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後,蟬鳴陣陣,宋家新蓋的二層小樓裡一片靜謐。
趙金鳳在廚房裡忙活完,擦乾淨手,輕手輕腳地走到書房門口。虛掩的門縫裡,她看見婷婷正伏在書桌前,眉頭微蹙,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
孩子已經保持這個姿勢快兩個小時了。
趙金鳳猶豫片刻,還是推門進去,將一碗剛晾涼的綠豆湯放在書桌一角。
“歇會兒吧,這天熱的,喝點綠豆湯解暑。”
婷婷抬起頭,露出燦爛的笑容:“謝謝奶奶!我馬上就寫完這篇作文了。”
趙金鳳點點頭,目光落在攤開的作業本上。那上麵密密麻麻的字跡,她一個也不認識。
“這寫的啥呀?”她忍不住問。
“是語文老師布置的作文,《我的夢想》。”婷婷端起碗喝了一口,眼睛亮晶晶的,“我寫我想當老師,像張知青那樣,去幫助更多孩子讀書認字。”
趙金鳳欣慰地笑了,伸手摸了摸孫女的頭:“好,當老師好,體麵。”
她的目光再次落到作業本上,忽然感到一陣難以言說的失落。如今家裡條件好了,孫子孫女們都上了學,可每次他們做作業,她這個做奶奶的卻一點忙也幫不上,連他們寫的是什麼都不知道。
“奶奶,您怎麼了?”婷婷敏銳地察覺到她的情緒。
趙金鳳搖搖頭,又點點頭,終於開口:“婷婷啊,你...你能不能教奶奶認字?”
這話一出口,她自己都嚇了一跳。一個五十多歲的農村老太太,突然要學認字,傳出去不知會招來多少笑話。
婷婷卻一下子站了起來,滿臉驚喜:“真的嗎?奶奶您真的要學認字?”
趙金鳳有些不好意思地搓著手:“我就是想著,要是能認得幾個字,以後你們作業本上寫的啥,我好歹能看懂一點...”
“太好了!我現在就教您!”婷婷興奮地拉著奶奶的手,把她按在椅子上,自己則搬來一個小凳子坐在旁邊。
“從哪兒開始呢...”婷婷翻著自己的課本,喃喃自語。
“就...就從咱家的姓開始吧。”趙金鳳小聲說,“我認得一個‘宋’字,你爺爺以前教過我,說是一棵樹下麵住著人。”
婷婷高興地拍手:“對對對!奶奶真厲害!那咱們今天就學‘宋’字,還有咱們家人的名字!”
她翻開一本嶄新的筆記本,工工整整地寫下了一個“宋”字。
“這是‘宋’,咱們家的姓。”婷婷指著字,一字一頓地念。
趙金鳳湊近了看,眼睛眯成一條縫:“這字可真複雜,這麼多筆畫。”
“不急,慢慢來。”婷婷握住奶奶粗糙的手,引導她用鉛筆在紙上描摹。
筆在趙金鳳手裡顯得格外笨重,她握慣了鋤頭、鍋鏟的手,此刻卻連一支小小的鉛筆都拿不穩。那手微微顫抖著,在紙上劃出一道歪歪扭扭的痕跡。
“不對,奶奶,這一筆應該從上往下...”婷婷耐心地糾正。
趙金鳳試了幾次,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那字在她眼裡,就像一團糾纏在一起的樹枝,怎麼也理不清。
“老了,不中用了。”她沮喪地放下筆,“連個筆都拿不穩。”
婷婷卻緊緊握住她的手:“奶奶,您彆急,我第一次寫字也是這樣。您看,這樣握筆...”她仔細地調整著奶奶的手指位置,“對,就是這樣,慢慢來...”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響動,是林薇和楚瑤從公司回來了。
“媽,婷婷,你們在乾嘛呢?”林薇走進書房,看見祖孫倆頭碰頭地坐在書桌前,好奇地問。
趙金鳳像做錯事的孩子一樣,慌忙想收起桌上的紙筆,婷婷卻搶先一步答道:“奶奶在學寫字呢!要我教她認字!”
林薇和楚瑤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閃過驚訝,隨即化為溫柔的笑意。
“媽,您怎麼想起學認字了?”楚瑤走到趙金鳳身邊,輕聲問。
趙金鳳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我就是...就是想看懂孩子們作業本上寫的啥。上次小草拿回來的成績單,我都不知道上麵寫的是好是壞...”
林薇心頭一熱。她記得上個月,小草興高采烈地拿著全優的成績單回來,趙金鳳翻來覆去看了半天,最後隻能問:“這上麵畫的勾勾叉叉,到底是好是壞啊?”當得知全是代表優秀的勾時,她笑得合不攏嘴,卻還是難掩眼中的一絲遺憾——她不認得孫女的名字,不認得各科科目的名稱,甚至連“優秀”兩個字都不認識。
“媽,這是好事啊!”林薇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我和老三媳婦兒都可以教您。”
楚瑤也點頭:“是啊,咱們可以輪流教。就從家人的名字開始學起,怎麼樣?”
趙金鳳的眼睛亮了起來:“真的?你們不嫌我笨?”
“媽,您要是笨,能把咱們這一大家子管得妥妥帖帖?能把超市的賬目算得清清楚楚?”林薇笑著說,“您隻是不認得字罷了,現在學,一點都不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這樣,趙金鳳的識字課正式開始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每天晚飯後,宋家的書房都會變成一間特殊的教室。學生是年過半百的趙金鳳,老師們則是家裡的女人們——林薇、楚瑤、周曉雲,甚至十歲的婷婷和小草。
起初,趙金鳳很是吃力。
那些筆畫在她眼裡就像一團亂麻,怎麼也理不清。握慣了農具的手,拿起筆來總是抖個不停。一個簡單的“人”字,她練習了整整一個晚上,還是寫得歪歪扭扭。
“這一撇一捺,咋就這麼難呢?”她盯著自己寫出的歪歪扭扭的字,沮喪地歎氣。
林薇看在眼裡,找來了幾本小學生用的描紅本:“媽,您彆著急,先用這個練習。跟著上麵的虛線描,慢慢就熟練了。”
楚瑤則想出了更有趣的辦法。她把字拆解成生活中的物件教給婆婆:“媽,您看這個‘口’字,就像咱們家窗戶的方框;這個‘日’字,就像窗戶框裡橫著一根棍...”
周曉雲負責教數字和簡單的算術:“媽,您不是會算賬嗎?這些數字您其實都認識的,隻是不知道怎麼寫而已。”
最耐心的老師當屬婷婷和小草。兩個孩子一左一右地坐在奶奶身邊,一遍遍地教她念,教她寫。
“奶奶,您看,‘宋’字就像一座小房子,上麵有屋頂,下麵有柱子...”婷婷用彩筆把字的各部分塗上不同顏色。
小草則握著奶奶的手,一筆一畫地在紙上移動:“對,就這樣,慢慢寫...奶奶真棒!”
在全家人的鼓勵下,趙金鳳漸漸找到了感覺。
她發現,原來漢字並不像她想象中那麼神秘。楚瑤說的對,很多字都是從生活中的東西變來的。當她意識到這一點後,學習突然變得有趣起來。
“水”字就像流動的溪流;“火”字就像跳動的火焰;“山”字就像連綿的山峰...
趙金鳳的學習熱情越來越高。她不僅每天晚上跟著大家學習,白天一有空閒,也會拿著小本子寫寫畫畫。
廚房的灶台上,她用粉筆寫著“鍋”“碗”“瓢”“盆”;院子裡,她在花盆旁寫著“花”“草”“樹”“木”;臥室裡,她在衣櫃上貼著“衣”“褲”“鞋”“襪”...
宋老實看著老伴這般用功,忍不住打趣:“你這勁頭,比咱們當年開荒種地還足呢!”
趙金鳳頭也不抬地繼續在本子上寫著:“你懂啥,我這叫...叫...”她一時想不起那個詞。
“充電!”一旁的小草及時提醒。
“對,充電!”趙金鳳得意地說,“活到老,學到老。”
然而,學習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一天下午,趙金鳳照例在超市辦公室幫忙整理貨單。自從開始學認字後,她主動承擔起了簡單的單據整理工作,說是可以邊乾活邊認字。
正當她對照著貨單上的字,小聲念著“白—糖—十—斤”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在門口響起。
“喲,這不是宋家嬸子嗎?這是在乾啥呢?學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