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翻到“未來規劃”:“‘投資五萬元建加工廠’,太籠統了。要寫清楚資金來源,比如‘申請專項貸款三萬元,自籌兩萬元’;還要寫清楚帶動效果,比如‘加工廠建成後,預計帶動50戶農戶擴大種植麵積,每戶年增收兩千元’,這樣才具體,有說服力。”
周曉雲連忙記在筆記本上:“那‘政策響應’怎麼體現?”
“要把文件裡的話融進去。”周斌拿起桌上的紅頭文件,指著其中一句,“比如‘推動鄉鎮企業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製’,你們就可以寫‘建立“企業+農戶”模式,與農戶簽訂收購協議,保證收購價格,實現企業與農戶雙贏’,這樣就跟上了政策方向。”
林薇恍然大悟:“原來還要這麼寫!我們之前光想著寫自己的事,忘了跟政策結合。”
周斌笑著說:“這種申請材料,既要‘接地氣’,又要‘接天線’。接地氣就是說真話、擺數據,接天線就是跟政策對齊。我跟你們說,縣鄉鎮企業局的王局長,最看重‘帶動農戶’這件事,他當年在公社的時候,就幫著農民搞合作社,你們要是能把這部分寫好,他肯定會支持你們。”
楚瑤眼睛一亮:“周叔,您認識王局長?能不能請他給我們指點指點?”
周斌沉吟了一下,拿起桌上的電話:“我試試吧,王局長今天下午在局裡值班。”他撥通電話,跟那頭說了幾句,掛了電話後笑著說:“成了!王局長說後天上午有空,讓你們帶著修改後的初稿,去農業局的小會議室找他。”
三人又驚又喜,周曉雲激動地抱住父親的胳膊:“爸,您太厲害了!”
周斌拍了拍女兒的手:“彆高興太早,王局長要求嚴得很,你們好好改,後天彆給我丟人。”
接下來的兩天,三人按照周斌的指點,重新修改申請材料。林薇負責補充社會效益的內容,楚瑤完善未來規劃的細節,周曉雲則調整語言風格,把口語化的表達改成正式的公文用語。到了約定的那天早上,三人拿著修改後的材料,早早來到了縣農業局。
農業局的小會議室不大,裡麵擺著一張長方形的木桌,桌邊緣有圈厚厚的包漿,牆上掛著一麵“為人民服務”的錦旗,陽光從窗戶照進來,在地上投出長方形的光斑。王局長已經到了,他穿著一件灰色的中山裝,頭發花白,戴著黑框老花鏡,手裡拿著一個搪瓷杯,裡麵泡著菊花茶。
“你們就是周斌說的那三個年輕人?”王局長放下搪瓷杯,指了指對麵的椅子,“坐吧,把材料給我看看。”
林薇把材料遞過去,手心有點出汗——她能感覺到楚瑤和周曉雲也很緊張,周曉雲的手指緊緊攥著衣角。
王局長翻材料的速度不快,每一頁都看得很仔細,紅筆在紙上不時停頓。過了十幾分鐘,他抬起頭,臉上露出了笑容:“不錯,比我預想的好。你們把‘企業+農戶’的模式寫清楚了,帶動農戶的數量和增收數據也具體,這很好。”
三人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王局長又拿起紅筆,在材料上畫了個圈:“這裡可以再改改。‘解決就業12人’,可以改成‘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12人,其中婦女8人’,現在縣裡正在推動婦女就業,加上這個細節,更有亮點。”
他又指著“未來規劃”:“山貨加工廠的產品,可以再豐富點。除了核桃酥、板栗糕,還可以做真空包裝的鮮核桃、糖炒栗子,這些產品保質期長,能賣到外地去,符合‘拓寬銷售渠道’的政策方向。”
楚瑤連忙拿出筆記本記下:“王局長,那我們申請專項貸款,需要準備什麼材料?”
“你們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資產證明,還有這份申請材料,一式三份,報給鄉鎮企業局就行。”王局長喝了口菊花茶,繼續說,“我看你們的規劃很實在,隻要材料齊了,評審通過的可能性很大。對了,你們分店開業的時候,我可以去看看,要是山貨品質好,我還能幫你們聯係縣城的供銷社,讓他們幫你們代賣。”
林薇驚喜地站起來:“真的嗎?謝謝您,王局長!”
“不用謝。”王局長擺了擺手,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你們年輕人有想法、肯實乾,還願意帶動鄉親們一起富,這就是我們要扶持的鄉鎮企業。當年我搞合作社的時候,條件比你們差多了,連台拖拉機都沒有,現在政策好了,你們要抓住機會,好好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王局長留三人在農業局的食堂吃飯。食堂的飯菜很簡單,一葷一素一湯,王局長卻吃得很香,還跟他們聊起了過去的事:“我年輕的時候,在公社當農技員,看著農民種的糧食賣不出去,心裡急啊。現在好了,有了鄉鎮企業,能幫農民把產品變成錢,這就是進步。”
飯後,三人送王局長回辦公室。臨走時,王局長拍了拍林薇的肩膀:“材料修改好後,直接送到我辦公室,我幫你們優先審核。記住,鄉鎮企業不是為了自己賺錢,是為了帶動一方經濟,隻要你們守住這個初心,肯定能發展好。”
走出農業局的大門,陽光正好,楚瑤興奮地拉著林薇的手:“太好了!王局長不僅幫我們改材料,還願意幫我們聯係供銷社,這下咱們的山貨不愁賣了!”
周曉雲也笑著說:“我爸說王局長人好,果然沒說錯。他教我們的那些修改意見,比我們自己琢磨半天管用多了。”
林薇望著遠處的田野,心裡暖洋洋的——她想起剛穿越過來時,擔心自己適應不了80年代的生活,擔心宋家的雜貨鋪做不起來,可現在,有政策的東風,有周斌、王局長這樣的乾部幫忙,還有一家人的齊心協力,她突然覺得,未來的路越來越清晰了。
“咱們回去後,趕緊把材料修改好,報給鄉鎮企業局。”林薇握緊拳頭,眼裡滿是堅定,“分店要儘快開業,加工廠的規劃也要提上日程,咱們要抓住這陣東風,好好乾一番事業!”
楚瑤和周曉雲用力點頭,三人的腳步輕快地走在馬路上,陽光灑在他們身上,留下長長的影子。
回程的吉普車行駛在鄉間小路上,車窗外的田野裡,麥子剛出苗,綠油油的一片,被夕陽染成了金紅色。楚瑤靠在車窗上,看著外麵的景色,感慨道:“沒想到這個年代的乾部這麼務實,不是坐在辦公室裡看文件,而是真的願意幫我們解決問題。”
林薇也望著窗外,輕聲說:“也許這就是改革開放的魅力所在。每個人都在摸索,都在成長,乾部們想幫群眾致富,群眾想抓住機會改變生活,大家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就沒有乾不成的事。”
周曉雲坐在旁邊,手裡拿著修改後的材料,嘴角一直帶著笑:“我爸剛才給我打電話,說王局長已經跟他誇咱們了,說咱們是‘有擔當的年輕人’。”
吉普車在暮色中駛回宋家屯。遠遠地,就能看見超市門口那盞新換的100瓦燈泡亮著,比原來的燈泡亮多了,橘黃色的燈光照在水泥地上,像鋪了層銀。宋老實和趙金鳳正站在門口等,看見他們回來,連忙迎上去。
“怎麼樣?王局長同意幫忙了嗎?”趙金鳳拉著周曉雲的手,急切地問。
林薇笑著點頭:“不僅同意了,還幫我們改了材料,說咱們的申請很有希望通過。等咱們轉成鄉鎮企業,就能申請專項貸款,建山貨加工廠了!”
宋老實摸了摸煙袋鍋,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咱們宋家能有今天,多虧了你們這些年輕人。以後啊,咱們不光要自己富,還要帶著鄉親們一起富!”
超市裡的燈光亮了一夜,林薇、楚瑤和周曉雲連夜把修改好的申請材料打印出來,一式三份,每份都裝訂得整整齊齊。第二天一早,林薇和楚瑤拿著材料,去了縣鄉鎮企業局,把材料交到了王局長的辦公室。
王局長接過材料,笑著說:“放心吧,我會儘快組織評審,有消息了第一時間通知你們。”
走出鄉鎮企業局的大門,林薇和楚瑤相視一笑。她們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政策的東風已經吹來,她們要揚起自己的帆,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帶著宋家、帶著鄉親們,駛向更廣闊的天地。
遠處的天空湛藍,陽光正好,仿佛在為他們的未來,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光。
喜歡鎏金歲月:妯娌大戰請大家收藏:()鎏金歲月:妯娌大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