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其實不對,應該是一年之計在於冬,主要是土地必須要冬灌才能保墒。
再好的良田,若是澆灌不上冬水,來年春天土地虧了墒情,就是把農民忙死,多好的地都不會有好收成。
夜王撤軍一個月後,大隋元貞二年十一月初,西域這一年的雪,比往年來的更早了一些。
卻正是農田保墒好時節。
承包翮翥會荒地的農戶,正腳不沾地輪流從井裡挑水往地裡灌冬水。水免費用,農具免費用,種子免費用,明年收成卻是自己的,使所有的承包農戶人家鉚足了乾勁,每家農戶裡,不論大人小孩婦女老人,人人都拚著命往死裡忙。
天隨人願。
瑞雪兆豐年,這場雪,使得農戶扔了水桶,全都趴在地上,對著天空三叩九拜。
土地保墒成功,就意味著來年必是豐收年。
這樣的情景,全麵鋪開在西域大地上,亙古未有。
“宋老,以你的判斷,這些荒地,明年可有收成?”
“總督大人折煞老朽了,稱呼宋老三就足夠給老朽臉了,足以讓小老兒吹噓一輩子。稟總督大人,農事無非天時地利人和,現如今的西域這三者占全了,來年必是豐收年。”
塵清眠這段時間,也是腳不沾地,坐著馬車,拉著翮翥會從中原請來的農事專家宋老佃到處轉,這天正走著,恰逢天降瑞雪,好有此問。
馬車裡生了小火爐,兩人邊走邊烤火聊天。
“有宋老這句話,本督放心了,總算是對西域牧民有了交代。”
“總督大人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啊。”
“本督做事不需要名利,隻要西域老百姓能填飽肚子,穿暖衣服,比什麼都強。”
“上天有好生之德,讓塵大人到西域做總督。小老兒敢肯定,明年中秋,西域農戶家家戶戶都會為總督大人立長生牌位,為總督大人祈求福壽、護佑健康、長壽、消災、增福添祿。”
“宋老過講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本督本職,怎敢有如此奢望。不過,經宋老如此一說,壓在本督心中的大石,仿佛一下子輕了許多。”
宋老佃鬥大的字不識幾個,但是農田裡的事,沒有他不精通的。
天下事殊途同歸,就是這種本性單純的人,才能一精百通,做事如做人,他們看人不是用眼睛,而是心靈。
宋老佃說的誠懇,有恭維但不多。
連塵清眠自己都覺得,西域老百姓真的是生在了好時節。
他替西域老百姓算過一筆賬。
僅就打井,開荒,開溝挖渠,賒銷種子,農具,牲畜,甚至收成都免去一年,沒任何稅賦,這要放在中原,每戶沒有一百兩銀子是出不來的,西域更貴,直接翻三倍。
五十萬頃荒田,所投入的銀子是多少,要專門的算師才算得出來。
不管錢從哪裡來,這筆錢已經真金白銀砸到了西域大地上,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西域總督的功勞。不然,這些錢怎麼沒用在彆處,而是荒了幾萬年雞不生蛋的西域。
隻有深知農事的宋老佃,才知道這裡邊的利害。
塵清眠和宋老佃聊天,主在借以了解農民的心理。
體力能淨化人的心靈,隻有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心理才最純淨。土地不會撒謊,土地是啥樣,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啥樣。
宋老佃雖然是翮翥會從中原高價聘請來的,他卻不用任何人陪,一個人走遍了西域所有打過井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