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港資耀華公司的合資意向,如同一塊被投入宋家心湖的巨石,最初的震驚與激蕩過後,留下的是更為深沉、持久的漣漪。意向書簽署了,但那隻是漫長征程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驗在於如何將紙麵上的條款,轉化為現實中既能互利共贏、又能守住根基的牢固合作。宋家上下,尤其是林薇和楚瑤,沒有絲毫鬆懈,反而進入了更加審慎和忙碌的階段。
第一步,是深入虎穴的考察。意向書墨跡未乾,林薇便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要求:組團親赴香港,實地考察耀華公司的實力、運營模式及其海外銷售渠道。這個要求合情合理,卻也帶著不容置疑的試探意味——宋家需要親眼確認,這位未來的合作夥伴,是否真如其所言那般可靠。
李耀明先生對此表現得十分坦蕩和大度,立刻發出了正式邀請。於是,一支由林薇、楚瑤、周曉雲以及核心技術人員一位蜜棗老師傅和一位醬菜老師傅)組成的宋氏考察團,在改革開放初期赴港手續尚且繁複的情況下,曆經周折,終於踏上了那片傳說中的“東方之珠”。
香港的繁華,對宋家屯來的眾人而言,是顛覆性的衝擊。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川流不息的汽車、霓虹閃爍的商鋪、行色匆匆衣著光鮮的人群……一切都讓他們目不暇接,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內地與外麵世界的巨大差距。
耀華公司的辦公室位於中環一棟整潔的寫字樓內,員工忙碌而專業,電腦和傳真機是標配。李耀明親自陪同,展示了公司的財務報表經過審計的)、與海外超市及批發商簽訂的合同樣本,以及堆滿倉庫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品樣品。他還安排參觀了他們合作的現代化食品檢測實驗室和大型物流倉庫。
這一切,都在無聲地證明著耀華公司的實力和專業性。然而,林薇和楚瑤關注的,遠不止這些光鮮的表麵。
楚瑤特彆注意觀察了海外市場暢銷食品的包裝設計、配料表和營銷策略,她發現對方在品牌故事講述和市場細分上確實經驗老到。周曉雲則更關注財務流程和資金運作模式,暗自記下許多細節。而兩位老師傅,在參觀一家為耀華代工的食品廠時,看著全自動的清洗、灌裝、殺菌生產線,以及嚴苛到近乎苛刻的衛生標準,既感到震撼,也流露出深深的憂慮——機器,能做出帶著“人情味”和“手感”的傳統味道嗎?
考察歸來,收獲與疑慮並存。收獲在於,確認了耀華公司確實是具備出口能力和現代管理經驗的合作夥伴;疑慮則在於,雙方在理念、標準和規模上的差距,比想象的更大。
第二步,是針鋒相對的談判。真正的合資合同談判,在市裡新設立的辦事處正式展開。這一次,雙方都派出了更強大的陣容。耀華方麵增加了法務顧問和資深市場總監;宋氏這邊,除了林薇、楚瑤、周曉雲,還將宋衛國和宋建國也拉入了談判團隊,讓他們親身感受商業博弈的殘酷與藝術。
談判的焦點,牢牢鎖定在品牌、技術和控製權這三個核心上。
耀華方麵憑借其資本和渠道優勢,起初態度較為強硬,希望獲得合資公司的絕對控股權最初提議他們占60以上),並要求將“宋記”品牌所有權轉入合資公司,以便於統一管理和海外市場推廣。
“李總,”林薇在麵對對方看似合理的提議時,語氣平和卻寸步不讓,“‘宋記’這個牌子,是我們宋家從宋家屯一口鍋、一把棗做起,一點點積累起來的信譽和心血。它不僅是商標,更是我們的根。我們可以授權合資公司使用,但所有權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宋氏手中。這是我們的底線,沒有商量餘地。”
楚瑤則從品牌價值的角度補充:“我們認為,‘宋記’品牌所蘊含的傳統手工藝和鄉土情懷,正是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獨特競爭力所在。如果完全按照工業化標準徹底剝離這些內涵,它就會失去靈魂,變得與其他工業食品無異。我們希望的合作,是現代化標準與傳統技藝精髓的結合,而不是取代。”
在股權比例上,雙方展開了拉鋸戰。周曉雲展示了精心準備的財務模型,論證宋氏方麵以“宋記”品牌無形資產、成熟配方技術以及部分現有市場份額作價入股,其價值足以支撐更高的股權占比。她甚至引入了“品牌估值”和“技術折股”這些對當時內地企業來說極為新穎的概念,讓對方刮目相看。
宋建國雖然不擅言辭,但在涉及具體生產工藝和配方保密性時,態度異常堅決:“蜜棗掛霜的火候,醬菜發酵的菌群,這些都是老師傅幾十年摸索出來的,是‘宋記’的命根子。我們可以按照你們的標準改進生產環境,優化流程,但核心的工藝參數和配方比例,必須由我們指定的核心技術人員掌握,不能無條件全部公開。”
談判桌上,常常是普通話、粵語、英語交錯,法律條文、財務數據、技術參數紛飛。有時為了一個條款的措辭,雙方能爭論一整天。宋衛國和宋建國起初聽得雲裡霧裡,倍感壓力,但在林薇和楚瑤的耐心解釋和下,也逐漸明白了其中關竅,開始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發表關鍵意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步,是內部的統一與抉擇。每次談判間隙,宋家內部都會召開小會。兩位老師傅對“那麼多規矩”抱怨連連;宋建國擔心合作後自己這個食品事業部負責人會被架空;趙金鳳則始終念叨著“彆被人家騙了”。
麵對家人的擔憂,林薇和楚瑤展現了極大的耐心和策略。她們不再空談大道理,而是將談判中獲取的具體信息、對方展示的海外市場潛力數據,以及不合作可能麵臨的市場競爭壓力,一一擺在家人們麵前。
“爹,娘,”林薇在一次家庭會議上,將一份粗略估算的出口利潤預測放在桌上,“如果合作成功,光是第一年可能帶來的外彙收入,就超過我們現在食品坊全年利潤的總和。這些錢,可以拿來給屯裡修路,可以給食品坊所有員工蓋更好的宿舍,可以送婷婷、阿遙他們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們守著秘方固然安穩,但外麵世界跑得太快了,我們不跟上,可能幾年後,就連現在的地盤都守不住。”
楚瑤則握著趙金鳳的手,柔聲道:“娘,您放心,配方和牌子,我們死都不會放。您看合同裡我們爭取到的,核心技術在咱們自己成立的研發中心,合資廠要用,得另外付費授權。這就好比,咱們是造劍的,隻把劍租給他們用,怎麼造劍的法子,還捏在咱們自己手裡。”
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一點一滴地化解著堅冰。宋老實最終拍了板:“外麵的事,你們比我們清楚。既然去了看了,也談了這麼久,心裡該有杆秤了。隻要根子保住,其他的……你們看著辦吧。”
經過數輪艱苦卓絕的談判,最終的合作方案終於確定,這無疑是一次“謹慎的握手”:
1.股權結構:成立“耀華宋記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雙方按比例現金出資。但宋氏方麵以其“宋記”品牌經協商估值)及特定產品核心技術作價入股,最終股權比例定為:耀華占52,宋氏占48。宋氏放棄了控股權,但保住了品牌的根脈,並以技術和品牌價值贏得了接近對等的股權。
2.管理架構:董事會5人,耀華3席,宋氏2席。董事長由耀華方麵擔任,總經理也由耀華推薦。但設立關鍵職位——分管生產和技術的副總經理,由宋氏方麵委派內定宋建國),且擁有一票否決權,凡涉及核心配方、生產工藝變更等重大事項,必須經其同意。這就在運營層麵設置了至關重要的“安全閥”。
3.資產與知識產權:“宋記”品牌所有權仍歸宋氏惠民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授權合資公司在中國大陸以外市場獨家使用十年。宋氏方麵獨立成立“宋氏食品研發中心”,核心配方和技術由該中心持有,與合資公司簽訂技術許可協議,收取技術使用費。現有宋記食品坊繼續獨立運營,供應內地市場,與合資公司形成內外互補。
4.新建工廠:在市郊新購置的土地上,劃出專門區域,按照國際標準建造全新的出口專用工廠,由合資公司投資建設。
當最終的合資合同簽署完畢,雙方代表握手時,林薇和楚瑤的手心依然因緊張而微微汗濕。她們沒有勝利的喜悅,隻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沉重責任感和一絲開啟新紀元的期待。
這不是一份完美的合同,宋家做出了諸多讓步。但這卻是一份在當下條件下,最大限度保護了自身核心利益、爭取到學習機會和發展空間的、現實而智慧的合同。它體現了宋家在麵對巨大機遇時的謹慎、堅韌和日益成熟的商業智慧。
合作的消息正式公布,在本地引起了轟動。宋氏集團,這家從鄉村走出的企業,竟然真的與香港資本聯手,要進軍海外了!這無疑給企業形象帶來了極大的提升。
宋建國拿著那份厚厚的合同副本,看著裡麵關於新建工廠、引進設備的條款,眼神複雜。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必須儘快學習、適應新的標準和規則,才能守住宋家在合資公司裡那片來之不易的陣地。
一股來自太平洋的風,終於吹進了宋家的庭院。前路未知,挑戰叢生,但宋家這艘航船,已經調整好風帆,謹慎地,卻也堅定地,駛入了國際市場的廣闊海域。這場謹慎的合作,究竟會結出怎樣的果實,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喜歡鎏金歲月:妯娌大戰請大家收藏:()鎏金歲月:妯娌大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