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後的意思是讓朕答應他們的要求,退位嗎?”
“皇帝糊塗,一道罪己詔足矣!”
元貞皇帝畢竟是當了幾年皇帝的人,若沒有四十萬戍邊鎮軍被滅這件事,他算得上是個明君。
“好,朕看在母後的麵子上,下罪己詔。你們滿意了嗎?”
元貞皇帝氣哼哼的站起來,歇斯底裡的衝跪在地上的滿朝文武大臣喊叫。
其實群臣逼宮,目的就是讓元貞皇帝認罪下罪己詔。
承認封禁“翮翥學堂”不讓老百姓的孩子讀書是錯誤的。
可讓元貞皇帝氣憤的是,明明做出這個決定的是大臣們,憑啥讓他來背鍋。
所以,群臣逼宮,若不是崔太後出麵,元貞皇帝差點舉起了屠刀,一損俱損。
“罪己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致陰陽錯謬,百姓困窮。朕為民父母,德不足以綏民...’”
元貞皇帝的這份罪己詔,言辭犀利,貶低自己到了極點,已不是普通的檢討書,把天子的臉麵扔到地上踩踏。
可唯有這樣,才能有一絲保住皇位的可能。
這一點群臣知道,崔太後知道,他們本質上是一個團體,利益始終綁在一起的。深深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
隻有元貞皇帝委屈。
隻有他一個人是替罪羊背鍋俠。
西都快馬把元貞皇帝的《罪己詔》詔告天下,第一時間送到地方州縣主官手裡。他們第一時間解封“翮翥學堂”,親自到農會和工會去認錯,朝廷支持他們的孩子讀書是合法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翮翥學堂”成為大隋合法的學子讀書的學堂。
已沒有人提起大隋朝廷四十萬戍邊鎮軍湮滅的事,好像一切都沒發生。
可地方州縣的衙門,從上到下的官員,全都明白一個事實,“商會”的事碰不得。
塵清眠也沒打算起兵造反。
商會的戰略也沒有這個。
滅掉大隋四十萬戊邊鎮軍,完全是意外,可算是商會的商兵一次應對全麵戰爭的預演。
元貞皇帝打出《罪己詔》這張牌,已經順了民心民意,暫時不能妄動。
但是,私底下老百姓都在傳頌,大隋朝廷的四十萬戌邊鎮軍為什麼被滅,民間更是有人把這件事編成評書,說是天上的天帝看不過大隋朝廷剝奪老百姓的孩子讀書權利,誣陷老百姓造反,派邊軍鎮壓,結果被天帝派天兵天將出手全滅了。
總之,說書人一張嘴,把一場天大的禍事消彌掩蓋了過去。
其實,塵清眠和藍煙是在等。
等一個對朝廷更加厲害和致命的機會。
秋收結束,西域農業的夏收和秋收,糧食作物宣告全部大豐收。
按照承包責任製,今年還將免稅,就是說,農戶不論承包商回多少地,都不用上交一粒糧,收成全部歸農戶自己。
西域農戶當年便實現家家有餘糧。
每個村莊“翮翥學堂”都傳出歡快的讀書聲。
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販,把每一戶多餘的物資收購起來,把他們需要的物資送上門去,商貿空前發展起來。
在西域,商會的商業網絡,觸角伸到了每一處有人煙的地方。
這種現象,很快在大隋內地蔓延。
西城種田收入全部歸農戶自己的消息,也像風一樣,吹向大隋內地。
喜歡暗塵明月樓請大家收藏:()暗塵明月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