了:創業就是這樣。等超市開起來,你就知道值得了。
材料準備得差不多了,施工隊終於進場了。
李工程師介紹來的施工隊很專業。王隊長是個四十多歲的老工人,帶著十幾個徒弟。
放心,王隊長拍著胸脯,保證給你們乾得漂漂亮亮的!
施工第一天就遇到了麻煩。原來倉庫的地基比想象的要深,打磨起來特彆費勁。
得用機械打磨,王隊長說,手工磨太慢了。
可是當時全縣都找不著一台地麵打磨機。最後是李工程師從市建築公司借來了一台老式打磨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機器比我年紀都大!王隊長開玩笑說,不過還能用。
裝修過程中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
有一次,趙金鳳來看進度,指著正在安裝的燈說:裝這麼多燈,得多費電啊!
電工小張笑著說:大娘,燈多才亮堂。亮堂了顧客就多,賺的錢夠交電費!
還有一次,楚瑤抱著孩子來看裝修,被王隊長攔住了:工地危險,抱著孩子可不能進來。
楚瑤隻好站在門口,遠遠地看著工程進度。她驚喜地發現,倉庫一天一個樣,越來越有商店的模樣了。
最讓大家高興的是,附近的居民開始過來打聽:這是要開什麼店啊?這麼大陣仗?
每當這時,林薇就會熱情地介紹:開超市!什麼都有,以後買東西就不用東奔西跑啦!
為了控製成本,林薇想了不少辦法。
她發現直接從木材廠買原材料,比買成品便宜很多。於是請木工在現場製作貨架,省下了不少錢。
燈具也是,批發市場整箱購買,比零買便宜兩成。
她還發現下午去建材市場,經常能買到便宜的處理品。有些隻是包裝破損,東西都是好的。
宋衛國佩服地說:秀蘭,你真是太會過日子了!
就連李工程師都誇讚:我乾了這麼多年工程,沒見過這麼會精打細算的甲方!
工程進行到一半時,遇到了個大麻煩——停電了。
原來當時的電力供應很緊張,工業用電經常被限電。一停電,所有機器都動彈不得。
這樣下去不行,王隊長發愁地說,工期要耽誤了。
林薇當機立斷:去買發電機!
可是發電機不僅貴,還要工業券。最後是托周科長的關係,從農機站借來一台舊發電機。
雖然噪音大了點,但總算能繼續施工了。
讓人感動的是,全家人都來幫忙了。
趙金鳳每天做好飯菜送到工地:工人們乾活辛苦,得吃好點!
宋建國負責材料看守,晚上就睡在工地:這麼多材料,可不能讓人偷了。
就連剛出月子的楚瑤,也幫著記賬算賬:我數學好,這些賬目交給我!
最讓人意外的是大嫂李紅梅。她居然主動來找林薇:秀蘭,我認識一個賣油漆的,能拿到內部價。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超市終於初具雛形。
明亮的燈光,光滑的地麵,整齊的貨架...一切都按照林薇的設想在進行。
王隊長自豪地說:這絕對是全縣最漂亮的商店!
李工程師驗收時也很滿意:比我想象的還要好。你們這個超市,肯定能火!
開業前夜,全家人站在嶄新的超市裡,看著這一切,都激動不已。
宋衛國握著林薇的手:秀蘭,這都是你的功勞!
林薇眼睛濕潤了:是大家的功勞。沒有全家人的支持,我也做不成。
趙金鳳抱著孫子,難得地誇讚道:秀蘭是有大出息的人!咱們老宋家要興旺了!
月光透過新裝的天窗灑進來,照在光滑的地麵上。明天,這裡將迎來第一批顧客,開啟宋家新的篇章。
雖然知道前路還會有很多挑戰,但此刻,每個人都充滿希望。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而這個小小的超市,正是這個偉大時代的一個縮影。
喜歡鎏金歲月:妯娌大戰請大家收藏:()鎏金歲月:妯娌大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