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商卿的子嗣?
嬴渠梁活著的時候觀察過商鞅的子嗣——和商鞅在一個水平線的……
沒有!
這邏輯……完全不對啊!!
嬴渠梁臉上的期待瞬間變成了難以言喻的憋悶。
就像發現了一條看似金光閃閃的大道,結果一腳踏上去才發現是條死胡同,還差點摔個跟頭。
“咳咳……”嬴渠梁忍不住清了清嗓子,強行把那個關於商君子嗣質量的殘酷現實甩出腦海。
看著還在苦思冥想的晜孫,決定還是把話題拉回現實一點的方向,至少是這小子目前正在琢磨的、看起來更有實操可能性的方向。
“咳,炎兒,”嬴渠梁的聲音帶著點無奈的笑意,“你這‘高產的糧食長出高產的糧食’……想法倒是新奇。可這‘高產’的種子,從何而來?又如何保證它代代相傳,不會變回去?總不能靠天吃飯,等著它自己變好吧?”
嬴炎被列祖的聲音拉回,眼睛卻亮了起來,仿佛找到了傾訴的對象:“列祖!我想到了!就像……就像相馬!”
“相馬?”嬴渠梁挑眉。
“對!”嬴炎興奮地比劃著,“最好的戰馬,它的子嗣往往也更容易出好馬,雖然不一定每一匹都像父輩那樣神駿,但總歸比其他馬群裡隨便挑一匹要強得多!”
“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所有的糧食裡,每年都挑那些長得最好、穗子最大最飽滿的留下來做種?這樣年複一年,優中選優,是不是就能讓糧食越來越‘好’?就像……就像我們選育良馬一樣!”
他越說思路越清晰,語速也越來越快:“如果我們讓黔首也這樣做,隻選最好的留種,哪怕第一年、第二年變化不大,但十年、二十年呢?積跬步而至千裡啊!這樣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貴族們那種不計代價的堆砌要小得多,黔首也負擔得起!”
這樣做起來其實根本不難,種糧本來可是自己留下的。難的是如何讓黔首接受這種觀點。
從“高人生高人”聯想到“良種生良糧”,再具體到“優中選優”的選種方法,甚至類比了最熟悉的相馬之術。
這思路清晰,邏輯順暢,最關鍵的是,它可行!
不需要什麼神仙方術,不需要傾儘國力,隻需要改變一種習慣,一種認知,假以時日,或許真能見到成效。
“優中選優……”嬴渠梁咀嚼著這四個字。這不隻適用於種子,似乎也適用於……人?
商君隻有一個,無法複製,但若能在萬千黔首中不斷“優中選優”,選拔人才,給予上升,哪怕十中選一,百中選一,日積月累,然後再分彆賜婚。
這樣大秦的人才池是否也能越來越深厚?】
<好家夥,雜交水稻!!>
<到了秦明帝那一代也就勉強翻一倍而已,還是在大秦帝王每年砸百分之一的國庫收入進去的前提下,見效實在是太低了。太宗有點想當然啊。>
<思想不成熟的表現而已,讓黔首來?開什麼玩笑?>
<彆討論這個了!上麵那個列祖好像已經在開始思考著雜交人的可能性了!!!>
<不要這麼粗俗。那叫娶妻娶賢,贅夫贅優,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喜歡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請大家收藏:()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